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方(國際化學聯合會核技術委員會主席)

劉元方(國際化學聯合會核技術委員會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元方 (Yuanfang Liu)放射化學家,籍貫浙江鎮海,生於1931年2月。1948~1949在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繫上學,195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曾任燕京大學學生會主席。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任中國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的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委員會主任委員(1990~1997),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放射化學與核技術委員會主席(1993~1995),國際《放射化學學報》顧問編委(1992至今)。

40年來,他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作過許多開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在創立和建設我國第一個放射化學專業的教育事業中作出了貢獻。1995年在我國最早開展了熱原子化學研究;1960年領導建成了我國第一台5萬轉/分濃集235U的氣體離心機;利用超鈾元素重離子核反應首次直接製得251Bk,解決了從幾十種元素中快速分離純Bk的難題,重製了251Bk的衰變綱圖;建立了從核燃料廢液中提取Rh,Pd和Tc的優於國外的先進流程;80年代起,系統地開展放射性核素標記抗癌單克隆抗體的研究,成績優異,其中111In標記化學等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他負責的“從金川礦中提取銠和銥的新方法”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還最先從生物體提取與稀土相結合的蛋白質,並測定了分子量與結合常數。 1994年以來,在生物-加速器質譜學研究尼古丁的基因毒性中作出了突出成果。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發表論文120多篇,在生物微量元素化學方面發表論文約30篇;著有“放射化學”(無機化學叢書16卷,科學出版社,1988)等書三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元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鎮海
  • 出生日期:1931年2月
  • 職業:大學教師
  • 畢業院校:北京燕京大學
  • 主要成就: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代表作品:在創立和建設我國第一個放射化學專業的教育事業中作出了貢獻
  • 發表論文數量:160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個人榮譽,學術職務,論文專著,

人物簡介

劉元方,男,1931年2月生,漢族,中共黨員,浙江省鎮海人。1952年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1952年起在北京大學任教。1980-1981在美國Lawerance Berkeley國家實驗室進修,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G. T. Seaborg教授。1987-1988作為訪問教授在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所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現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1983年)。
劉元方40年來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作過許多開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在創立和建設我國第一個放射化學專業的教育事業中作出了貢獻。例如1960年領導建成了我國第一台5萬轉/分的濃集235U的雛型氣體離心機;利用超鈾元素重離子核反應首次直接製得251Bk,解決了從幾十種元素中快速分離純Bk的難題,重製了251Bk的衰變綱圖等;1994年以來,在生物-加速器質譜學研究中作出了優良成果,研究了尼古丁、MTBE、丙烯醯胺等分子的基因毒性;2001年以來,積極從事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研究。在Phys. Rev. C, Nucl. Phys. A, Nature Nanotechnology, Radiocarbon, Carbon等雜誌上發表論文約160篇,著有《放射化學》(科學出版社,1988)、《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等書四種。1986年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兼任上海大學納米化學與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國防科工委高放射性廢物處置專家組副組長等職,國際《放射化學學報》顧問編委。曾任中國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會理事長,國際化學聯合會(IUPAC)放射化學和核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副主任。

生平經歷

1931年2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鎮海城關,漢族。
劉元方 院士劉元方 院士
1948年-1949年在上海滬江大學求學。
1952年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
1952年起在北京大學任教。1952年來,劉元方被認為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作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在創立和建設中國第一個放射化學專業的教育事業中作出了很大貢獻。
1960年,劉元方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台5萬轉/分的濃度集235U的氣體離心機。
1980年-1981年在美國 Lawerance Berkeley 美國國家實驗室進修,劉元方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 G. T. Seaborg 教授。1980年,劉元方到美國國立LBL(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西博格(G.T.Seaborg)教授的超重核組工作。這個研究組當時主要從事重錒元素的重離子核反應研究。劉元方相當獨立地進行97號元素錇(Bk)的化學工作,解決了從幾十種元素中快速分離純Bk的難題,重製了251Bk的衰變綱圖。同時還建立了從核燃料廢液中提取Rh、Pd、Tc的優於當時國外的先進流程。
1987年-1988年作為訪問教授在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所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到2009年1月為止,劉元方仍然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1983年)。
1993年-1995年,劉元方擔任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放射化學與核技術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匯集另外國際上有名望的放射化學家。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討論和撰寫反映放射化學和核技術領域前沿研究的課題報告,供各國同行參考。全部工作本身是沒有報酬的。劉元方與委員會的成員們共同努力,完成了一批被認為是很有學術價值和水平的報告,均已在IUPAC主辦的《純粹與套用化學》上發表。劉元方的三個研究報告,獲得較高評價,均已發表。到1995年,劉元方任期已滿,離開了這個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劉元方表示,他仍深深懷念著這個十分友好的國際合作集體,並感謝這個集體對他的幫助、支持和信任。
1995年,劉元方在中國開創熱原子化學研究。

