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石鐘山石窟

劍川石鐘山石窟

劍川石鐘山石窟創於晚唐,歷五代至南宋延續300多年陸續開鑿而成,距今1000多年,迄今為止共發現16窟,計有大小雕像139軀、石獸2隻、岩畫3處、造像題記5則,其它題記40則(其中有藏文題記2則)、碑碣5品,石窟造像分布在石鐘寺、獅子關、沙登箐三個片區。

基本介紹

歷史,位置,特色,

歷史

南詔、大理石窟在雲南劍川西南。刻於南詔十世國王、昭成王勸豐祐天啟十一年,亦即唐武宗會昌元年(841)。沙登村後的佛龕淺而無飾。佛頭都是螺狀高髻,面部圓滿,具有盛唐風格。石鐘寺石刻有八窟。第一、第二窟均雕南詔王者像。王者和侍從的冠服是研究南詔服飾制度的珍貴材料。第三至第七窟分別雕釋迦佛、菩薩、阿難、迦葉及羅漢等造像,以第六窟最大,長11.64米,雕有釋迦、弟子、八大明王、多聞天王和增長天王。第八窟雕像己殘。年代最早的大理國段智興盛德四年,即南宋淳熙六年(1179)。此後有元至元、至正、宣光,明永樂、永曆年間的題記。獅子關石刻共有三處。第一窟是“南詔王細奴羅全家造像”,俗稱“全家福”,窟高0.6米,寬1.24米,窟頂巨石前伸為檐,窟內長座上鑿雕像5軀。第二窟是刻在獅子關峭壁上的“梵僧造像”,俗稱“酒醉鬼像”。第三窟”波斯國人“,像高0.92米,雕於路南一巨石之上,頭部已毀,身披罽幅,左後方帶飄揚,手持棒狀物著地,足穿長靴,旁刻”波斯國人“四字。
羽儀長及武士(局部)羽儀長及武士(局部)

位置

鐘山石窟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內,因地處石寶山脈,又稱作石寶山石窟,196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

最有特色的造像是石鐘寺區第二號窟中的“閣邏鳳議政圖》和獅子關區第九號窟的《全家福》。尤其是第二號窟(又稱“土主窟”),場面宏大、執仗眾多、威儀赫赫、主旌旗獵獵,將南詔王閣邏風塑造得八面威風。其它石窟中細奴邏、閣邏風、異牟尋等詔{三以及南詔史上著名的閣陂和尚、清平官,、羽儀長等等,郁被刻畫得虎虎而有生氣。人像的冠帶服飾、儀仗執器郁是原裝原樣,是研究南詔史和民族史的極珍貴資料。窟中諸佛及菩薩造像細膩精巧、面容華貴,別是一番氣象;八人明王及毗沙門、大黑天神則粗獷豪放,大斧劈皴;南方明王造像此為鼻祖,經涼山傳四川、再傳長江中下游地區,並衍化為十人明王、十二大明王。窟中還刻有一些異族異國行腳僧人形象,女披氈行腳僧、波斯國人等。石鐘山石窟造像融內地、吐蕃、印度和本地風格為一身,是我困佛教石窟藝術中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一顆明珠。
清平官鄭回像清平官鄭回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