勛表

勛表

勛表(Ribbon)又稱略章、勛略等,是軍人、警察用來代表勳章、獎章等獎勵的一種證章,為統一規格的長方形板條。其式樣通常與所代表的勳章、獎章的綬帶一致,通過條紋、色彩(有時候還包括一些飾件)區別不同的獎勵。勛表的圖案樣式由國家規定,並嚴格按照一定的要求佩戴。不同圖案有其特定的含義。我們可以從中讀出一位軍人的服役年限、級別、個人履歷等重要信息。

勛表是以勳章、獎章為主的勛賞制度的組成部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完善的勛賞制度,並規定了相應的勛表。根據國際慣例,勛表用於日常和一般禮儀場合,通常按照所代表的勳章、獎章的等級順序佩戴在軍服胸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勛表
  • 外文名:Ribbon
  • 勛表:又稱略章、勛略
  • 警察:等特殊職業人員
  • 獎章等:獎勵的一種證章
蘇聯證章,發展,樣式,特定用途,勝利勛表,大清國證章,民國證章,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證章,發展,級別資歷功能,表示職務級別,軍齡,組合規則,我軍現行制度,

蘇聯證章

發展

前蘇聯的第一種勳章是1924年8月31日設立的紅旗勳章,之後又陸續設立了勞動紅旗勳章、列寧勳章、"工農紅軍建軍20周年"獎章等多種勳章、獎章以及"蘇聯英雄"、"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榮譽稱號等獎勵,涉及軍隊、勞動、文化等諸多領域。偉大衛國戰爭爆發前夕,蘇聯已經初步形成極具特色的國家勛賞制度。
1943年6月1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對蘇聯勳章、獎章的綬帶式樣、佩戴方式等進行了統一規定,同時規定開始使用勛表。這也標誌著蘇聯國家勛賞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樣式

蘇聯勛表的佩戴順序和所代表的勳章、獎章的等級順序基本一致,較為特殊的是"勝利勳章"的勛表,後文將作具體介紹。勛表的圖案和所代表的勳章、獎章的綬帶相同,由絲織綬帶裹在金屬或者硬塑的條形底托上而成,表面微凸。佩戴多枚勛表時,等級較低的位於較高的左側(於佩戴者而言,於觀察者則為右側),通過底托上的扣件固定在背板上,整齊連線成一排或數排;也有將裹有數條綬帶的整條底托直接固定在背板上的做法。背板一般為金屬、塑膠或者呢制,通過別針等固定或者直接縫在軍服左胸。
勛表
前蘇聯勛表規格為24 X 8mm,多枚勛表之間距離不大於3mm,順序排成一至數排。每排勛表一般為四枚或五枚(個別為三枚),不滿一排的勛表位於最下或者最上。"勝利"勳章的勛表規格為48 X 8mm。 位於所有勛表上方單獨一排。規定允許佩戴的外國勛表位於蘇聯勛表之後。
部分蘇聯勳章(如列寧勳章、紅旗勳章、蘇沃洛夫勳章等)可多次獲得,同時也獲得多枚同種勛表。作為蘇聯最高獎賞的蘇聯英雄"金星"獎章、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鐮刀錘子"金質獎章和"母親英雄"勳章沒有勛表,與勛表同時佩戴時位於所有勛表之上。一、二、三級"母親光榮"勳章和一、二級"母親"獎章也沒有勛表,與勛表同時佩戴時位於所有勛表下方。此外,一、二、三級光榮勳章的勛表圖案一致,一級和二級"服役優秀"獎章的勛表也是如此;為紀念列寧誕辰10O周年而設立的兩種獎章的外觀幾乎完全一致(僅獎章背面的文字有區別),勛表圖案亦相同。
1980年3月28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命令對蘇聯勳章、獎章等的佩戴做出了新的規定。部分調整了蘇聯勳章、獎章的等級順序,助表的佩戴順序也相應有所變化。同時勛表的規格改為24 X12mm,"勝利"勳章的勛表為46 X12mm。
截至1991年底蘇聯解體,蘇聯國家總共設立了21種(有的分有二至三個級別,合計38種)勳章和57種(有的分有二至三個級別或種類,合計63種)獎章。如前所述,"金星"獎章等沒有勛表,不同級別的光榮勳章和"服役優秀"獎章及"紀念列寧誕辰10O周年忘我勞動(軍人英勇)"獎章的勛表圖案一致,故蘇聯時代的勛表合計有89種。
每一種蘇聯勳章、獎章都有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早期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的命令、條例(其中"圓滿服役"獎章是由蘇聯國防部、內務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聯合頒布的),規定了勳章、獎章的授予範圍、式樣、待遇和順序等,蘇聯軍隊的條令中也對勳章、獎章及勛表的佩戴做出了規定,國家設立有專門的機構管理勳章、獎章的發放、綬帶更換及勛表排列等事宜,以確保個人勳章、獎章及勛表佩戴準確、美觀。
勛表一般僅通過比較簡單的條紋、色彩圖案來區別,沒有勳章、獎章那樣精美、繁複、象徵明確的造型和圖案。但仔細研讀之下,卻往往是小中見大,頗具匠心,蘇聯勛表也是如此。
蘇聯的勛表很多都使用有象徵革命的紅色,體現了無產階級國家的特點。同時也大量採用其它對比鮮明的色彩如藍、綠、黃等,便於識別。此外,根據色彩學原理,部分勛表採用了低彩度的灰、粉、黃綠等顏色,可使斑駁的色彩得以和諧統一。
有的勛表的圖案是由勳章、獎章的色彩抽象而成的,如列寧勳章勛表的紅色和金色,紅旗勳章勛表的紅色和白色,紅星勳章勛表的暗紅色和銀色等,"勇敢"獎章、"戰功"獎章、"工農紅軍建軍20周年"獎章等的勛表中的銀灰色,也是銀質獎章形象的抽象表達。

