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剛(著名畫家、北京大學書畫協會秘書長)

劉小剛(著名畫家、北京大學書畫協會秘書長)

劉小剛,北京大學書畫協會秘書長、北京市海淀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是由陳師曾徐悲鴻等學者創立的。師從田家林、李苦禪李志敏於希寧婁師白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東方國家語言文學系負責東方美學研究及編輯工作,併兼教北大學生美術社繪畫課程。是中國當代重彩花鳥畫和水墨畫的領軍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小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61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當代重彩花鳥畫和水墨畫領軍人物
人物生平,作品賞析,藝術品鑑,藝術成就,

人物生平

濃厚的藝術氛圍薰陶下,劉小剛先生自十六歲從師學藝刻苦鑽研,迄今已三十餘年了。1976年師從北大著名學者,藝術家田家林先生學習中國畫。在此期間,受到田家林先生的好友李苦禪先生、於希寧先生的指點,後又師從婁師白先生,從齊派的繪畫藝術思想中汲取營養,與北大美學家楊辛教授等探討中國美學發展道路及中國美學學術道路的未來。從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的觀點去理解中國畫的精髓,成為劉小剛先生書畫創作的文化藝術之本源。
劉小剛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東方國家語言文學系負責東方美學研究及編輯工作,併兼教北大學生美術社繪畫課程。在長期的學習和對藝術的探索中,對東南亞的文化,宗教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1996年開始,劉先生開始在東南亞各國遊歷,並組織了多次高端藝術交流活動。1996年率北京海淀區美協藝術家代表團赴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畫展,並在馬來西亞馬六甲舉辦個人畫展,還分別在日本東京、新加坡舉辦個展。2000年在香港中銀大廈舉辦郭怡倧龍瑞孫志均、劉小剛、李海濤五人聯展。2001年舉辦21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2006年組織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日中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日中文化交流展,由劉大為於志學、戴士其、劉小剛先生率團60餘人赴日本九州展覽,後多次率團赴東南亞各國巡迴交流展覽,2008年北京紅樓藝術博物館“荷風物語”個展,出版“荷風物語”當代中國畫專輯,多家報紙刊登及介紹劉小剛先生的藝術風格。高層次國際性的學術展覽獲得多方好評。在豐富其藝術生涯的同時,以實際的工作作為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中國和東南亞繪畫藝術的交流。其作品在長期的遊歷和學習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源融合了東南亞的文化藝術特點的繪畫風格。
劉小剛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劉小剛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
2009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正式訪華期間專程會見了劉小剛,對他的藝術造詣及對國際藝術交流所作出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劉小剛在台灣舉辦個人畫展時,台灣地區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台南大學校長黃秀霜等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觀展,大為讚譽,引起強烈反響。
2016年10月15日,“從荷說起”宣紙上的人文北大——書畫名家藝術展舉辦。展覽作品均由北京大學教授楊辛張振國、劉小剛三人創作。此次藝術展是百年北大書畫歷史的一次接續傳承和藝術盛宴。三位藝術家都是北大的資深學者和藝術大家,在不同時期對北大乃至當代書畫藝術的傳承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北大書畫藝術群體中的傑出代表,三位學者的藝術之路,分別代表了三代北大人對書畫藝術的虔誠探尋,也印證了北大書畫事業傳燈不息、後繼有人。

