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碑寺碑

劉碑寺碑

河南省登封市東南15公里西劉碑村北。北齊天保元年(557年)劉氏家族所立造像碑,曾建築碑樓寺,稱劉碑寺(初為道觀,後佛道合一,占地3800平方米,四合院形式,有山門、客堂、關帝廟、六祖殿、火神殿、老君殿、正殿等)。劉碑立於正殿,高3.17米,寬1. 46米,厚0.45米。由黑色律石製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碑寺碑
  • 外文名:Liu Bei Si Bei
  • 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市東南15公里西劉碑村
  • 年代:北齊天保元年
信息,簡介,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河南省
劉碑寺碑VI-842

簡介

劉碑寺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朝時期造像碑石刻。位於河南省登封市東南15公里西劉碑村北。北齊天保元年(557年)劉氏家族所立造像碑,曾建築碑樓寺,稱劉碑寺(初為道觀,後佛道合一,占地3800平方米,四合院形式,有山門、客堂、關帝廟、六祖殿、火神殿、老君殿、正殿等)。劉碑立於正殿,高3.17米,寬1.46米,厚0.45米。由黑色律石製成。質地堅、細而明亮,陽面刻大小佛像七十多尊,陰面刻碑文及立碑人姓名,楷隸並書。碑座浮雕武士,線雕禽獸,射獵圖。雕工精湛,造型逼真。
劉碑寺造像碑
位於登封市東南20公里劉碑村。北齊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剌史劉碑等人刻立。後人因碑興建佛寺,因名“劉碑寺”,又為保護此碑建碑樓,俗稱“碑樓寺”。《金石萃編》云:“碑樓寺在縣東四十里石淙東源上,內有豫州劉剌史碑,北齊天保八年丁丑立。刻劃佛像,文列上方,字殊鄙劣。剌史名碑,無佛處鐫諸人姓名,俱劉氏名。文紀劉碑為首造碑文緣起也,村落沿其名曰劉碑”。①《說嵩》載:“劉碑原碑刻佛像,為豫州剌史建。縱橫列姓名凡百十人,具劉氏,覆以屋,名碑樓寺,蓋齊天保時作。”②原建碑樓和寺院早已損壞,面貌全非,寺內建築多系清末重修。民國年間,寺院保存尚為完整,寺院面積1千多平方米,前有山門,左為客堂、關帝廟,右為客堂、六祖殿,後面正中為佛祖殿,左為火神廟,右為老君殿,建築皆為三間。從建築布局看,除佛祖殿、六祖殿為佛教建築外,其它關帝廟、火神殿、老君殿全日道教廟房,不難看出,這裡在清末民初時已成為佛道雜居,寺廟合一的場所。造像碑就立於佛祖殿內。由於碑體高大,頂著屋頂,不便觀賞,民國二十九年重修時將屋頂起架增高,並建樓梯可達二層棚頂觀賞。二十世紀下半葉,當地政府將這裡改建為劉碑寺國小,佛祖殿也被當作了教師宿舍,長年受煤煙薰蝕,碑身表面已變得漆黑,加之人為的破壞,造像多有損毀。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當地政府將學校遷出,文物部門對佛祖殿進行了加固維修,使其得到了妥善保護。由於該碑地處遠離城區的農村,交通不便,世人所知者多見於清代金石著錄中的造像記,而對造像知之者甚少。筆者曾於1993年和2004年兩次對其進行實地調查③,並對其進行測繪、傳拓、拍照和記錄,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現將這兩次的調查材料進行整理,並對劉碑寺造像碑的題材、內容以及藝術風格等進行介紹和探索,旨在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劉碑寺造像碑
劉碑寺造像碑,石灰岩雕造,通高398厘米,是河南現存造像碑中體量最高大的一通螭首扁體造像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首碑身連為一體,用整塊石材雕成。碑首高115厘米,寬158厘米,厚45厘米;碑身高203厘米,寬144厘米,厚45厘米;座高80厘米,寬198厘米,厚126厘米。分述於後:
