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滋(清朝提督學政)

劉滋(1633年——1697年),字霖蒼,直隸順德府任縣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劉滋
  • 字號:字霖蒼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直隸順德府任縣
  • 出生時間:1633年
  • 去世時間:1697年
  • 主要作品:《四書辨疑》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劉滋生於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順治十一年甲午科順天鄉試中式舉,順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三甲中式進士,歷任安徽績溪知縣,山西提學道。案《江南通志》載:康熙十一年績溪知縣劉滋葺績溪縣城。 康熙二十二年任吳縣知縣。《山西通志》云:“劉滋,直隸順德府任縣人。辛丑進士,康熙三十三年以僉事任(提督學政)。”《雲南通志》載其以刑部主事充雲南鄉試副主考官。 著有《四書辨疑》。劉滋所任皆以賢能稱。

軼事典故

劉滋下江南
出處:任縣《民間文學》
劉滋是任縣留壘村人,是《四書辨疑》一書的作者。
清順治十七年,劉滋上京會試,雖然僅中了進士,但他才華橫溢,詩文俱佳,因此,士林們個個傾倒,名冠京華。不久,便被派到江南當主考官。訊息傳出,扛南士林們議論紛紛,一些對劉滋本來就不服的文人墨客,聽說他是北方人,就更加輕慢了。
劉滋剛到駐地,官吏們一面在衙前迎接,一面指著門上的半副對聯說:“劉老爺,您老看,不知是誰寫了這半幅對子貼到這裡來了,真是江邊賣水。都怪小人打掃不周到,讓小人去撕了下來。”“慢!”劉滋把手一擺,便走上前去。只見門上寫道:
“江南地,多山多水多秀才”
劉滋心裡想,這分明是你們串通起來刁難本官。這么大一張紙,貼在官府的大門上,難道真的沒有看到?看來我這個考試大人今天要先做一番學生了。便吩咐道:“筆硯伺候。”一官吏捧上筆硯,只見劉滋將筆蘸飽之後,在門的別一旁一揮而就:
“北國景,一天一地一聖人”
不但字跡雄渾瀟灑,而且對仗工整,詞意壓倒上聯。眾人討了個沒趣,對劉滋敏捷的才思感到驚嘆。
劉滋安撫後,就換上便服,帶上書童,前去拜訪住在附近的同科進士張某。主僕二人信步走在街上,只見人們正仨一夥、五一群地指手畫腳地談論著什麼。劉滋出於好奇心,不由走上前去探聽。聽見有人在夸新來的學政大人是如何才思過人,如何信手續聯等等。但是,大部分書生議論的則是:劉滋這個北方佬,也許是一時湊巧,未必就有什麼真才實學,這次考試不會出什麼過難的題目,無非是《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題罷了。劉滋聽了暗暗記下,心裡說:“看來這個江南學政不好當,一定要讓這些持有地域偏見的儒生們心服口服。”
科舉的第一天過去了,應試的人沒有見考試大人給出題,只見考場中掛著一把剪刀,一隻舊棒槌。第二天還是如此。到了第三天,秀才們等的實在不耐煩了,就派出幾個膽子大點兒的去找考試大人。幾個秀才見到劉滋,怯怯生生說到題目一事,沒想到劉滋卻漫不經心地說:“題目已經出好了,早就在考場之中,不知你們做好了沒有?”幾個秀才連忙回到考場裡又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新的發現,就又一次去見劉滋。
劉滋沉著地站起來,不緊不慢地說:“題目就是剪子和那個破棒槌。”秀才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道不出是什麼意思,只得再次請教:“劉大人,學生們頑愚,難解題目,請您老告訴我們吧。”劉滋掃視了一下低頭不語的秀才們,聲音清晰地說道:“剪子和棒槌合在一起,意思為‘起剪破(頗)木(牧)’,乃幾位古人的名子,吳起、王剪、廉頗、李牧是也。《乾字文》曰‘起剪頗牧,用兵最精。’我是讓諸位論述一下這幾個古人的用兵之道,這個題目並沒有出《字經》和《乾宇文》,可你們還是答不上來。我們北方人並不比你們南方人差吧!”劉滋說罷放聲大笑。秀才們羞得一個個臉上發燒,低頭不語。
其中一個叫彭定俅的秀才,聰明過人,是眾秀才中佼佼者。只見他向前跨了一步說道“大人,學生有一聯,至今未做出下聯,懇求大人續上。”
“但講無妨”。
“一群孤雁,平地高飛。”
好一個彆扭的句子,明明是一群,反說孤雁,既然平地,卻又高飛。此子出語不俗,定非他人可比。劉滋沉思一下說。
“兩條獨龍,乾河戲水。”
彭定俅接著說:
“一群孤雁,平地高飛,展翅千里遠。”
劉滋不假思索地續上:
“兩條獨龍,乾河戲水,騰身萬丈高。”
彭定俅聽罷,慌忙拜俯於地,連聲說:“大人絕對,我等無地自容。”
劉滋上前一步,攙起彭定俅說:“後生可畏,前途不可限量啊!”
據說那次科舉,彭定俅得了第一名。後來在劉滋的教導下中了狀元,官至山西提督。彭定俅不忘恩師教誨,為官清正,執法森嚴,才引出了膾炙人口的《彭公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