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喜劇(電影類型)

功夫喜劇(電影類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功夫片是香港電影最大的特色,也是香港最高的成就,而喜劇片則是香港影壇歷來的一個強項。喜劇片這種類型可以說是世界通用的,沒有幾個國家和地區不會拍喜劇片。而作為電影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兩種類型片種,香港電影自然地將其進行融合和改造,從而形成了香港電影類型中獨特的功夫喜劇電影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夫喜劇
  • 外文名:Kung Fu and comedy
  • 發源地香港
  • 代表人物成龍
簡介,發展歷程,李小龍:孕育,成龍:開創,李連杰:替代,周星馳:接替,長盛不衰的秘密,

簡介

類型片的說法起源於好萊塢,最早期電影行業對電影類型和模式的一種規範。香港電影行業在啟蒙階段就沿
襲了好萊塢電影體制。經過50多年的發展,時至今日,類型片已經在香港走過了一段極為輝煌的時期。其中,成
功融合了喜劇和功夫元素的香港功夫喜劇無疑是香港電影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珠。

發展歷程

香港電影最偉大的成就是讓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在李小龍成名之前,香港影壇就有關德興、石堅等人出演
的《黃飛鴻》系列電影。而正是香港功夫片的深厚基礎,使得他幾乎成為所有香港類型片最初的基石。
所謂黃飛鴻電影就是以黃飛鴻這個人物為主角,以他的生平故事為題材拍攝的影片。據統計,從1949年開
始,著名粵劇演員關德興一共拍了99部黃飛鴻電影。這些影片,每部可以獨立存在,按內容時間排列起來則組成
一套可觀的系列片集。因此,黃飛鴻這個銀幕形象在港台便成為婦孺皆知的電影人物,而且在東南亞及澳洲觀眾
中受到歷久不衰的歡迎。黃飛鴻電影系列,充分挖掘和發揚了廣東傳統武術,並由具有真功夫的武術名家擔任正
反面主要角色,在電影中進行硬橋硬馬,真刀真槍的實戰搏擊。同時,電影中的黃飛鴻具有傳統的完美武德,又
不失平常人的默契風趣,自然獲得觀眾的喜愛。在後期的關德興版黃飛鴻電影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結合動
作元素構成的幽默情節了。香港電影進入70年代後,武俠電影開始向功夫電影轉換,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故事背景
開始從古裝變為民國時期。在打鬥風格上,功夫片和股轉該武俠片的最大區別在於武功的表現形式不同。功夫片
極少吊鋼絲,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觀眾喝彩。

李小龍:孕育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代武學宗師、電影明星李小龍登上了影壇。李小龍的功夫片中,喜劇元素並不
是一個重要的影片賣點。但正是李小龍在功夫電影中對喜劇元素的初步嘗試,催生了功夫喜劇電影這一類型。李
小龍在他所主演的5部功夫電影中,只是自然而然地將他在美國好萊塢的表演經驗帶入到香港的功夫電影中,並沒
有刻意將喜劇元素融合入功夫電影。作為早期的風格嘗試,我們可以在他最早的《唐山大兄》《精武門》兩部影
片中看到這些喜劇元素的雛形。不過這些主要以動作形式展現出來的喜劇元素,與其說是喜劇元素,不如說是用
來調劑打鬥節奏的胡椒麵。因為這些喜劇元素並沒有參與到故事的敘事中,動作本身也沒有任何喜劇性。在李小
龍的第三部電影《猛龍過江》中,由於他之前兩部電影的大獲成功,李小龍獲得了《猛龍過江》的完全主導權,
這也是唯一一部李小龍全權控制下完成的李小龍電影。雖然本片熱果然以功夫片格鬥為主。但由於劇情上的豐
富,電影中開始出現了喜劇元素參與敘事的段落。在影片一開始,李小龍扮演的唐龍,在人生地不熟的羅馬機場
想尋找一個吃飯的地方,當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餐館後,卻發現自己完全不認識義大利文的選單。沒有辦法的
唐龍只好硬著頭皮對著選單胡亂指點了一番,結果發現自己點的全都是湯。正是這樣一個頗有幽默感的情節讓人
們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李小龍。在這段餐館後巷的格鬥場景中,李小龍第一次充分而全面地
展現了自己結合動作風格的喜劇表演天分。通過他略帶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觀眾不再只是把李小龍看作是一個格
斗大師,僅僅是從他的動作中獲得觀影的樂趣,而是開始發現李小龍作為一個演員更為有趣的一面。也正是在這
部電影中,李小龍招牌式的動作開始全面威型。在隨後的這個後巷格鬥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多李小龍式的典
型動作。對敵人怒目而視,對話時以食指虛戳對方,漫不經心地圍繞敵手遊走。揮拳後雙眉緊鎖,搖頭晃腦,臉
上有一種憤怒與痛苦混合的古怪表情等等。在這個段落中,喜劇感的產生並不是通過對話,而是完全依靠李小龍
設計的動作,並依靠剪輯營造的蒙太奇效果而產生。正是通過對李小龍功夫出神入化的展示,再配合敵手笨拙的
進攻,強烈的反差效果,自然令觀眾產生開懷大笑的欲望,並從電影的這個段落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
樂。

