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律

勃律

勃律(Bruzha),克什米爾東部拉達克地區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區的古國,扼印度次大陸、中亞細亞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勃律
  • 英文名稱:Bruzha
  • 所屬洲:亞洲
  • 流域:印度河流域
  • 別名:波倫、缽盧勒、缽露勒等
  • 滅亡時間:7世紀初
  • 性質:中世紀國名
簡介,歷史,

簡介

克什米爾北境印度河流域(發源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岡底斯山脈)的印度中世紀國名。在中國歷史文獻中,從東晉智猛的《遊行外國傳》﹑北魏宋雲的《宋雲行記》和惠生的《行記》到唐代著述,先後有波倫﹑缽盧勒﹑缽露勒﹑缽露羅﹑缽羅﹑勃律等不同譯名。藏文文獻中作Bru-zha或Bru-sha。在吐蕃(今青藏高原)興起之前,勃律以巴勒提斯坦(Baltistn,藏文文獻作Sbalti)為根據地,該地聯結吐蕃(今青藏高原)﹑印度和唐西域地區,故當吐蕃(今青藏高原)在7世紀向中亞推進時成為吐蕃(今青藏高原)首先侵襲的對象。勃律王被迫遷往西北方的娑夷水(今克什米爾吉爾吉特河)流域,遂分為大﹑小勃律。在原巴勒提斯坦者稱大勃律,或曰布露﹔西遷者稱小勃律,地在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和肥沃的雅辛谷地。大勃律位於小勃律的東南,相距三百里。

歷史

中國自東晉開始在史籍中記載此國,有波倫缽盧勒缽露勒缽露羅缽羅勃律等不同譯名,唐朝多稱勃律,地原在今巴勒提斯坦(或稱巴爾蒂斯坦,清代取Balti之音稱巴勒提等,亦取波斯文寫法意譯或音譯為小西藏、小圖伯特)一帶。
7世紀初,為吐蕃(今青藏高原)擊破,分裂成為大勃律和小勃律兩個國家,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今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為小勃律。
武后萬歲通天二年(697年)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勃律三次遣使入唐。唐王朝先後冊立其君主。開元初年,小勃律王沒謹忙因為受到吐蕃(今青藏高原)的壓迫,親自入長安表示臣服唐朝。由於小勃律是吐蕃(今青藏高原)進攻唐之安西四鎮的要道,因此,唐朝政府認為小勃律是西域西門,必救之地。北庭節度使張孝嵩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西域聯軍四千救之,沒謹忙出兵接應大破吐蕃(今青藏高原)。此後,722年(開元十年)唐封沒謹忙為小勃律王。
沒謹忙之後,蘇失利之繼位小勃律王,被吐蕃(今青藏高原)軍擊敗,被迫臣服吐蕃(今青藏高原),迎娶吐蕃(今青藏高原)公主為妃,吐蕃(今青藏高原)勢力遂深入西域,二十餘國皆為吐蕃(今青藏高原)臣屬。此後三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詧三次討伐均無功。747年(天寶六載),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受命以馬步萬人進討,分兵三路攻占小勃律全境,俘虜小勃律王夫婦,唐改其國號為歸仁,設歸仁軍鎮守。此役過後,西域各國重新歸附唐朝。
751年高仙芝在怛邏斯之戰中大敗於大食,唐朝勢力退出中亞西部,小勃律及周圍地區再次臣服吐蕃(今青藏高原)。
後小勃律再度分裂出去,大勃律成為拉達克一部分。
吐蕃占領大勃律後,更有大量軍隊和隨軍人員進入該地,使得該地的宗教文化和吐蕃本部更為趨同,因此藏傳佛教在那裡曾經盛行一時。到吐蕃王國瓦解時,那裡已經有大量藏族人,但由於吐蕃政權的崩潰以及群山阻隔,再加上冰川下滑引起的特大洪災,使得交通異常困難,他們同西藏本土及藏族社會聯繫的主渠道就此中斷。吐蕃王室的後裔在西藏西部建立對“阿里三圍”的統治時,其轄地包括了拉達克,但是勃律地區並未包括在內。13世紀中期西藏主巴噶舉派的著名的旅行家和朝聖者鄔堅巴·仁欽貝曾經專程到鄔堅地方去朝拜各個佛教聖地,他的傳記中說,印度河經過克什米爾北面流向勃律,大食,再流到鄔堅地方[4],他在鄔堅巡 游五個月,始終沒有去勃律,可見即使是鄔堅巴這樣不畏艱難的旅行家,也把勃律視為畏途而駐足不前。儘管長期處於封閉的環境中,但是大小勃律的居民不畏艱難,世世代代頑強地生存下來,保持自己的語言和習俗,成了巴爾蒂人的主體。據語言學家的調查和分析,今天的巴爾蒂語屬藏語西部分支,保留了許多古藏語的因素,但也受到了波斯語、阿拉伯語、希納語、布魯沙斯基語、烏爾都語等多種語言的影響。藏文在巴爾蒂斯坦已失傳,但境內保留有一些古代藏文岩刻,還有藏族的英雄史詩《格薩爾》在該地仍然流傳。在漫長的歲月里,若干其他民族的遊牧部落從不同方向來到這裡。長期的混居使當地居民混入了達爾德人、克什米爾人、突厥人、伊朗人等多種其他民族成分,特別是伊斯蘭教的勢力東擴,經過這裡向南亞傳播.
唐代另有大、小勃弄(律),地在今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