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埃努斯(加里恩努斯)

伽利埃努斯

加里恩努斯一般指本詞條

伽利埃努斯(Publius Licinius Egnatius Gallienus)

羅馬帝國皇帝。約生於公元218年,父為瓦來里安(皇帝);妻子是科爾奈利婭·薩洛尼娜(約公元240年成婚,268年去世)。

基本介紹

  • 本名:伽利埃努斯
  • 別稱:Publius Licinius Egnatius Gallienus
  • 民族族群:羅馬人
  • 出生時間:公元218年或之後
  • 去世時間:公元268年
  • 妻子:科爾奈利婭·薩洛尼娜
  • 側室:琵琶公主(馬科曼尼人)
人物簡介,歷史的污名,軍事改革,政治改革,救火隊長,評價,

人物簡介

伽利埃努斯(Publius Licinius Egnatius Gallienus),古羅馬皇帝(253—268)。瓦勒里安帝之子,與父共治均稱“奧古斯都”。統治羅馬帝國西半部,在萊茵河一帶屢敗日耳曼人,又阻止阿勒曼尼人入侵義大利大城米蘭(258年)。父在東方與波斯作戰被俘(260年)後,擊敗了數位競爭帝位者,但未能阻止其將軍波斯圖穆斯(Postumus)在高盧自立(史稱“高盧皇帝”);在東方聯合帕爾米拉國王奧得納圖斯繼續進攻薩桑波斯,在巴爾幹對付哥特人的不斷入侵。一改其父之鎮壓基督教政策,而採取寬容態度,極力維護帝國的統一局面。一般認為他是“三世紀危機”中有所作為的一位“軍人皇帝”。
伽利埃努斯伽利埃努斯
公元267年馬軍統帥奧雷奧萊烏斯(奧略盧斯,Aureoleus)叛亂並在梅狄奧拉努姆(Mediolanum)自立為帝。伽利埃努斯戰勝並殺死後者,但在268年8月前後,被其他軍官(包括克勞狄二世)殺害。其部將克勞狄烏斯二世(Claudius Ⅱ,268—270年在位)繼位。

歷史的污名

伽里埃努斯的父親就是被薩珊波斯俘虜的瓦勒利安伽里埃努斯的父親就是被薩珊波斯俘虜的瓦勒利安
自古以來,伽里埃努斯就遭遇到各種不公正評價。他的父親瓦勒利安,是羅馬歷史上惟一被外敵俘虜的皇帝。這就讓大多數古典作家,都先入為主地斷言作為兒子的伽里埃努斯是不諳世事且耽於享樂的浪蕩公子。但以上醜化觀點在如今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質疑。
從公元253年開始,伽里埃努斯就被瓦勒利安任命為共治皇帝起。此後的16年裡,他一直活躍在帝國西部的最高政治舞台上,是三世紀危機中維持帝位最久的統治者。如果他確屬浪蕩無能之輩,顯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危機四伏的險惡局面下統治長久。要知道,曾被古典作家們大肆吹噓的伊利里亞王朝諸帝,竟無一人能達到他統治生涯的一半!僅此一點,足以否定伽里埃努斯是無能之輩的傳統觀點。
近代人繪製的伽里埃努斯畫像近代人繪製的伽里埃努斯畫像
不過,儘管留存至當代的大部分史料均對伽里埃努斯存有偏見,但仍有少數古典學者在著述中表達了完全相反的立場。著名的早期教會史家歐西比烏斯就對其稱讚道:他被歌頌讚美,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就像陽光被烏雲遮蔽,只有在雲霧移開或消散後,陽光才會出現。伽里埃努斯的情況就是如此。
雖然上述描述有教會學者支持伽里埃努斯停止迫害基督徒的緣故,卻也真實反映了這位年輕皇帝的人格魅力。因為能得到憤世嫉俗的早期基督徒認可,又沒有因此被帝國傳統勢力大加鞭笞,至少證明他在拉攏人心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當然,僅有權術手腕是不足以統治一個龐大帝國的。伽里埃努斯在政治軍事上的大刀闊斧改革,才是其能夠傲視三世紀所有羅馬君主的資本。與其因循守舊且庸碌無為的父親相比,作為兒子的共治皇帝,對帝國做出的積極影響,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伽里埃努斯時代建造的一座拱門伽里埃努斯時代建造的一座拱門