碑陽:碑首六龍盤繞,龍首分垂兩側,張口銜住碑身上部兩角。碑額處雕一尖楣圓拱龕,高68.5厘米,寬56厘米。尖拱形龕楣上方分居兩側的雙龍後爪承托一摩尼火焰寶珠。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尊頭部及胸部殘損,有蓮瓣形背光和圓形頭光,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祗支。右手屈肘於胸側施無畏印,左手下垂前伸施與願印,手掌均殘損。結跏趺坐於方形須彌座上,座下飾仰蓮瓣,衣裾覆搭座之上部,右足外露,掌心向上。二弟子有圓形頭光,身著雙領下垂袈裟,雙手合十,跣足立於蓮花座上。二菩薩頭戴寶冠,有桃形頭光,項飾珠串,帔帛繞肩穿肘下垂,斜披珞腋,下著長裙一手持蓮蕾屈肘上舉,一手自然下垂;手握帛帶,跣足立於仰蓮座上。主尊座下正中刻蓮花荷葉裝飾的博山爐,二供養比丘雙手合十跽坐兩旁,另有兩隻護法獅子蹲坐在其外側,獅首向內,右側獅首殘。
碑身縱向分三列雕刻,中列上下雕二龕,上龕由兩株乾粗枝茂的菩提樹組成一圓拱龕,龕高45厘米,寬35厘米,菩提樹枝構成的龕楣高16厘米。龕內雕思惟菩薩半跏坐於束腰高座上,座下飾覆蓮瓣。有圓形頭光,胸部以上及兩腿殘缺,寶繒垂肩,衣著紋飾剝蝕不清。龕楣兩樹之間刻一供養天人,頭戴寶冠,手捧供物作正面飛翔狀,天帶在身後形成桃形。座下刻起伏的山林。反映的是釋迦出家在苦行林中修行的情景。樹下外側各刻一供養比丘,手捧供物面內而立。
下龕為尖楣圓拱形龕,是該碑的主龕,也是該碑造像龕中最大者,龕高88厘米,寬58厘米。圓拱形龕梁被鑿損,龕柱下飾覆蓮座,上飾蓮瓣裝飾的火焰寶珠,左柱上端的火焰寶珠鑿毀,下部殘存榜題“陽大像主前敕授豫州刺史劉碑”,右柱存榜題“發心造像主前奉朝訓洛州平正劉方興”。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尊有蓮瓣形背光和圓形身光,頭部殘,著雙領下垂袈裟,內著僧祗支,腰束帶打結下垂,右側衣襟甩向左肘繞肘垂下。右手屈肘上舉,手指殘泐不清,左手自肘部殘缺。結跏趺坐於方形須彌座上,衣裾覆搭座之上部,右足外露,足心向上。座下飾覆蓮瓣一周。二弟子頭部殘,有圓形頭光,著雙領下垂袈裟,右側衣襟繞搭於左肘下垂,內著僧祗支,雙手袖於衣內,跣足立於蓮蓬上。二菩薩頭部殘缺,有桃形頭光,頸戴桃形項飾,上身袒,下著長裙,瓔珞隨帔帛繞肩在胸前交叉下垂至膝際後上揚,一手屈肘上舉,手臂殘缺,一手自然下垂握帛帶,跣足立於仰蓮座上。龕柱外側各刻一辟支佛,保存完好,頭梳螺旋式肉髻,有桃形頭光,面相豐滿圓潤,身披袈裟,下著長裙,雙手合十,側身向內,跣足立於長莖蓮蓬上。龕下正中雕博山爐和長莖荷葉與蓮花。其左右各雕一供養人像和手持長莖荷葉的侍從與童子,外側各雕一持戟神王像,最外側各雕一隻護法獅子作蹲坐狀,昂首翹尾,氣勢昂然。
左列三龕:上龕為帳形龕,龕高50厘米,寬43厘米。龕楣飾幃幔和瓔珞,頂部飾蓮花和山花焦葉。龕內雕一菩薩二弟子二脅侍,除左側脅侍外,頭部皆殘。主尊身著菩薩裝,頭上寶冠已殘,有圓形頭光,頸戴桃形項飾,寶繒垂肩,內著僧祗支,珠串瓔珞披掛身前交叉穿璧環下垂座前上繞於身後。下著長裙覆座,右腳斜伸外露,左腳收放於方形台座上。右手屈肘上舉施說法印,左手自然下垂置於腿上。座下正中刻荷葉裝飾的博山爐,兩邊各刻一扛托力士托舉著主尊寶座。二弟子有圓形頭光,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右襟上繞搭於左肘下垂,雙手合十立於蓮座上。二脅侍有桃形頭光,頸戴項飾,上身著僧祗支,下著長裙,帔帛繞肩沿身側垂下,一手下垂,一手屈肘舉一蓮蓬,跣足立於蓮座上。