特定用途

特定用途的勳章、獎章的勛表經常採用有象徵意義的色彩,如專門授予海軍軍人的烏沙科夫勳章、烏沙科夫獎章等的勛表使用象徵大海的藍色和白色,授予邊防軍人的"守衛蘇聯國界有功"獎章的勛表使用邊防軍的代表色--象徵國土的綠色,授予警察的"維護社會秩序有功"獎章和"民警50周年"獎章的勛表都使用紅色和藍色,"戰勝日本"獎章的勛表使用日本國旗用色的紅和白。
一些系列勳章、獎章的勛表圖案往往有內在的聯繫,不同級別的蘇沃洛夫勳章、烏沙科夫勳章、"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圓滿服役"獎章等的勛表圖案就有所體理。建軍20周年、30周年、40周年等獎章的勛表圖案也有其演化規律,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大部分保衛戰役獎章的勛表則統一採用了黃綠色的底色。
光榮勳章和"戰勝德國"獎章的勛表都採用了歷史上的"喬治帶"的圖案,即沙皇俄國最高軍功勳章--聖喬治勳章的綬帶式樣。部分俄國獎章的綬帶也曾使用同樣的圖案,其中最著名的是聖喬治獎章,專門授予作戰勇敢的俄軍士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期間設立的主要授予蘇軍士兵的光榮勳章和具有重要意義的"戰勝德國"獎章,採用"喬治帶"的用意自然不是而喻。
歷史上俄國獎章的綬帶還往往由兩種綬帶的圖案組合而成,這一傳統在蘇聯時代也得以繼承。如"攻克柏林"、"偉大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蘇軍老戰士"等獎章的勛表就包含有"喬治帶"圖案,"列寧格勒建城250周年"和"基輔建城1500周年"獎章的勛表也包含有列寧勳章勛表的圖案。