軍事改革

羅馬軍團長期以來都是以重裝步兵為主力羅馬軍團長期以來都是以重裝步兵為主力
直到帝國時代中期,聞名天下的羅馬軍團都以職業重裝步兵為鐵打主力。大部分部隊在和平時期駐紮在邊境附近,以便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內,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
在帝制早期,帝國強大的國力足以供養高素質的軍團。他們的宿敵主要是早期日耳曼人帕提亞帝國。兩種都相對孱弱,所以這種全面防禦戰略足以應對所有戰爭衝突。
屢次擊敗帕提亞騎兵的羅馬步兵軍團屢次擊敗帕提亞騎兵的羅馬步兵軍團
但到了三世紀危機時期,不僅帝國本身國勢已盛極而衰,四周強鄰也因技術和組織的進步而更具威脅。無數外敵入侵的規模龐大,並且防不勝防。使得機動性較差的步兵軍團,越來越無力擔負起保護帝國漫長國界的職責。
在這種情況下,機動性更好、戰鬥力強的騎兵就成為皇帝們更加倚重的對象。騎兵地位開始在羅馬軍隊中的上升,逐步取代軍團成為帝國最精銳的武裝力量。
伽里埃努斯改革前的羅馬騎兵主要在輔助部隊服役伽里埃努斯改革前的羅馬騎兵主要在輔助部隊服役
在三世紀危機降臨的關鍵時刻,正是伽里埃努斯開啟了羅馬軍隊的步轉騎大變革。在他之前,雖然圖拉真等皇帝也有加強騎兵的想法和措施,但目的都是為輔助軍團服務。因此改革幅度都很小。
伽里埃努斯則意識到一支高機動作戰部隊的重要性,著力加強了騎兵單位的建設 。比如之前的每個羅馬軍團,都有編制為120人的小規模騎兵單位。從伽里埃努斯時代開始,一下子就被增添到760人。而來自伊利里亞、茅利塔尼亞等盛產騎士地區的精銳騎兵,被直接組建為軍隊的主力。
伽里埃努斯開啟的騎兵改革 最終讓羅馬人也培養了自己的具裝騎兵伽里埃努斯開啟的騎兵改革 最終讓羅馬人也培養了自己的具裝騎兵
這支約創建於公元259-260年之間的騎兵力量,在指揮官奧略盧斯的指揮下,逐步扭轉了猖獗一時的蠻族入侵,為結束三世紀危機發揮了巨大貢獻。
不僅如此,伽里埃努斯在執政早期還成立了一個軍官機構,取名為“諸神身邊的保護者”。最初僅僅面向高階軍官,後來向所有百人隊隊長開放。這個機構也就成為培養高素質指揮官的專業軍事學校。這些培養出的軍官,自然而然地成為拱衛奧古斯都的主要屏障,並為結束危機起到重要作用。
伽里埃努斯還為培養軍官而建立了專門的軍校機構伽里埃努斯還為培養軍官而建立了專門的軍校機構

政治改革

皇帝的權勢擴張 讓元老院感到了威脅皇帝的權勢擴張 讓元老院感到了威脅
軍事改革的成功,隨即也帶動了政治層面的變革。這樣讓伽里埃努斯自覺站到了很多羅馬權貴階層的對立面上。
眾所周知,從共和國時代開始,參與最高權力角逐的貴族多為元老院成員。儘管在帝國建立後,元老院的地位有所降低,但他們仍然是位於政治金字塔尖的等級。眾多羅馬的高級官吏,諸如市政官、行省總督、執政官和大多數皇帝都是元老出身。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擁有地區兵權。
皇帝與麾下軍官 成為了帝國的各級權力操控者皇帝與麾下軍官 成為了帝國的各級權力操控者
但隨著軍事改革的進行,騎士等級出身的下級軍官權勢就越來越大,已經開始逐漸取代元老的地位。但他們依然在許多事務上被不甘架空的元老所壓制,從而導致兩個階層的矛盾和衝突。在這一時期,即使作為帝國至尊的羅馬皇帝,想要同時爭取兩個階層的支持也已是困難重重。伽里埃努斯的父親瓦勒利安,就夾在元老和騎士之間,讓自己無所作為。最終還導致雙方都對自己不滿。
相比之下,年輕的伽里埃努斯則顯得相當有魄力。大約在公元260年,他順應時勢,斷然下旨禁止元老擔任軍事統帥,徹底剝奪了自共和國以來的元老帶兵傳統。因而贏得了騎士階層的一致贊同。
原本屬於權力結構基層的騎士被伽里埃努斯大力拔高原本屬於權力結構基層的騎士被伽里埃努斯大力拔高
以上政治變革的影響巨大。因為自此以後,曾叱吒羅馬政治舞台達7個世紀的元老階層,正式走下了權力舞台,最終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
伽里埃努斯的上述改革,觸犯到諸多元老們的根本利益,勢必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對。有著傳統元老史觀的維克托就曾誣衊皇帝剝奪元老兵權,是因為擔心帝國大權將會因自己的懶怠和惰性而落入那些德高望重的貴族手中。但如果仔細看一看當時的羅馬帝國處境,就會發現伽里埃努斯的個人政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羅馬元老的軍事傳統至此被完全消滅羅馬元老的軍事傳統至此被完全消滅