成龍:開創

1973年李小龍辭世,這位百年英雄偶像的消失在當時造成了英雄真空。歐美與香港的電影公司開始在全亞洲
尋找李小龍二世。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香港功夫片的成龍時代開始了。
成龍自幼學習京劇,很小就在電影中擔任龍套。當成龍1970年從戲校畢業後,正趕上香港功夫電影的熱潮。
在師兄洪金寶的介紹下,成龍開始進入電影公司擔任武師,也曾在李小龍電影中擔任替身。1973年李小龍去世
後,成龍開始成為諸多李小龍翻版之一,拍攝了幾部票房反響都很普通的功夫片。1978年,已經開始擔任武術指
導的成龍獲得吳思遠的青睞,主演了《蛇形刁手》一片,正是開創了功夫喜劇片的先河。
《蛇形刁手》作為掀起香港功夫喜劇風潮的石破天驚之作,吳思遠大膽啟用武師出身的袁和平導演,並由當
時籍籍無名的成龍擔綱演出。上映後隨即轟動香港、日本和東南亞,票房成績直追李小龍,並使得觀眾和市場開
始認識和接受功夫喜劇這一全新的類型片。本片的武打場面為袁和平武打風格的代表作,硬橋硬馬真功夫,加上
詼諧幽默的動作設計,完全凸顯了成龍的靈活身手。在影片的這一段落中,成龍扮演在武館當雜役的簡福,因為
看見一個白髮老翁被人毆打,路見不平上前制止,在白髮老翁的巧妙幫助下打退敵手。成龍在本片中一改傳統功
夫片的硬漢形象,而代之以明朗、詼諧、和善、快樂的面孔,在影片中隨和、親切,如同鄰家孩子,自然深得廣
大觀眾喜愛,受到普遍歡迎,成龍由此正式確立了諧趣功夫的動作風格。由於《蛇形刁手》一片的成功,成龍同
年又主演了《醉拳》一片,也在市場上大獲成功。但由於《蛇形刁手》的成功,袁和平完全放開了手腳,只涉及
一些精彩的招式,其他便交給成龍去發揮。成龍果然不負導演重望,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喜劇天分,既展示了不凡
的身手功夫,也在表演中處處結合喜劇噱頭,令觀眾驚嘆之餘又能捧腹大笑。同時,成龍的動作也充分發揮了自
身節奏感強的優點,詼諧又出色的動作令人賞心悅目。這種在動作片中搞笑的場面是李小龍和張徹這些老一輩演
員所構想不到。所以《醉拳》的出現讓香港動作電影和喜劇電影兩種類型截然不同的電影糅合在了一起,成為深
受觀眾喜愛的片種。隨後,成龍主演的一系列電影開始將功夫喜劇這一類型電影的特色發揚光大,均獲得成功。
可以說,正是《醉拳》的出現才標誌著功夫喜劇正式成為一種香港電影的類型片風格。在影片開頭的這段成龍和
大師兄過招的段落中,我們可以看到二人的動作風格明顯結合了京劇和雜耍的動作特點,打鬥過程節奏鮮明,一
招一式都清晰可見,同時還注重動作和情節的結合。成龍扮演的角色頑皮可愛的性格通過這些打鬥過程都鮮明地
展現出來。這種風格的功夫片在之前的香港影壇是從來沒有過的,因此自然能夠吸引觀眾的興趣。片中袁和平為
成龍設計的醉八仙更成為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其招數之成熟嚴謹,拳歌之典雅傳神,不像是草草創作出來的拳
術,倒像是多年發展的成熟拳路一般。雖然之後的成龍動作風格逐漸轉變和成熟,但袁和平賦予成龍的這些特色
卻始終在成龍的動作中打上了烙印,可以說成為了成龍成功的基礎。袁和平,這位一貫善於發掘動作演員潛能的
動作大師的出現改變了成龍的命運。他為成龍設計的《蛇形刁手》和《醉拳》兩部影片首度發掘了成龍京劇科班
