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岩(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07年7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風險社會理論視野中的和諧社會研究”,2008年8月“社會轉型與風險衝突”研究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二等獎資助。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學術交流,科研情況,主要成果,

人物經歷

劉岩,男,漢族,1977年5月2日生,吉林德惠人,現任吉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岩
1999年9月—2000年7月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心理學系本科生;
2000年9月—2003年7月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碩士生;
2003年9月—2006年12月,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
2007年9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4年5月留校任教,2006年9月被聘為講師,2008年9月被破格聘任為副教授職務。

主講課程

《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社會學原著選讀》(社會學專業本科生)。

研究方向

風險社會理論、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

主要貢獻

學術交流

1999年7月,作為吉林大學5名優秀學生代表之一,赴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第二屆新紀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訓”;2004年7月,參加第46屆世界社會學大會;2006年7月,應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漢學中心、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邀請,參加“中國研究方法學”高級研討班;2006年11月在韓國釜山大學參加“全球化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

科研情況

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江海學刊》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一部,參編教材《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史》等5部。

主要成果

(以下均為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1、專著:《風險社會理論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風險意識啟蒙與反思性現代化》,《江海學刊》,2009年第1期。
3、《城市社區組織的自主性缺失與內源性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2期。
4、《社區福利服務新取向》,《社會》,2008年第6期。
5、《從“公民參與”到“民眾參與”——轉型期城市社區參與的範式轉換與實踐邏輯》,《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6、《風險社會理論視野中的和諧社會議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5期。
7、《當代社會風險問題的凸顯與理論自覺》,《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1期。
8、《風險概念的歷史考察與內涵解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9、《馬克思主義主義視野中的風險社會理批判》,《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年第2期。
10、《風險社會的結構性困境與風險文化的建構——一種拓寬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的視角》,《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5期。
11、《農民非農化選擇的模糊理性依賴——對長春市兩個典型農民工案例的理論透析》,《社會》,2004年第9期。
12、《流浪乞討:城市管理與社會救助之痛》,《社會學家茶座》,2006年第1輯。
13、《從管制、救助到平衡——政府部門與乞討者理想關係模式的建構及制度化》,《山西師大學報》,2006年第1期。
14、《反思社會轉型期農村組織問題》,《中國經濟時報》理論版,2004年3月29日。
15、《場域中的社區照顧及其行動策略——來自長春市崇智社區的經驗與啟示》,《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16、《老人群體與社區照顧》,《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17、《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編者。
18、《科學發展觀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