中龕為帳形龕,龕高60厘米,寬40厘米,龕楣為圓形帷帳,上飾幃幔和蓮花,上部刻四身蓮花化生,中間兩身手牽華繩,肩披帛帶,下著短裙,跣足立於蓮花上,外側兩身蹲坐於蓮花上,間飾寶相花。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頭部均殘。主尊有桃形頭光,著雙領下垂袈裟,內著僧祗支,右側衣襟甩向左臂繞肘下垂。下著長裙,結跏趺坐於方形須彌座上,裙裾覆搭座之上部,右足從衣裾中露出,掌心向上,左手自然下垂,手指向下,手掌向外施與願印,右手屈肘上舉,手掌殘損,應施無畏印。二弟子有圓形頭光,身著雙領下垂袈裟,右襟上繞搭於左肘,雙手袖於衣內,跣足而立。二脅侍有桃形頭光,頸戴項飾,上身僧祗支,下身著裙,帔帛繞肩下垂身側,一手屈肘上舉,一手自然下垂,跣足立於蓮座上。主尊座下正中刻博山爐,兩邊各刻一扛托力士托舉著佛之須彌座。
下龕為帳形龕,龕高38厘米,寬25厘米。龕形損壞較重,從殘存痕跡可看出,龕楣飾垂幔,龕楣右邊刻一蓮花化生,下部損泐不清。龕內雕維摩詰居士手持麈尾面右而坐,旁立二弟子,頭部皆殘。龕下左右刻三個手持蓮花的供養人。在上兩龕的左框線刻題榜一行:“大都邑主陽城縣功曹劉聲聞,地?(右土左廿)主劉明熾,大都邑主橫野將軍劉□□”。
右列三龕的排列與龕形以及龕內雕刻內容分別與左列相對應的造像龕相同,上龕高50厘米,寬43厘米。龕內造像與左列上龕同,主尊胸部以上殘泐不清,身著菩薩裝,寶繒垂肩,帔帛在身前交叉穿環,右手屈肘於胸前,手指殘泐不清,左臂下垂從肘部殘缺,結跏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覆搭座前的衣裾剝蝕不清。二弟子雙手袖於衣內立於兩旁;左右二脅侍與左列上龕二脅侍相同。左脅侍損壞嚴重,僅存輪廓;右脅侍保存較好。龕右框線榜題“大都邑主前陽城郡□□劉子云”。
中龕高60厘米,寬40厘米。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主尊有桃形頭光,頭部殘泐,著低領通肩袈裟總覆兩臂,衣紋在胸前形成U形,內著僧祗支。右手屈肘上舉,手指殘,左手放在左腿上,結跏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之上部,座之兩端有殘缺。二弟子袖手而立,右側弟子頭部殘泐,左弟子保存較好。右脅侍殘毀,左脅侍除面部及手掌有殘缺外,其它保存較好,有桃形頭光,從頭頂殘存痕跡看,應為螺旋式高肉髻。著總覆兩臂的低領袈裟,內著僧祗支,左手持蓮花,右手屈肘於身側,手皆殘。此像應為辟支佛。
下龕高38厘米,寬25厘米。龕內雕文殊菩薩和二弟子,與左列下層龕中的維摩詰居士對坐論法。頭部皆殘,主尊有桃形頭光,頸戴桃形懸墜項飾,帔帛繞肩,上著僧祗支,下著長裙,左手屈肘前伸,手掌殘損;右手握經卷屈肘於身側。二弟子雙手合十而立,右弟子上半身殘泐。龕左外刻一供養菩薩持蓮花而立,其上刻一蓮花化生,其下刻二供養人,龕下刻聽法弟子數人。
碑陰:碑首龍紋與碑陽相同,碑額雕一尖楣圓拱龕,龕高72厘米,寬50厘米。龕內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均有蓮瓣形背光和圓形頭光,頭部及上身殘損,結跏趺坐於方形須彌座上,裙裾覆搭座之上部,座下沿飾覆蓮瓣一周。座側刻二弟子殘損,有桃形頭光,從殘跡可看出,左側弟子雙手袖於衣內,右側弟子雙手合十。其外各雕一辟支佛,有桃形頭光,螺旋式高肉髻,面相方圓,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左側雙手袖於衣內,右側雙手合十。其下刻二供養菩薩,頭部皆殘,右菩薩上身殘泐,均有桃形頭光,帔帛繞肩下垂,下著長裙,雙手握蓮花跣足立於仰蓮座上。龕下正中刻一扛托夜叉立於蓮座上扛托著蓮花荷葉裝飾的博山爐,左右各刻一供養比丘,手持蓮蓬面內而立,在扛托夜叉和二比丘之間各有一豎長條塊,可能為刻榜題所留,其上刻寶相花圖案。其外側各刻一護法獅子,身軀殘泐不清。