訓練所造就的靈活身手、高難度和充滿喜劇感的閃轉藤蘿,以及親民樸素的個人魅力。特別是《醉拳》,他為成
龍設計的諸多功夫場景,既充滿了諧趣感,又將成龍出色的身體素質充分展示。成龍從《醉拳》開始摸索出了一
條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功夫電影路線,這和他自小接受京劇舞台訓練不無關係。成龍大膽地在功夫電影中改進和借
鑒了京劇舞台表演的特點,利用動作增強電影本身的敘事,同時製造出了漫長複雜的見招拆招的格鬥辦法,並不
著痕跡地逐步強化動作節奏。在找到自己的動作特點後,成龍又結合好萊塢默片時期的喜劇動作特點,將其融入
自己的肢體表演經驗。經過十年的探索,最後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動作風格,並引領著香港功夫喜劇風潮三十年
之久。
《醉拳》《蛇形刁手》是成龍功夫電影第一階段的代表作。這一階段的電影幾乎都是在講述民國時代背景下
的傻小子闖江湖的故事,其它包括《笑拳怪招》《一招半式闖江湖》《龍少爺》等等,沿襲的都是這一路線。雖
然故事老套、情節簡單,但是成龍搞笑誇張的表演,加上精彩絕倫的動作,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其中特別值得一
提的就是拍攝於1978年的《一招半式闖江湖》。在這段片頭中,成龍的戲仿和我搞了諸多經典武俠片中的角色和
橋段。其中不但有胡金銓和張徹的經典武俠片,更有對日本的盲俠座頭市的模仿片,考研書是成龍電影中難得一
見的珍貴鏡頭。在這個段落中,無論是音樂還是人物造型都是在可以模仿。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但成龍在
這個鏡頭中對古裝武俠片傳統模式和套路的顛覆,正是他嘗試告別過去,開創功夫喜劇片新天地的努力。
拍攝於1982年的《龍少爺》,是成龍第一次奔赴好萊塢發展失敗後,嘉禾公司為成龍量身定做的劇本。成龍
在本片中擔任了監製、導演、編劇和動作指導,可以說是完全體現了成龍自己的風格。這部電影雖然還沒有擺脫
成龍過去民國背景功夫片的模式,但成龍在其中已經開始表現出自己的喜劇表演天分。影片充分發揮了成龍動作
和喜劇表演特長。在經典的踢毽子大賽段落中,成龍把中國民間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和西方類似的競技項目以及中
國武術中的一些動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足球比賽場面將這個動作場面拍得生動有趣、高潮
迭起、極富觀賞性。本片上映後,反應熱烈,令成龍在香港影壇重振聲威,也成為成龍最重要的電影代表作之
一。點綴在影片中的那些雅俗共賞的笑料給整部電影增添了不少樂趣。書房背書一段,成龍用他的肢體語言將這
個情節表現的妙趣橫生,令觀眾樂不可支。可以說,無論是在演技,還是在動作設計上,成龍通過這部電影登上
了一個新的台階。
進入80年代後,由於香港經濟和文化的發達,香港都市生活開始成為主要電影題材,本土特色更加鮮明,純
香港電影正式興起。同時,電影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大多在西方受過高等教育及專門訓練。無論是電影語言及觀
念,還是技術技巧,特別是動作及特技攝影都有了很大提高,從而明顯改善了香港電影的製作素質。正是在這樣