勝利勛表

值得一提的是偉大衛國戰爭期間設立的"勝利"勳章的勛表,是由幾種重要勳章的勛表圖案組合而成,勛表中央的紅色代表列寧勳章,兩側依次排開的綠色、藍色、紅色、淺藍色及黑黃條紋分別代表了戰爭期間設立的蘇沃洛夫勳章、庫圖佐夫勳章、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和光榮勳章。需要指出的是,"勝利"勳章在蘇聯勳章等級順序中要低於蘇聯的最高勳章--列寧勳章以及十月革命勳章,但是其勛表的佩戴位置卻為最高。從"勝利"勳章勛表獨特的圖案、尺寸以及順序上,足見這種最高軍功勳章在蘇聯勛賞中的特殊地位。
以勳章、獎章及勛表等為主的勛賞制度,在蘇聯時代的杜會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通過小小的勛表,既可以領會蘇聯國家勛賞的豐富內涵,更能從獨特的角度了解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70餘年的歷史(徐津川)。

大清國證章

光緒年間,中外交往日益頻繁,清政府為了適應外交活動的需要,由總理衙門設計了寶星勳章,勳章外形呈星狀,圖案仿照清朝國旗, 以龍為標誌,也叫“雙龍寶星”勳章。但只頒發給外國人和清政府外務部官員、駐外使領官員,沒有形成系統的勳章制度。宣統元年,訓練禁衛軍大臣載濤等奏稱“竊見各國貴族顯官,莫不有榮身之具”,“獨無本國勳章,外人時竊異之”,呼籲儘快建立勳章制。經過外務部、陸軍部、海軍部、會議政務處等部門商討制定,於宣統三年2月擬定了《勳章章程》,制有大寶章、黃龍章、赤龍章、青龍章、黑龍章等,並頒發勳章執照。
勳章章程很大程度上借鑑了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勳章制度,對於略章的稱呼,制定章程的官員結合漢語文字的意涵,使用“表”字代稱,即“勛表”。《勳章章程》專門列有“勛表”一項,規定“凡得有勳章者,按照章程於便服襟上扣帶勛表”;“勛表顏色如授制,各依等級而殊其式樣”。在特殊紀念日和重大禮儀場合才佩戴全部勳章,而日常活動和一般場合只佩戴勛表,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勳章章程》的頒布標誌著中國勛獎制度和國際接軌,其中對勛表制度的相關規定充分採納了國際慣例,是中國勛表制度的起源。
勛表是英文ribbon的譯名,當時負責制定勳章章程的官員為什麼要把這種五顏六色的小格子命名為“勛表”呢?據陳舒顏在《國民革命軍勛表制度初探》一文中的考證,漢語中“表”又通“幖”,意為“表幟,標識,標誌”,所謂勛表就是代替勳章的標誌,一種勳章對應一種標誌,因此勛表制度是“一章一表”。因為“表”還有“表格”的意思,即帶有內容項目的格子圖式,許多人不了解勛表的起源而望文生義,以為“表”指的是表格狀的勛表架,其實一個勛表就是一個“小格子”,一個勛表架是由許多個勛表組成的。
晚清時期的勳章制度雖然有明文規定,但在實踐中執行時間短、勛獎覆蓋面窄,且當時留下的影像資料極為珍稀,這些因素都成為進一步研究中國勛表制度起源的障礙。晚清官員佩戴勳章的照片已屬鳳毛麟角,至於佩戴勛表的照片,筆者經過多方蒐集仍未發現,可以說中國元老級勛表的“芳容”至今成謎,這不能不說是研究者的一個遺憾。
晚清的雙龍寶星勳章晚清的雙龍寶星勳章

民國證章

北洋政府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也推翻了依附於其上的不少舊制度,但作為西方現代軍事制度的勛表制度卻被保留了下來,並被民國時期歷屆政府沿用。北洋政府曾制定《頒給勳章條例》、《星雲勳章條例》、《金獅勳章條例》等,並規定了相應的勛表制度。該時期勛表制度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發展,首先,勳章的種類多樣,等差次第分明,對應的勛表樣式也大為豐富;其次,勛表製作實現了規範化,對製作單位進行了專門規定,要求“各勛表由印鑄局統一製作”,並要求受勛者“將舊領勛表赴局更換”為新制勛表,這又是中國勛表制度的一個進步。北洋政府時期的勛表制度雖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但“禮服佩勳章、常服佩勛表”的原則似乎沒有被採納,從歷史照片來看,文武官員們無論身著禮服或常服,都喜歡佩戴勳章。關於北洋時期勛表的樣式和佩戴效果,筆者亦未能蒐集到相關影像資料,只能從“勛表樣式依綬帶樣式”等規定中進行想像了。