個人榮譽

劉元方自1952年來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作過許多開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被認為在創立和建設中我國第一個放射化學專業的教育事業中作出了貢獻。
1960年劉元方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台5萬轉/分的濃集235U的雛型氣體離心機;利用超鈾元素重離子核反應首次直接製得251Bk,解決了從幾十種元素中快速分離純Bk的難題,重製了251Bk的衰變綱圖等。
50年代開展了熱原子化學研究。組織建成了每分鐘5萬轉的六氟化鈾氣體高速離心機。
20世紀八十年代起,劉元方系統地開展了放射性核素標記抗癌單克隆抗體化學的重要研究,其中,111In標記化學等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他負責的“從金屬川礦中提取銠和銥的新方法”,獲中國國家教委技術進步一等獎。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1994年以來,在生物-加速器質譜學研究中作出了優良成果,研究了尼古丁、MTBE、丙烯醯胺等分子的基因毒性;
1994年-1998年,劉元方用加速器質譜法測定了尼古丁和DNA,組蛋白的加合,揭示了尼古丁是潛在的致癌物。
2001年以來,積極從事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研究。在《Phys. Rev. C》,《 Nucl. Phys. A》,《 Nature Nanotechnology》,《 Radiocarbon》《 Carbon》等雜誌上發表論文約160篇,著有《放射化學》(科學出版社,1988年)、《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等書四種。劉元方在核化學與放射化學等領域發表論文120篇,有專著3種。近年來,他在從事生物-加速器質譜學的研究中,又取得了重要成果。

學術職務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化學生物學系教授:
國際“放射化學學報”顧問編委,1990-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2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化學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2002-
亞太地區放射化學會議國際委員會副主席,2002-
上海大學納米化學與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2006-
中國高放核廢物處置專家委員會副主任,2005-
前任學術性職務:
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核化學和放射化學委員會銜稱委員,1987-1995
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核化學和放射化學委員會主席,1993-1995
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副主任, 1992-2004
研究課題
加速器質譜法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套用(Bio-AMS)
研究有毒小分子(例如尼古丁、甲酸、MTBE,丙烯醯胺等)與生物大分子DNA、蛋白質的加合作用,判斷小分子的基因毒性。
採用AMS-HPLC聯用,研究加合物形成的機理。
富勒烯和碳納米管的化學功能團化以及毒性和醫學套用研究
研究碳納米管的化學修飾,生物分布和毒性。
研究化學修飾後的碳納米管,富勒烯和其他納米顆粒套用於生物感測器和腫瘤靶向。

論文專著

Li H., Wang H., Liu Y. et al., Binding of nitrobenzene to hepatic DNA and hemoglobin at low doses in mice, Toxicol. Lett. 139, 25-32 (2003).
劉元方文集劉元方文集
Cheng Y, Li HL, Liu YF et al., Inhibition of nicotine-DNA adduct formation in mice by six dietary constituents, Food Chem. Toxicol., 41, 1045-1050 (2003).
Li HL, Wang HF, Liu YF et al., Binding of nitrobenzene to hepatic DNA and hemoglobin at low doses in mice. Toxicol. Lett. 139-146, 25 (2003).
Wang HF, Liu YF, Zhao YL et al., Biodistribution of carbon single-wall nanotubes in mice. J. Nanosci. Nanotech. 4 (8), 1019-1024 (2004).
Xie QY, Sun HF, Liu YF et al., Adduction of acrylamide (AA) with biomacromolecules in mice at environmental dose levels studied by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Toxicol. Lett. 163, 101-108 (2006).
Yuanfang Liu, Haifang Wang, Nanotechnology tackles tumours, Nature Nanotechnol. 2 (1), 20-21 (20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