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萊夫

劉萊夫

劉萊夫 原名劉嘉典,曾用名劉法五。1914年出生於萊蕪西上莊(今屬萊蕪市萊城區)。萊夫同志幼年在萊蕪市讀國小,1932年秋考入萊蕪縣立師範講習所,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萊夫
  • 別名:劉嘉典
  • 出生地:萊蕪西上莊
  • 出生日期:1914年
人生履歷
1933年9月,他受黨的派遣考入濟南鄉村師範,入校後很快與黨組織取得聯繫。在省委遭到破壞,暫無上級黨組織領導的情況下,他積極協助趙健民同志,堅持不懈地開展黨的活動。
1936年初,劉萊夫同志回到萊蕪,擔任萊蕪縣委書記,是年底調任省委魯南特派員,負責萊蕪、新泰、費縣、曲阜等地黨的領導工作1932年,在中共山東地方組織連遭兩次重大破壞,鬥爭形勢惡化的情況下,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
當年受中共萊蕪縣委派遣考入省立鄉村師範,承擔尋找黨的上級組織的任務。經過他積極工作,使萊蕪和濟南的黨組織聯為一體,得到恢復和發展。
1936年2月,任中共萊蕪縣委書記和山東省委魯南特派員,為發動抗日武裝起義奔走於各地。
1937年6月,考入濟南辛莊營房鄉農學校軍事訓練養成所(8月改為省政訓處)學習。是年9月,被派往蓬萊縣任政訓員,做抗日民眾動員工作。
1938年初,任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司令部特務連政治指導員。是年5月,復任萊蕪縣委書記。1939年2月,調任泰山特委組織部長。8月,任泰山地委書記。
1942年5月,泰山地委書記由八路軍第四旅政委汪洋兼任,劉萊夫改任副書記。
1944年5月,任泰南地委書記。在萊蕪縣、泰山區抗日武裝鬥爭錯綜複雜的環境下,他參與領導組建起各縣地方抗日武裝,積極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成功地組織和指揮了多次反“掃蕩”鬥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萊夫參加了租徠山起義。1938年5月調回萊蕪任縣委書記。翌年1月調泰山特委,先後任組織部長、代理書記。從1943年5月至抗日戰爭勝利,先後任魯中一地委、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在此期間,領導廣大軍民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為奪取抗戰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調任黑龍江省龍南地委書記兼獨立旅政治委員、中共遼北五地委書記兼獨立師政治委員、阜新礦務局局長,為開闢東北新區,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做了大量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劉萊夫同志曾任黑龍江龍南地委書記兼獨立旅政委,遼北省省委委員、五地委書記、獨立師政委,阜新礦務局局長等職。他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發動民眾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土地改革、反奸訴苦、參軍支前等民眾運動,為鞏固革命成果,支援解放戰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8年起,歷任北京市總工會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財貿部長、華北局組織部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1974年12月3日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