的背景下,成龍的功夫喜劇電影業開始擺脫過去的民國時代背景,進入新的時期,《A計畫》正是這一時期成龍最
著名的代表作。《A計畫》不但是成龍80年代最著名的電影作品,也是成龍中期電影的巔峰之作,幾乎是有著成龍
巔峰時期電影所有的優點,卻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點。當然,投資不大和微小的時代差異,實在不能算作是成龍電
影的缺點。電影的武打和追逐場面既掌握精準的動作節奏,又包含誇張滑稽的表演。對於80年代至21世紀的觀眾來
說,這些元素的巧妙結合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在成龍的《A計畫》一片中,這場著名的腳踏車
追逐戰就是成龍功夫喜劇風格的一次完美展現。這段追逐幾乎沒有一句台詞,成龍只用一輛腳踏車、一根竹竿、
幾扇窗子、一座梯子就把一群對手搞得人仰馬翻、笑料百出,令觀眾不能不佩服。那幾乎是只有卓別林才能做到
的事,而西方影評人對於成龍的評價就是:他是全世界少數幾個可以在默片時代走紅的演員之一。同時,成龍的
動作風格也從早期的街頭鬥毆風格開始向格鬥大鬧風格轉變。在之前的民國功夫片中,成龍扮演的角色武功不
高,對付對手十分吃力。因此手腳亂用、胡打一氣,武術招式運用的很少,打鬥十分接近真實的街頭毆鬥,動作
主要用於配合劇情。而從本片開始,成龍扮演的角色,功夫開始厲害起來,格鬥風格開始轉向硬朗。動作更加強
悍有力,打擊感強烈,令觀眾看起來很爽。而這一風格的轉變,正是成龍、元彪、元奎與洪金寶之間默契的配合
所導致。成龍早期作品中單純賣弄的拳腳場面,在本片中被成功地融入到對周圍環境道具的創造性運用上。功夫
演員肢體上的雜技性靈感和靈活度也達到了與武術本身最大限度的交融,使得影片幾乎每一個動作場面都有獨特
的細心設計,力求給觀眾足夠的新鮮感。本片還有一點很特別,解釋成龍在這部影片中特意兩處了自己的京劇家
庭。和洪金寶劫槍的一段,兩人的京劇念白和身手都可圈可點。儘管這些京劇元素其實算來都是可有可無的點
綴,但卻讓影片別具一番風味。
拍攝於1984年的《快餐車》是成龍、洪金寶與元彪三名師兄弟繼《A計畫》之後又一部合作的動作喜劇,外景
遠征西班牙拍攝,歐式古堡成為主要的故事場景。全片內容雖然並無斷章,但三兄弟配合無間,全片拍得爽朗熱
鬧,符合成龍電影一貫的娛樂觀眾需求。說到成龍功夫喜劇的成功,除了袁和平外,還不得不提他的師兄洪金
寶。早在李小龍時期,洪金寶就已經是嘉禾公司的武術指導,並曾參與過《精武門》和《龍爭虎鬥》的拍攝。由
於受到李小龍實戰戰鬥風格的影響,洪金寶的動作風格也偏實際格鬥,從而影響到了成龍、洪金寶在《快餐車》
一片中擔任導演在動作風格的設計上對成龍起到了明顯和重要的改變。由於洪金寶的幫助,成龍在本片中正式確
立了他格鬥大師的風格特色,尤其以最後的城堡決戰最為精彩,除了動作風格的變化外,二人一胖一瘦、一唱一
和,一個幕前一個幕後的默契搭配也為電影創造出豐富的喜劇元素。片中的打鬥場面可謂精彩紛呈,而反派中,
以賓尼·尤奎德茲扮演的黑幫打手最為引人注目。美國輕量級拳手尤奎德茲曾是世界自由搏擊輕量級冠軍,曾在
63場正式比賽中,57次擊倒對手。在《飛龍猛將》與《快餐車》中,他與成龍都有精彩的對打場面。其中和成龍
在《快餐車》中結尾處的一場打鬥,被著名格鬥雜誌《黑帶》評為歷史上最精彩的影視劇打鬥場面第2名,僅次於
李小龍和恰克·諾里斯在《猛龍過江》中的羅馬鬥獸場決鬥。