救火隊長

伽里埃努斯繼位前後 東部戰區已經被波斯人擊穿伽里埃努斯繼位前後 東部戰區已經被波斯人擊穿
在父親瓦勒利安被俘後,羅馬帝國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外有波斯人和哥特人的侵襲,內有諸多僭君自立。據不完全統計,僅公元260年7月至261年7月的一年時間內,就相繼出現了7位僭帝或合法自立者。加上伽里埃努斯本人,堪稱“八日中天”。
但在這一片看不到盡頭的亂世中,看似缺乏履歷的伽里埃努斯卻打下了扭轉危局的基礎。
改革後的軍團在內戰中占據優勢改革後的軍團在內戰中占據優勢
公元260年秋,上潘諾尼亞總督瑞伽里亞努斯和敘利亞僭主馬克里亞努斯兄弟稱帝。伽里埃努斯迅速調兵遣將。首先劍指多瑙河,在一月內就擊殺了瑞伽里亞烏斯。騎兵指揮官奧略盧斯則奉命狙擊已企圖進軍羅馬的馬克里亞努斯父子。公元261年1月,平叛軍幹勁利落地將父子二人擊敗處死。到261年的夏末,除了狡猾的高盧叛將波斯圖姆斯(波斯杜穆斯)和被公開承認的帕爾米拉國王奧登納圖斯外,所有僭主都被殲滅。帝國內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伽里埃努斯在抵禦外敵上方面的成績,更是讓人刮目相看。早在踐祚之初,年輕的皇帝就一直在西部負責與日耳曼人作戰。最初,他遭遇到幾次敗績,但隨後就開始不斷取得勝利。
不斷南下的阿勒曼尼人被伽利埃努斯多次擊敗不斷南下的阿勒曼尼人被伽利埃努斯多次擊敗
公元258年的年末,他在米蘭擊敗了一支入侵到義大利腹地的阿勒曼尼人大軍。次年,又以實力迫使多瑙河北岸的馬科曼尼人臣服。公元262年後,多次與侵入巴爾幹半島的兇悍哥特人交戰。最終在公元267-268年間,取得了奈蘇斯戰役的勝利,終結了哥特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當然,這一時期蠻族入侵,規模巨大且頻次不斷。伽里埃努斯無法完全阻止入侵者的攻勢,這些勝利也都是在己方領土上的自衛作戰。使得它們的價值相對沒有那么突出。
遺憾的是在奈蘇斯戰役獲勝後不久,躊躇滿志的伽里埃努斯因遭到殺手暗害而英年早逝。令人吃驚的是,致其死於非命的兇手就是他曾非常信賴的部將。
在圍攻戰中受傷的伽利埃努斯在圍攻戰中受傷的伽利埃努斯
事情的起因,是戰功卓著的騎兵指揮官奧略盧斯割據米蘭自立。伽里埃努斯前往鎮壓。禁衛軍長官赫拉克里亞努斯和騎兵悍將奧勒利安(奧勒良)等人,卻乘機組織了一個針對皇帝的陰謀。奧勒利安故意偽造了一個奧略盧斯出城來襲的戰報,誘使正吃著晚飯的伽里埃努斯出營召集士兵。就在後者走出營寨之際,事先安排好的殺手們乘著夜色將手中的長矛擲出。一代英傑就這樣悲劇性地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屍體被兇手們假惺惺地運回羅馬安葬。
然而伽里埃努斯一生的悲劇並不僅限於自己的最後時刻,其無法保護家人的命運更是讓人們感慨世事無情。幾乎與父親瓦勒利安(瓦勒良)被俘的同時,駐防萊茵河邊界的將領波斯圖姆斯宣布自立,又殺害了留守萊茵河的皇帝長子薩洛尼努斯。伽里埃努斯卻既無法救回父親,也無法為兒子復仇。

評價

阿勒曼尼人和哥特人的持續入侵 讓皇帝分身乏術阿勒曼尼人和哥特人的持續入侵 讓皇帝分身乏術
古典學者往往指責他輕浮、缺乏為父報仇的勇氣,甚至故意坐視父親遭殃以便擺脫後者束縛。但考慮到當時的軍事政治背景,立即東征波斯顯然需要抽調北方精銳的軍隊,等於將依然肆虐邊疆的日耳曼蠻族送入帝國腹地。因此,伽里埃努斯只能將東方的權力下放給帕爾米拉國王奧登納圖斯,由後者負責保護東部的帝國邊境。而等到北方邊界暫時平靜下來,帕爾米拉人也羽翼已豐。
同樣,波斯圖姆斯殺害薩洛尼努斯時,伽里埃努斯先後捲入潘諾尼亞叛亂和蠻族入侵,無法立即向反賊報仇。當多瑙河局勢稍微穩定下來,皇帝就在公元263年兩次進攻叛亂的高盧,一度擊敗波斯圖姆斯。僅僅因為奧略盧斯貽誤戰機,才讓殺子仇人逃脫。此後,隨著哥特人又大舉入侵邊關,伽里埃努斯再無機會攻略高盧。終其一生只能飲恨阿爾卑斯山下。
伽利埃努斯統治結束後的羅馬三分局面伽利埃努斯統治結束後的羅馬三分局面
伽里埃努斯是一位具有出色才能的君主。他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邃的大局觀,不會因家庭悲劇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同時又具備優秀的軍事才能和精準的識人眼光。自己立下赫赫戰功,還為後繼者中興天下打下基石。但皇帝個人權勢的進一步增漲與任何君主都無能保證個人安全的現實,也是羅馬帝國開始沒落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