國民政府

國民黨發動北伐戰爭,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後,開始著手完善各項軍事制度。1929年5月15日,國民政府頒布《陸海空軍敘勛規則》,這是國民革命軍勳章制度規範化的標誌。該條例制有青天白日勳章和寶鼎章兩種,前者表彰“攘御外侮有功者”;後者表彰“震懾內亂”有功者。兩種勳章都制有相應勛表,“色別於綬色相同”。同年9月27日的《陸海空軍勳章授與(予)佩帶(戴)規則》規定“各種勛表均佩在左襟上,其次第準第八條至十一條規定行之”,青天白日勛表高於寶鼎勛表,中國勛表位於外國勛表之上,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對勛表佩戴的等級順序作出規範。
青天白日勳章(下)及其勛表(上)青天白日勳章(下)及其勛表(上)
國民政府為了進一步適應外交活動的需要和表彰、激勵非軍職人員,於1933年頒布了《文官勳章條例》。文官勳章同樣各附勛表,色別與綬色同。雖然從法理上說,文職官員亦可佩戴勛表,但現實中勛表卻總是和軍裝聯繫在一起。對於文職官員來說,身著禮服時可直接佩戴勳章,身著便服時若佩戴勛表又顯得有些“混搭”,因此並沒有見到文官佩戴勛表的情形。
國民革命軍的軍事證章包括勳章、獎章、紀念章,因此廣義上的“勛表”包括勛表和章表,章表即一些重要獎章和紀念章的略章,如陸海空軍獎章、乾成獎章、光華獎章、北伐誓師十周年紀念章、西安蒙難紀念章等,而章表的大小次第較為混亂,缺乏規範。1935年以後,國民政府又頒布了《陸海空軍勛賞條例》、《陸海空軍勛賞條例施行細則及陸海空軍獎勵條例施行細則》等法規,對勳章、獎章、紀念章的次第關係進行了規範,確定了勛表高於章表,中國勳章高於外國勳章,獎章、紀念章之表按重要性酌情排列的原則。對整個軍事證章系統中略章順序的規範,是國民政府時期勛表制度的又一次完善。
國民政府時期 勛、獎、紀念章的順序示例國民政府時期 勛、獎、紀念章的順序示例

新中國證章

我軍曾規定有勛表制度,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完善。
聶榮臻元帥佩戴勛表聶榮臻元帥佩戴勛表

發展

1955年授予的"八一""獨立自由""解放"勳章獎章,1988年授予的"紅星""獨立""勝利"功勳榮譽章以及七十年代以來授予的一級二級英模獎章一二三等功獎章等都規定有勛表
但是除了55年將帥及今天的少數場合,基本看不到我軍胸前的略章,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羅瑞卿大將佩戴勛表羅瑞卿大將佩戴勛表
1、我軍勛表制度不完善
佩戴場合、佩戴方式、佩戴順序等都沒有嚴格規定。現在沒有將兩枚以上略章連起來的官方措施,不同獎勵的略章規格材料甚至不統一,如何正規佩戴呢?
2、我軍官兵沒有戴章的意識,或者不戴或者亂戴甚至帶錯。勳章所代表的軍人榮譽感沒有很好體現出來,如何讓人自覺佩戴呢?