李連杰:替代

在成龍的功夫喜劇電影達到巔峰時期之後,又一個接替者出現了,他就是李連杰。李連杰英俊隨和的外表,
猛毅、嫉惡如仇的性格,漂亮的打鬥,傾倒了無數的觀眾。而後他又身手不凡地打進好萊塢,讓全世界都領略到
了中國功夫的真功,並為自己贏得了功夫皇帝的稱號。
拍攝於1982年的影片《少林寺》,以少林寺里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一組壁畫為依據,以隋末唐初群雄角逐中
原,爭霸天下為歷史背景,描寫武門之後的小虎為報殺父之仇,在少林寺削髮為僧、苦練功夫,最後親手殺死仇
敵的故事。扮演小虎的李連杰,以本片橫空出世,成為一代功夫皇帝。本片主演李連杰、于海、于承惠、計春華
等演員都是當時國內的武術高手,他們的精湛表演使得本片成為特定歷史時期下武術片的巔峰之作,特別是在當
時體能、技術處於最巔峰狀態的李連杰在這部電影中展示了近乎全能的身手。其中醉棍、單刀等兵器的表演都可
說是不可再得,以電影的形式為中國武術表演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在這部電影中,李連杰展示了純然中國式的武
術,又充滿了中國武術的神韻。高貴、典雅、雍容大方,自然成為中國武術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少林寺》一經
上映便獲得了巨大成功,不但海外反響強烈,僅在內地就擁有兩億人次觀眾。本片的成功,不但在於純正中國武
術的展示,也因為其中擁有內涵豐富的愛恨情仇。而戲劇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也為本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少年
頑皮的小虎不慎謀殺了牧羊女的黃狗,天天吃素的他一時心動,將黃狗變成了燒烤。這個情節在整部電影中嚴肅
的氛圍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輕鬆細節。即使時隔多年,現在看來仍然幽默風趣。此段情節更因為結合了功夫的展
示,以及對人物性格和命運的描寫沒有變成為搞笑而搞笑,可以說是功夫戲劇片中的一個經典片段。因為《少林
寺》的成功,李連杰隨後又主演了幾部類似的影片,都在其中扮演了少年頑皮的主人公,功夫高強而性格活潑。
雖然沒有再獲得如同《少林寺》班的成功,但也為他日後的功夫喜劇之路鋪墊了第一塊基石。
1990年,鬼才導演徐克力排眾議,選擇當時正在美國落魄的李連杰主演《黃飛鴻》,從此李連杰成為新的功
夫電影霸主。在徐克導演的《黃飛鴻》出現以前,黃飛鴻系列電影已然被視作香港影壇的獨特類型。黃飛鴻以和
為貴的儒俠形象和硬橋硬馬的動作設計,都形成了固定模式。與傳統的黃飛鴻電影相比,徐克版黃飛鴻的最具突
破及創新處在於凸顯時代背景,強化文化衝突等因素,並將這些大背景結合進人物性格和動作設計,從而形成了
全新的影片風格和動作特點。徐克版黃飛鴻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強了喜劇元素在電影中的比重,喜劇和功夫元素開
始在黃飛鴻電影中成為等量齊觀的兩大支柱。
作為和成龍同時代的功夫巨星,李連杰和成龍在各自電影中所展示的功夫元素是不同的。成龍的功夫是喜劇
化的,他總會巧妙地將一些搞笑元素、一些喜劇元素、一些驚險場面滲透到他的武打動作中。而曾連續五年獲得
中國全國武術比賽冠軍的李連杰則不同,他在本片中的動作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味道,是一種更為內斂,更為深
沉,更有韻味的功夫。由於李連杰本人身材矮小,以往所扮演角色也多是活潑俏皮的衝動少年,喜劇表演並不是
