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期

加熱期

加熱期在熱處理中,工件的指定點從加熱開始直到被加熱到預期溫度所需的時間。在冶金工業中,加熱爐習慣上是指把金屬加熱到軋製成鍛造溫度的工業爐,包括有連續加熱爐和室式加熱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熱期
  • 外文名:heating period
  • 屬性:冶金術語
  • 相關:預期溫度
  • 分類:加熱時間段
簡介,液芯加熱,相關研究,

簡介

連續加熱爐廣義來說,包括推鋼式爐、步進式爐、轉底式、分室式爐等連續加熱爐,但習慣上常指推鋼式爐。連續加熱爐多數用於軋制前加熱金屬料坯,少數用於鍛造和熱處理。主要特點是:料坯在爐內依軋制的節奏連續運動,爐氣在爐內也連續流動;一般情況,在爐料的斷面尺寸、品種和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爐子各部分的溫度和爐中金屬料的溫度基本上不隨時間變化而僅沿爐子長度變化。
金屬熱處理用的加熱爐另稱為熱處理爐。初軋前加熱鋼錠或使鋼錠內部溫度均勻的爐子稱為均熱爐。廣義而言,加熱爐也包括均熱爐和熱處理爐。

液芯加熱

液芯加熱 , 是將帶有一定量液芯的鋼錠裝爐,為使其芯部的結晶潛熱 向表面擴散而採用燜鋼的方法,讓其自由升溫,當其芯部擴散出來的熱量再不能使爐溫上升時,開始供給少量燃料進行加熱,使內外溫度均勻後出爐軋制。人們通過實踐,根據裝入均熱爐鋼錠的溫度、液芯率採取不同的不同的加熱方法。有燜鋼法、逆L法、普通加熱法等燒鋼方法。
鋼錠入爐後,不供煤氣並關閉煙道閘門,利用鋼錠放出的結晶潛熱使爐膛自由升溫,待爐溫上升緩慢或不再上升(這段時間較長, 約30~80min)才進行鋼錠的加熱,此法即謂燜鋼法。加熱時供入500~2000m3/h的煤氣,保溫約30min後,使爐溫達到1320℃再出爐軋制。該方法燒鋼周期稍長,但煤氣單耗較低,適於液芯加熱、凝固軋制。
快速加熱燒剛法即正L加熱法。該法提高加熱溫度和最大煤氣用量,使鋼錠出爐時的液芯率稍大。該方法在爐時間短,煤氣單耗低,軋制電耗也明顯降低,出爐鋼錠氧化鐵皮薄。該方法是適合人工操作燒鋼進行液芯軋制的最佳方法。但必須注意控制好出爐時的液芯率, 否則將會出現“ 鼓肚” ,造成“ 內熱廢品” 。

相關研究

生產中,裝到均熱爐的鋼錠溫度大多為800~900℃。在鞍鋼二初軋廠使用回歸正交試驗法確定這類鋼錠加熱期熱負荷的試驗情況、所得的回歸方程以及實際生產效果。
重要結論是:均熱爐燃料單耗與加熱期熱負荷之間存在最佳值,這一最佳值隨入爐錠溫成線性關係變化。在試驗條件下,使平均燃料單耗下降37.4%。
軋鋼加熱爐中以提高生產率為設計核心的"極限加熱工藝"與以保證加熱質量為設計核心的"平衡加熱工藝"在爐溫制度上的不同,深入分析了在前一理念下設計出來的加熱爐存在的缺陷,指出在後一新理念下設計出的加熱爐,不但為加熱爐的運行留出足夠的調節空間,也大大提高了加熱爐對不同加熱工藝的適應性,可以大幅度降低加熱爐的事故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