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第二順位

動詞第二順位,英文名稱V2 word order,在語法學裡,是指某些語言的陳述句中構成主要子句的第二順位的元素(但不一定是第二個字)永遠是動詞這種現象的效應。然而在其他種類的子句中則不一定是如此。

V2效應,分類,

V2效應

下面的荷蘭語的例子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V2效應:
Ik
gisteren
dit
boek.
"我-
念-書
昨天-
這書"
“昨天我念了這本書。”
Gisteren
las
ik
dit
boek.
"昨天-
念-
我-
這書"
“昨天我念了這本書。”
第三個例子裡看起來好像動詞
Dit
boek
las
ik
gisteren.
"這書-
念-
我-
昨天"
“昨天我念了這本書。”
在第三順位,但其實還是在第二順位,因為占第一順位的元素是“這書”(dit boek)。
注意對照下面的嵌入式子句:
Het
boek
dat
ik
gisteren
las
"這書,-
的-
我-
昨天-
念"
“我昨天念的書。”
Ik
zei
dat
ik
gisteren
dit
boek
las
"我-
說-
的-
我-
昨天-
這書-
念"
“我說過我昨天念這本書。”
德語里也有類似的例子。
通常分析荷蘭語德語的V2現象時,會認為“正常”的動詞位置是位於子句的末端(主賓謂結構),而在主要子句里,變化過的動詞需要移動至第二順位。
在有動詞群的句子中,只有助動詞出現在第二順位。這個現象支持了這樣的分析。例如:
Ik
heb
dit
boek
gelezen.
"我-
(助動詞)-
這書-
讀"
“我讀過這本書。”
Ik
heb
dit
boek
willen
lezen.
"我-
(助動詞)-
這書-
希望-
讀"
“我一直希望讀這本書。”
Ik
heb
dit
boek
willen
kunnen
lezen.
"我-
(助動詞)-
這書-
希望-
能夠-
讀"
“我一直希望能讀這本書。”

分類

第二動詞順位主要和日爾曼語族語言相關聯,英語是個主要的例外(法語,一個羅曼語族語言曾經擁有動詞第二順位,克什米爾語目前也有)。其它動詞則依照該語言常用的語序排列:在SVO語言,像瑞典語冰島語里,動詞放在主詞和受詞之間;而在SOV語言,像德語荷蘭語里,動詞是放在受詞的後面的。
此外,動詞第二順位語言(V2語言)可以分成兩種主要的類型。CP-V2語言(如瑞典語德語)只允許主要子句的動詞移動。IP-V2語言(如冰島語意第緒語)則要求從屬子句的動詞也要移動。有一種特定的語法理論認為有一個位置叫“補語標記”(complementiser),記為“C”。CP-V2語言裡的從屬子句里,本來動詞應該要移位到第二順位,但是因為C的位置已經被關係代名詞(如英語的“that”)占據了,從屬子句的動詞便不移動了。而在IP-V2語言裡,緊接在C的後面還可以再放一個位置,記為“I”。在移動從屬子句的動詞之前,I這個位置一定是空的,所以允許從屬子句的動詞能夠移動到從屬子句里的第二順位。雖然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是依據前述的特定語法理論,然而瑞典語德語冰島語意第緒語在這個現象上彼此兩兩相似是事實,而一些即使不認同該特定語法理論的人也會用“CP-V2”、“IP-V2”之類的術語。
英語在較早期曾經是V2語言,一些當時的痕跡還可以在現在的英語裡發現:像是“so am I”、“I didn't go and neither did he”等等。也有人認為更早的英語語序是主謂賓、IP-V2,人們可以很容易觀察到,英語是如何由這樣的語序,經由少量的改變,發展成簡單的主謂賓結構的現代英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