碑身上部並列雕七個尖楣圓拱龕,每龕高30厘米,寬18厘米。龕與龕之間飾忍冬荷葉。龕內各雕一佛,龕柱處雕供養菩薩,共七佛八菩薩。頭部均殘,有圓形頭光,除佛之著裝和手勢不盡相同外,均結跏趺坐於方形座上,裙裾覆搭座之上部,座下飾覆蓮瓣一周。從右至左第一佛著右袒式袈裟,雙手合十於胸前;第二佛著通肩袈裟,雙手施禪定印;第三佛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祗支,雙手在胸前袖於衣內;第四佛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祗支,右足外露,掌心向上,左臂殘缺,右手屈肘上舉施說法印;第五佛與第三佛同;第六佛著通肩袈裟,總覆兩臂,雙手袖於衣內;第七佛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雙手合十。菩薩裝束完全一致,均上身赤袒,下著長裙,帔帛繞肩下垂至足部,雙手握蓮花屈肘於胸前,跣足而立。最左邊菩薩殘缺。七佛,即釋迦牟尼及其以前的七佛,又稱七世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之下正中雕蓮花荷葉裝飾的博山爐,兩側各刻一比丘,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祗支,右側衣襟甩向左肘繞肘下垂,下著長裙,一手屈肘握衣襟,一手上舉撫荷葉,側身向內而立。其外兩旁各雕四個豎長方形龕,龕高21厘米,寬8厘米。龕內各雕一供養菩薩,頭部殘,均有圓形頭光,頸戴項飾,上身袒,下著長裙,帔帛繞肩沿體側下垂,一手自然下垂握帛帶,一手屈肘上舉,手持未敷蓮花荷葉,跣足而立。碑身下部刻劉碑造像銘及造像主題名,正書,42行,滿行13字,銘文下刻題名7列,列49行。錄文附後。
碑之兩側面:上部各雕一龕,龕下刻六龍交纏的變形龍紋。左側面龕高37厘米,寬27厘米。尖拱形龕楣由兩株菩提樹組成,龕內雕一佛二菩薩。頭部均殘,主尊有圓形頭光,著圓領通肩袈裟總覆兩臂,下著長裙,手施無畏與願印,跣足立於仰蓮座上。二菩薩均有桃形頭光,寶繒下垂,帔帛繞肩沿體側下垂,下著長裙,雙手合十跣足立於仰蓮座上。右側面上部雕尖楣圓拱龕,龕高40厘米,寬27厘米,深5厘米。龕楣上方刻二飛天,頭戴花冠,天帶繞肩在身後飄蕩形成桃形,雙手合十飛翔而降。龕內雕一佛二辟支佛,頭部均殘,主尊有圓形頭光,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內著僧祗支,下著長裙,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屈肘於身側,手握衣襟,跣足立於仰蓮座上。二辟支佛有桃形頭光,頭上有螺旋式肉髻,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袈裟一角上繞搭肘下垂,雙手袖於衣內,立於仰蓮座上。龕左框線刻榜題“西龕像主陽遵妻王阿妻息陽子哲”。
碑座:方形,上沿刻覆蓮瓣一周,共36瓣。座正面及左右側面雕出12個豎長方龕,其中正面6個,左右各3個,方龕上沿條帶上線刻蓮花忍冬紋。每個方龕內雕一尖楣圓拱龕,龕高47厘米,寬27厘米。龕與龕間有龕柱,柱頭飾蓮瓣裝飾的火焰寶珠,龕楣上方左右刻蓮花、荷葉、忍冬。龕內各雕一神王像,有圓形頭光,頭戴寶冠,寶繒上揚,帔帛繞肩穿肘下飄,剛健兇猛,姿態各異,遊戲坐於蓮花座上。身旁刻蓮花荷葉與忍冬。碑座正面左框線刻題記:“都總首王甫元吉□崇德,副首張德閏。時天聖四年丙寅歲重建。”由此可知劉碑寺在北宋仁宗天聖四年(1024年)進行過重修。碑座後面減地線刻山林射獵圖,左半剝蝕較甚,從殘存的圖像看,有執弓、執叉、執刀等騎士和獵犬、獅、虎、鹿、兔以及其它動物等,在山林中橫衝直撞,互相追逐。畫之右上角有一毛草庵,庵內兩人對坐,庵前林木蔥鬱,溪水孱孱,一人身披鹿皮在河邊汲水,胸前中一箭,身旁置一水罐。這幅表現狩獵場面的線刻畫,反映的則是佛經中的“晱子本生”故事。“晱子本生”說:迦夷國王進山射獵,侍奉盲父母在山中修行的晱子因著鹿皮提瓶在溪邊汲水,被國王誤傷,臨死前只請國王代為照顧二老。圖中河邊汲水者即為晱子。左上角有“歲在丁丑”的紀年刻字,乾隆以前拓本中“天保八年”等字不損,可知該碑當為北齊天保八年所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