他的強項。但是只要有合適的合作對象,李連杰那種單純憨厚可愛的氣質就能迸發出幽默的閃光。在李連杰出演
的功夫喜劇中,徐克和王晶是合作較多的兩個導演,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則確立了黃飛鴻華人功夫巨星的地
位。李連杰藉助深厚的武學功底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喜劇色彩也是賞心悅目的。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不僅是一個
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也體現出了東西方現代文明的衝突。從抗拒懷疑,到接受推廣,這種態度的轉
變過程也正是戲劇情節的切入點。從海外歸來的十三姨引出了影片中大部分極富情趣的喜劇情節。在影片的這個
段落中,黃飛鴻和家人徒弟對西方文明不懂裝懂,不乏詼諧搞笑的橋段,卻與影片陽剛豪情風格及嚴肅主題相得
益彰。徐克和李連杰因為勞資糾紛分手後,李連杰和好友元奎自組公司,籌拍了影片《方世玉》。這一次改變李
連傑的則是劉鎮偉,他為李連杰設計的舔著鬼馬形象影響到元奎為本片所設計的武打風格,而元奎本身奇巧險峻
的武打設計風格也正好於此珠聯璧合。同時,再加上蕭芳芳等演員的配合,李連杰在本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武打
精彩、調皮可愛的少年英雄方世玉。精彩卻不沉重的故事加上演員出色的表演,配合有新意的武打,以及幽默詼
諧的語言風格,構成了這部電影成功的所有元素。外省惡霸雷老虎初來廣東發展,為籠絡民心,擺下擂台,為女
兒雷婷婷比武招親。年少氣盛、身手不凡的方世玉則聞婷婷貌似天仙,於是前往挑戰。誰知婷婷不願受父親擺布
已經暗中逃走,雷老虎只好找丫鬟戴上頭巾冒充。方世玉正要勝出之際,幸好窺得丫鬟真相,於是便立時認輸退
陣。在這一段比武招親中,元奎設計二人在觀眾頭頂追逐打鬥,極盡巧妙之能事,成為李連杰武打中的經典段
落。而這段精彩的比武招親最後結束的方式也頗令觀眾開懷大笑。
1993年,李連杰終於和袁和平一起合作了《太極張三豐》,如願以償地將太極拳用電影的方式傳達出來。雖
然是半路出家學習的太極拳,李連杰卻表現得美輪美奐,一派大師氣象。加上袁和平精彩的設計,使得本片成為
中國功夫電影中的經典之作。《太極張三豐》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異常突出的電影。雖然故事本身很差,但它的
人物設定、動作編排都十分出色。張君寶在瘋癲狀態中悟出太極拳理的過程和李連杰在落葉飛舞中打太極拳的一
段,都堪稱神來之筆,精彩異常,不可複製。李連杰在本片中一邊用舞蹈般華美的招數戲打對手,一邊豐富著中
華武學的靈魂:先禮後兵、後發制人、點到為止、招招留情,一次次將武術與俠義完美地結合,既打敗了敵手,
也打敗了觀眾。李連杰作為功夫皇帝,在功夫片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他和成龍作為香港功夫喜劇的兩大代表
人物,為功夫喜劇摸索出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成龍的喜劇表演完全依靠自己的動作特點和肢體語言來營造,而李
連傑的功夫喜劇則更注重在人物關係和情景中發展喜劇元素,需要有其他演員配合,一同演繹喜劇場面。在李連
傑的大部分功夫喜劇中,功夫元素與喜劇元素涇渭分明,一旦涉及到武打動作場面,李連杰就會變得嚴肅認真,
從不以功夫本身作為搞笑的橋段。也許,這是自小就接受嚴格武術訓練的李連杰心目中對於中國武術的一種敬
意。

