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元宵燈會

前童元宵燈會

前童元宵燈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以鳴群鑼、抬古亭、“請老爺”、放銃花等形式來展現的。說是元宵燈會,其實在正月初十就開始鳴響群鑼,首天為4擔,至十四增至36擔,並在廣場集中,由大旗引路,19槓古亭、抬閣、鞦韆隨後,到塔山廟“請”出“濠公老爺”,再走街穿巷進行巡遊,當晚觀看古亭點燈和燃放銃花,次日巡遊繼續,至晚上再看點燈和銃花後,將“濠公”抬回廟內,整個行會才告結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童元宵燈會
  • 屬於: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展現形式:鳴群鑼、抬古亭、請老爺等
  • 緣起於:濠公引水的一個傳說
簡介,特色,

簡介

前童燈會緣起於濠公引水的傳說:前童雖處白溪沿岸,但水利條件較差,年成的豐歉,常常取決於天時。在明正德年間,有一個名叫童濠的人決定在白溪上游引水灌田。於是,他發動全村老少開渠引水,但這一帶沃土,都屬一些豪戶,童濠三番五次提出以高價收買,他們就是不肯通融。急壞的童濠只好跑到南岙,與住在那裡的娘舅商量。他娘舅是個有功名的讀書人,深知興修水利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官府昏庸,要想事成,非得靠金銀鋪路不可。於是向外甥授一計:在鹿山頂上放三口大稻桶,下面填滿沙土,上面堆著銀子,陽光下,閃閃發光,方圓五里十里,一目了然。同時放出風聲說,能通融就通融,不行就用這些銀子來打官司。幾戶田主一見這陣勢,只得相讓,砩口一開,清清的白溪水汩汩而來,流入百渠千溝。
獲得豐收的前童人,不忘記先人的功德,同時也為了慶祝、祈求豐收,於是衍生出獨特的紀念慶祝方式———行會。即每年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舉行流動的元宵燈會。
前童元宵燈會燈會盛況
前童元宵燈會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正月十一過後,前童的大街小巷就熱鬧起來,各村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攏來,鑼聲鼓聲傳遍山野。到正月十四達到高潮。每年正月十四下午,幾十個鼓亭和抬閣聚集一起,開始在鎮內外巡遊。鼓亭和抬閣移動時,還有耍獅的和舞龍的穿插其中,長達上千米的隊伍由龍旗引導,浩浩蕩蕩地過街穿巷。所到之處,沿路的居民擺出紅棗、桂圓、木耳湯、橘子等,讓參加行會的父老鄉親品嘗,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融,展現了萬民同樂、淳厚多彩的民俗凝聚力和古老文明的美德。
燈會以鳴群鑼、抬鼓亭、放銃花等程式進行。人們或手提、或肩挑、或車推數百面銅鑼,穿走大街小巷,聲若萬馬奔騰;入夜,各房小伙抬出18槓造型精緻、風格各異的鼓亭,緩步而行。鼓亭上祖公偶像端坐,燈飾高掛,宛若金龍狂舞,氣勢磅礴;爾後,用硝磺、木炭等自製而成的銃花筒(類似於焰火),搬上高棚施放,色彩繽紛。隊伍來到古鎮中心的童氏宗祠時,照例是要緩下腳步歇一歇的。宗祠內童老太公的畫像前已經準備了全豬全羊,只要是童家子孫都要進來祭拜。不少衣著時髦的青年人也跪下磕頭,一問才知,他們的祖輩都是從前童出去的,儘管鄉音已改,但是血脈總歸是不變的。
前童元宵燈會
前童元宵節最精彩的景觀,還在晚上的燈會。張燈、放禮花是最主要的節俗活動。元宵節離不開“鬧”,張燈觀燈賽燈叫“鬧花燈”。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門前懸掛著自家製作的彩燈,鎮上的主要街道流光溢彩。與此同時,禮花表演也開始了,粗如水桶的禮花一齊點燃,霎時間,焰火噴射升空,呈現出各種惟妙惟肖的圖案。而不甘寂寞的鼓亭抬閣也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晚上的表演。每個鼓亭被幾十盞燈光裝扮得火樹銀花,遠遠看去,成了燈的長河,十分壯觀。

特色

前童元宵燈會
前童元宵節特色最鮮明的莫過於抬鼓亭和抬閣了。前童長期以來以重禮秩的房族為中心,因此由祖先們流傳下來的元宵抬鼓亭抬閣活動,也一代傳一代,形成了自發的民間組織活動。鼓亭抬閣作為家庭房派的共用財富,各村保管,自行修繕、補充。每個鼓亭少則七八萬元,多則十幾萬元,且每年都有創新。鼓亭其實是一個放置鑼鼓的亭閣,高約5-7米,有5-7層,層層亭閣精雕細刻,張燈結彩,由七八個人扛著或靠車輪行走,前後有數人引導。每隻鼓亭台閣均有不同的內涵,如“帝師亭”,是頌揚方孝孺教書育人的師恩;“尺木亭”是勉勵子孫後代刻苦讀書,成龍成鳳……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
抬閣其實就是一個活動的舞台,長約2米,寬約1米,下部做成船形,雕刻龍鳳獅麟,披紅掛綠,用車推著走。閣里是各村最俊的男娃女娃裝扮成的三五位戲曲人物,或鳳冠霞帔,或峨冠博帶,或金盔鐵甲,扮成老太君、小將岳雲、女帥穆桂英等等,他們或坐或立,形同高蹺和鞦韆。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動的抬閣,孩子們一蹬一踹,抬閣就上下滾動不停,煞是熱鬧好看。
抬閣和鼓亭一般同時進行。用長竿撥開樹叉、電線,前後簇擁,樂隊則擂鼓、敲鑼、打鈸、吹嗩吶,百樂交響。曲調古樸、粗獷豪放。有時數百面銅鑼齊鳴,聲若萬馬奔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