級別資歷功能

07軍服新增級別資歷章,被稱為軍服改革最大的亮點。目前我軍的級別資歷章只有兩個功能:1、作為軍銜的補充,表示級別。我軍軍官除了有軍銜,還有級別,比如“正軍級”“副營級”等等。2、表示服役年限。

表示職務級別

表示職務級別:1、資歷章按排排列,每排3枚。軍委委員和軍委副主席一共7排,正副大軍區級6排,正副軍級5排,正副師級4排,正副團級3排,正副營級2排,正副連級和排級1排。每名軍官的最上一排正中間擺放“級別略章”,軍委副主席和軍委委員均綴1枚由五星和圓形橄欖枝構成的星徽,以下的級別,級別略章上面綴星星,正職綴2枚,副職綴1枚,其中軍級以上是金色星,以下銀色星。略章的底色也有區別:軍委委員和軍委副主席檸檬黃色,正副大軍區級橘黃色,正副軍級土黃色,正副師級紅色,正副團級紫色,正副營級藍色,正副連級和排級草綠色。看軍官最上面一排的正中間的略章,可以知道他的級別。因為我軍的每個軍銜對應好幾個級別,比如少校可能是正營,也可能是副團。這是軍銜的補充。

軍齡

表示軍齡:其餘的所有的略章的功能都是用來表示軍齡的。把所有的略章上的道道加起來就是這個軍官的軍齡。軍齡略章一共6種,10道、5道、4道、3道、2道、1道,組合表示。
如果一個軍官排不滿,還有一種銀灰底色“補充略章”,用來把排不滿的排滿,保持美觀。
佩戴時,略章像滑塊一樣放進一個不鏽鋼滑道,3個略章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銜接。
打個比方:假如一個服役40年的大軍區司令(上將),6排18枚,他應該在比較醒目的第一排佩戴兩枚金星的橘黃色級別略章,剩下的17枚就是做數學題了,用那6種數字排滿,排不齊還有補充略章補充空缺。這樣,每過一年,軍官就要換一個略章。

組合規則

級別資歷章架是按照一架多用的功能設計的,因我軍是初次使用,目前只顯示級別和軍齡,組合要素還較單一,待時機成熟後再作新的拓展。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研究了九條組合規則:
(2)級別略章應當排列在級別資歷章架最上一排中間位置,軍齡略章和裝飾略章排列在其他位置。
(3)軍齡略章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在級別資歷章架上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依次循環排列。
(4)通常按照1至5年軍齡略章的順序循環排列,如果不足以排滿級別資歷章架,應當按照1至4年軍齡略章循環排列,還不能完成排列,可按照1至3年軍齡略章循環排列。
(5)連、排級可任選1至10年軍齡略章排列,但第1枚必須是最小的1枚;營級以上軍齡略章每次循環排列,應當從1年軍齡略章開始。
(6)如果使用10年軍齡略章,連、排級應當排列在右側,營級以上應當排列在中間位置。
(7)營級以上軍齡略章的最下一排最後一枚用於補齊的軍齡略章,根據需要可以與倒數第二枚軍齡略章重複,或者是1至5年的任何軍齡略章。
(8)裝飾略章應當儘量避免使用,如果必須使用,通常排列在最下一排。使用1枚裝飾略章時,必須作為最後1枚排列;使用2枚裝飾略章時,必須放在軍齡略章的兩側;如軍齡較短、職務較高確需使用2枚以上裝飾略章,必須從下至上排列。
(9)必須使用與級別相一致的級別資歷章架,不得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資歷章排數。如果連職軍官服役年限超過15年,只能按照15年軍齡略章佩帶,不得使用其他級別資歷章架。

我軍現行制度

我軍現行級別資歷章不是勛表
解放軍目前並未實行勛表制,但制服上有外觀類似勛表的級別資歷章,造成了學界和社會大眾的一些誤解。一是分不清級別資歷章與勛表的區別,一些權威媒體和專家稱“級別資歷章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軍隊佩戴的勛表的組成部分”,勛表“包括立功略章、級別略章、年度略章、服役略章”。不少論著和媒體照搬照用,以訛傳訛。 勛表是勳章的標誌,廣義上還包括獲得獎章、紀念章的標誌,它僅代表獲得勛獎的情況,並不包含指示“職務級別、服役年度、服役歷程”的功能,與我軍現行的級別資歷章完全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