周星馳:接替

在成龍和李連杰都離開香港島好萊塢發展之後,功夫喜劇的另一個接替者出人意料地出現了,他就是周星馳。
實際上呢,作為香港喜劇的代表人物,周星馳在他的早期電影當中就已經加入了一定的功夫元素。在《唐伯虎點
秋香》這部影片中,各種後現代手法層出不窮,顯示出顛覆古典題材的超凡想像力。周星馳扮演的風流才子唐伯
虎出身於武學世家,還背負著為父報仇的重大責任。在最後的決鬥中,周星馳以京劇武生的扮相登場為父報仇,
並奪回了兵器譜排名上的位置。其實對於周星馳的電影來說,中間的打鬥過程並不重要,所以我們直接把這個過
程快進過去來看看最後出人意料的結局吧。正是這一典型的周星馳電影噱頭,拉開了周星馳通往功夫喜劇類型的
大門。
《大內密探零零發》是一部典型的周氏無厘頭喜劇,影片一開場就對傳統的武打片進行了一次惡搞。葉孤城
與西門吹雪決戰紫禁之巔,花滿樓與陸小鳳觀戰,但四大俠客的形象被徹底顛覆和重建,正是這種反差構成了電
影的喜劇效果,同時也為影片後來的風格奠定了基調。在影片的這個段落中,金國計畫進攻中原,於是借解剖神
秘的天外飛仙為由,召集中原各地神醫前往解剖現場以便一舉滅殺,使中原沒有名醫可以救人之後再揮軍南下。
以醫生為職業掩護的零零發也前往解剖現場,陰差陽錯中發現了陰謀,也保住了皇帝性命。在傳統武俠電影中,
武林高手可以用飛花落葉傷人,而在本片中,周星馳對此做了最為誇張和徹底的顛覆與解構。面對金國的武林高
手,零零發堅信:你有神功,我有科學。以自己發明的手動直升機配合機關炮,擊敗了金國高手,徹底粉碎了他
們的陰謀。正如成龍和李連杰的電影中,雖然喜劇元素很重要,但功夫永遠是占據最重要的位置一樣。在這部電
影中,功夫只是一個構成元素,而喜劇才是真正能夠吸引觀眾的因素。在這個段落中,周星馳更是以這種極端戲
仿的方式向香港的功夫片露出了一個得意的鬼臉。
但作為李小龍的影迷,在銀幕上扮演他一直是周星馳的願望。在1999年的電影《喜劇之王》中,我們可以從
這個模仿《精武門》的片段中看出周星馳的野心。
到了2001年的《少林足球》,周星馳就開始徹底地改造香港的功夫喜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周星馳
在本片中不僅公開將李小龍奉為精神偶像,甚至在服裝、動作和台詞處理上都在明顯地向李小龍電影致敬。一直
以來,周星馳都希望步周潤發、成龍和李連杰等人的後塵,成功打入好萊塢電影市場。不過由於文化本經的差異
等種種原因,對於他的香港式喜劇,好萊塢片商並不買賬。而《少林足球》以功夫加喜劇的方式成功地為周星馳
敲開了好萊塢大門。《少林足球》不但在美國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周星馳的下一步電影《功夫》也由美國電
影公司參與投資拍攝。
2004年的《功夫》更是周星馳在功夫和喜劇元素方面進行新結合的成功嘗試。以無厘頭喜劇風格起家的周星
馳在《功夫》中基本拋棄了傳統的無厘頭喜劇表演風格,而是將故事的重點轉向功夫和電腦特效。對於正展望國
際電影市場的周星馳來說,這樣的轉變正是壯士斷腕的悲壯選擇,因為原本基於香港方言的無厘頭喜劇一旦離開
香港本土市場就全無魅力。而功夫加喜劇加電腦特效的模式則是能夠通行全球電影市場的秘密,正是有了香港功
夫電影的薰陶,周星馳從《新精武門》《破壞之王》《喜劇之王》直至《少林足球》,他絕不錯過任何可乘之機
來表達自己對小人物的悲憫,對理想的追逐,對功夫的熱愛,對李小龍的景仰,以及對功夫哲學的解讀。窮街陋
巷出身的周星馳,終於憑著無厘頭喜劇成了萬眾敬仰、萬人愛戴的喜劇之王,獲得了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功夫電影
的資格。在《功夫》這部電影裡,周星馳藉助電腦特效,將功夫這個香港電影最基本的元素進行了最具時代氣息
與可看度的改造,最後,將這部電影鍛造成屬於他自己,也屬於所有觀眾的功夫帝國。

長盛不衰的秘密

香港功夫喜劇中充滿了懲奸除惡的俠義精神,棄惡從善的道德觀,簡單純美的愛情。對舊派武俠的動漫再
造,以及對李小龍和諸多經典動作場景的致敬,這些元素雖然很簡單,卻很動人;功夫元素雖然很炫目,卻不勉
強。而這所有的一切來自於激情與誠意,來自認真與創新,這正是香港功夫喜劇長盛不衰的秘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