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向

劉汝向(1911-1942),山西省柳林縣成家莊鎮下段段村人,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高小畢業後,考入山西省立“成成中學”讀書,與進步同學一道創辦“青年學會”,出版了《平民周報》,研究和傳播馬列主義。七七事變後,劉汝向回響上級黨組織到基層進行組織發動民眾的號召,返回離石,參加了組建“離石縣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工作。民國31年(1942)2月調任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幹部隊政委、魯西三分區團政委。8月在解放山東冠縣的戰役中,身先士卒,指揮戰鬥,因彈盡失利,壯烈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汝向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 出生地:山西省柳林縣成家莊鎮下段段村
人物生平
劉汝向(1911-1942),山西省柳林縣成家莊鎮下段段村人,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民國13年(1924),劉汝向在離石高小讀書期間,受青年革命家賀昌的影響,同崔映國、車守珠等人走上街頭進行反帝反封建宣傳,並說:“國難當頭,我們應當挺身而出,即使犧牲也不能退縮。”高小畢業後,考入山西省立“成成中學”讀書,有機會結識了王振翼、高君宇、張友漁等革命家。在他們的影響和幫助下,閱讀了大量的馬列書籍,提高了政治覺悟。與進步同學一道創辦“青年學會”,出版了《平民周報》,研究和傳播馬列主義。
民國20年(1931),日軍侵占東北三省,激起了全國民眾的憤慨。劉汝向帶領同學,走向街頭一邊講演,一邊高呼:“打倒漢奸賣國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民國22年(1933)4月,由武新宇介紹,劉汝向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23年(1934)秋,劉汝向的母親病重垂危,家中三次急信催其回來,為了黨的工作,他只寫了個回信說:“季考在急,暫莫能歸,請二老見恕,不孝子汝向。”其時,中共山西特委正遭敵人破壞,成成中學張衡宇等人被捕,革命處於暫時的低潮時期。劉汝向毫不氣餒,與同學一起編印資料,廣為散發,深刻揭露閻錫山反動統治的罪行,不幸被敵人發現,於民國23年(1934)1月8日以政治犯抓捕入獄。在反省院近兩年時間,慘遭迫害,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向敵人屈服。最後因查無證據,於民國24年(1935)底獲釋。
民國25年(1936)西安事變後,閻錫山在山西加緊了反革命大逮捕,包圍國民師範,扣捕了100多名師生。成成中學校長劉墉如作應急措施,將已暴露和可能被懷疑的學生以開除學籍或勒令退學的辦法安全轉移出去。劉汝向也在被轉移之列。七七事變後,劉汝向回響上級黨組織到基層進行組織發動民眾的號召,返回離石,參加了組建“離石縣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工作。和崔映國等幾個同學在成家莊一帶組織創辦呼聲社,自編自印傳單,呼籲全體民眾動員起來一致抗日。同年10月,又隨縣動委會轉移到西局岔後,走鄉串村,深入到成家莊、王家坡、高家窳、李家窳等地進行宣傳發動組建區鄉動委會工作。
民國27年(1938)正月二十五日,日軍侵占了離石城,縣游擊隊轉移到王老婆山一帶活動。當時劉汝向為四區區委負責人,與崔映國、劉楓等密切配合,大力組建各行政村的抗日團體組織,配合韓昌泰率領的離石抗日游擊隊,展開游擊戰爭。民國29年(1940),縣犧盟會撤銷,改為“抗聯會”,劉汝向任縣游擊大隊指導員。為了抗戰的需要,按照上級指示,劉汝向到駐臨縣的八路軍總部學習半個月後,被編入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支隊一團任教導員。同年5月率部開赴山東魯西抗日前線。7月一團解放了曹縣,8月又與國民黨冀魯兩省總司令高樹勛部激戰。民國31年(1942)2月調任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幹部隊政委、魯西三分區團政委。8月在解放山東冠縣的戰役中,身先士卒,指揮戰鬥,因彈盡失利,壯烈犧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