作品賞析

當代中國美術的創新發展,關鍵是要解決好兩大課題,一是古今融合,二是中西貫通。事實上,近現代以來,不少藝術家和美術史論家都對此進行了艱辛而可貴的探索,但從總體來看,至今仍未能形成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有效的方法論系統。當代中國繪畫之大道,就是要在汲取一代代藝術前輩們創造的積極成果基礎上,在古今融合和中西貫通這兩大課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找到當代美術創新發展之“密鑰”。北京大學的劉小剛先生從時代變遷和美術史發展的雙重視角出發,以重彩花鳥畫為探索體裁,精心致力於對這兩大課題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啟示。
在重彩畫的探索上,實現古今融合的一個現實路徑,就是讓水墨意境和重彩風韻在新的時代精神滋養下相互滲透、彼此交映,以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厚中見韻,濃中見雅,使之去“匠”脫“俗”。劉小剛的繪畫探索正始於此,他自幼師從田家林、李苦禪李志敏於希寧婁師白等書畫大家,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功底;工作後又長期浸染百年北大的底蘊薰陶,特別是受教於季羨林張岱年宗白華楊辛等老一輩學者的耳濡目染,助其藝術思想和創作理念增添了哲學和美學的雙翼,形成追求精神情感與藝術規律相統一的藝術主張和創作思路,即以堅實的筆墨功力和學術思想為根基,將傳統繪畫理念與現代藝術審美相互交融,將個體生命的心靈體驗與厚重的宗教藝術、人文底蘊有機貫通,將水墨意趣創造性地融於重彩花鳥畫創作之中,在凸顯強烈現代視覺外在張力的同時,從本質上植入深沉內斂、不激不厲的筆墨意境和哲學內涵,從而造就了色墨迭現、濃郁脫俗、清雅奇崛、筆隨心運的高貴畫格。
劉小剛與恩師婁師白劉小剛與恩師婁師白
中西繪畫各有所長、別具千秋。博採中西之長,兼容眾家之要,是全球化視域下中國美術創新發展之必然趨勢。特別是在對外開放和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和廣泛的時代格局下,西方繪畫藝術在構圖布局、色彩運用及造型能力等方面的特徵,對當代人的審美認知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對重彩畫的創新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劉小剛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深刻洞悉這一點,他多次邀請吳冠中袁運甫等具有西方繪畫造詣的藝術家來北大與師生交流,並從90年代開始遊歷各國,進行高端藝術交流,還與劉大為於志學等藝術家一起率團赴日本和東南亞地區舉辦畫展,從而極大拓寬了國際藝術視野。他的“荷風物語”重彩系列,將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精神與西方繪畫的造型能力有機結合,以其現代圖式構成、傳統筆墨語言及鮮明的個性表現主義色彩為元素,創造出一種嶄新的繪畫範式和獨特畫風,已日益在國內外引發關注,不愧是當代中國重彩花鳥畫的領軍人物。
劉小剛早年邀請吳冠中到北大劉小剛早年邀請吳冠中到北大

藝術品鑑

其作品荷風物語系列分為重彩篇和淡墨篇。他的繪畫語言是傳統的,但作品的現代圖式構成和筆墨組織卻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從中可以看出他在東南亞各國遊歷,在異域風情中體悟的心性。重彩荷花系列作品的創作帶著明顯的東南亞的藝術特徵。熱帶叢林奔放的色彩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在自然和人文藝術的殿堂吸取養分,蕩滌心靈。他的作品融合多種藝術語言,以大塊面具有重量感的色調進行空間的分割,碰撞,重組。形成有意味的,抽象的彩墨空間。
他所表達的荷花已經不是自然的風景,而是他的意向,性情。對自然,人生的感悟,他用自己的創作符號去表達,提煉,水墨和色彩不受理性的制約,一任感情的觸發,在畫面形成和諧的音符,展現頗具個性的繪畫風格。
淡墨篇又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藝術境界,呈現中國畫的簡約之美,繪畫語言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現代的思想意識,水墨關係探討,形成一種哲學和自然的構成風格,畫作注重整體氣氛,為了強化形式美感,不惜淡化形體,淡化細節。花若籠煙,魚翔淺底。生髮著溫潤而迷濛的筆墨形態,創造了詩意的空間。給人無比的遐想。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說的是美人本質之美,無論外在如何表現都是相宜動人的。在藝術繪畫語言方面,劉小剛先生把東南亞的藝術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他的繪畫語境中。以東方傳統文化的本質之美為源泉,他的作品無論簡約還是絢麗,沉雄還是典雅,都能盡精微致廣大。藝術家以其藝術的直覺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辛勤耕耘,自由而率真地展現本我的情感。
劉小剛重彩作品劉小剛重彩作品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杜希賢認為,他的畫作明顯不同於他人。給我耳目一新之感。其作品既有傳統的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風貌,筆觸間流露出一股自信和靈性。靈性關乎個人氣質,自信則需要不斷地付出心血,長期的理論修養和反覆的繪畫實踐。在對中西繪畫的研讀過程中,立足於自身審美取向,而廣泛吸收一切對自己有用的營養元素,從繪畫理念入手,學習和嘗試各種繪畫技法,為實現自己的藝術追求,形成屬於個人的獨到見解,營造個性化的藝術語言,長期不懈,孜孜以求,經歷失敗的困頓和成功的喜悅,經歷艱辛的創新過程,創作出具有時代精神的繪畫作品。

藝術成就

2009年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35周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正式訪華,訪華期間,在中國大酒店親切接見了中國著名畫家,北京大學書畫協會秘書長劉小剛先生。對其在馬中文化藝術交流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劉小剛先生向納吉布先生贈送其創作的“荷頌”長卷,以藝術之美為橋樑,祈願兩國發展和諧,和美。
劉小剛與劉大為等率團赴日本舉辦畫展劉小剛與劉大為等率團赴日本舉辦畫展
當今時代是一個藝術繁榮的大時代,但藝術繁榮必須靠創新思維來促動和激揚。走藝術創新變革之路,丟掉傳統精髓,對時代氣息視而不見不行;忽視中西交融,對民族藝術故步自封也不行。作為一個有信仰的、執著的藝術朝聖者,劉小剛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重彩花鳥畫探索實踐,為當代中國美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