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營

前王營

前王營社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七一路西段,東起永豐路,西至龍源路,南起隆達電廠鐵路專用線,北至沙河大堤,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隸屬荷花路辦事處有7個村民組,有農業耕地392畝,11條主次幹道,常住人口1520戶,總人口5825人,黨員76人。

一直以來,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以提高社區管理水平為目標,圍繞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的總體要求,在工作中以社區為基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合理共建社區的工作格局,為進一步抓好社區各項建設,積極擴展各類社區服務項目,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穩固社區治安,擴展創建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居民滿意的新型社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王營社區
  • 別名:前王營
  • 行政區類別:居民區
  • 所屬地區: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荷花路辦事處
  • 下轄地區:7個居民組
  • 電話區號:0394
  • 郵政區碼:466000
  • 面積:1.2平方公里
  • 人口:4659(2014)
  • 歷任支書:王錦雲、王好禮
  • 現任支書:王伍俊
  • 榮譽: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
概況,歷史沿革,前王營昔日,前王營今朝,自然景觀,新聞人物,王樂樂,王錦雲、王秀榮夫婦,王五俊,姜學禮,鄧華,特色美食,

概況

社區,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元素和細胞。社區微觀的自然發展方向,就是一座城市巨觀的發展定勢,社區的發展模式,必將定義這座城市的未來。
亞里士多德說:“人們為了活著,聚集於城市;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於城市。”
前王營社區衛星圖片前王營社區衛星圖片
荷花辦事處(亦稱荷花街道,簡稱荷花辦)前王營社區原屬川匯區蔬菜鄉管轄,2005年撤銷蔬菜鄉,2008年3月設立荷花路辦事處之後由荷花辦管轄,位於周口市七一路西段,是周口中心城區人口最多、面積最廣的城鄉接合部社區,曾是城市發展遺忘的角落,被現代化都市的前進步伐拖拽被動前行。然而,前王營社區準確定位,以“全體工人(這裡的居民大都是原紗廠等企業的下崗工人)齊動手,自己的社區自己建”為建設管理動力,調動全民積極性,社區從硬化道路、亮化工程、美化環境,再到文化投入,每一步都步履堅實。社區黨員幹部帶動、志願者傾情參與、全民共建,使老年人老有所養、下崗者及時就業、村辦企業快速致富,整個社區做到人人奉獻一點點,社區一片艷陽天。前王營社區的4600多名居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種“全民共建”的思想會產生如此巨大的生產力和影響力。2014年,前王營社區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榮譽稱號。
社區現任支部書記王五俊在2012年新領導班子上任後不久接受周口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在工作中,我們會繼續發揚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帶領新一屆班子,以務實的作風、紮實的態度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民眾最近提出的新渴望,我們會儘快召開會議,認真研究,付諸行動,不辜負黨委和廣大居民對我們的期望。”
近兩年,在所有社區幹部的帶領下,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監督指導及大力支持下,在4000多名社區民眾的殷切期盼下,逐漸擺脫了曾經那個髒亂差的前王營,真正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前王營的過去不堪回首,它的今天蒸蒸日上,它的明天一片光明!

歷史沿革

史料記載,同治五年農曆8月初十(1866年9月18日),周家口迎來了清廷重臣、兩江總督曾國藩,他以剿捻總指揮的身份在這裡住了150天。曾國藩一生兩次來周口。一次是經過,一次是駐節。道光二十年(1840年)農曆十二月,曾國藩赴北京任職時,從湘鄉出發經漢口、周家口,至河南省城開封,徑渡黃河,到京。時隔二十六年,曾國潘以欽差大臣、剿捻總指揮的身份再次來到周口。
鹹豐元年(1851年)至鹹豐八年(1858年),捻軍曾4次攻占周家口。在曾國藩鎮壓捻軍的戰爭中,周家口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一舉成為全國聞名的戰略要地,這與曾國藩的戰略指導思想有關。就在曾國藩來周家口的前一年,即同治四年七月初八(1865年8月28日)他上奏清廷: “擬以四省十三府之地設四鎮重兵,以山東濟寧為老營,河南周家口、安徽臨淮、江蘇徐州各駐大軍。多存糧械,一處吃緊,他處支援,四鎮之中以陳州之周家口為重要”。徐州、濟寧是運河防線的重點,臨淮是淮河防線的重點,黃河即是天然防線又有水師駐防,周家口是沙河、賈魯河防線的重點。從周家口到沈丘槐店到安薇的正陽關,屬沙河防線。整個沙河的中下游都駐兵防守。自正陽關以下,統屬淮河,由水師和皖軍會防。從周家口到朱仙鎮,這屬賈魯河防線,清朝名臣,台灣省首任巡撫,洋務派骨幹之一劉銘傳部在周家口和朱仙鎮駐防。從朱仙鎮往北經開封到黃河南岸,有70里沙地,無河可防,曾國藩命豫軍挖濠設防,嚴密防守。整個沙河、賈魯河防線與黃河防線和淮河防線連在一起。東以運河,北以黃河,西以賈魯河,南以淮河的自然天險為界,再沿河築起長堤和碉堡,分兵守防,形成對捻軍大面積包圍圈,然後步步緊逼,將捻軍消滅在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的包圍圈內。
劉銘傳劉銘傳
曾國藩先派淮勇軍門劉銘傳率部駐防周家口。劉銘傳抵周家口後,即向曾國藩稟報說:“我軍日來與戰三次,初四獲勝,初六初七即有兩次失敗……十餘年來,賊之猖獗猶甚。僧旅以馬隊擅長,而前後被捻軍奪去馬匹四五千之多;淮軍以洋槍擅長,而昨亦被捻軍奪去百餘桿,賊勢日熾,我輩自應加倍儆懼”。曾國藩派人到蒙古買來馬匹五千餘匹,補充騎兵用去三千匹,剩下兩千多匹在周家口變掉,引來周邊縣及外省農民前來購買,後逐漸發展,周家口沙河南北岸有牲口行180多家,從業人員近4000人,高峰時期兩岸各種牲畜成交量日近萬頭。周家口成為聞名全國的騾馬交易市場。曾國藩在周家口駐以重兵防守,對捻軍實施防堵。在周家口的沙河兩岸駐以重兵,可以阻擋東來與南來的捻軍。如果捻軍衝過沙河與賈魯河,被北邊的官兵阻擋而又折回的時候,淮軍又可以調整兵力攔頭堵截,以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劉銘傳的淮軍號稱“十八營”。至今,沙河兩岸有許多村莊都是以“營”為建制命名的,如沙河南岸的前王營、後王營、前張營、後張營、艾營、毛營、李營、韓營、牛營;沙河北岸的邱營、李營、韓營、徐營、秦營;賈魯河東岸現西華縣境內的皮營、東王營、西華營、常營,當年這些地方正是劉銘傳、張村珊所率領的淮軍駐紮兵營的村莊。歷史的遺蹟不禁令人浮想連翩。
時至今日,前王營已有近150年的歷史。

前王營昔日

前王營社區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曾是周口市區在崗工人最多民眾幸福指數最高經濟水平相對較為發達的地方,其得益於當時的周口地區電廠和周口紗廠,社區內近9成青壯年勞動力都曾在上述兩個企業就職,解決了近千人的就業問題。在前王營四組有一所當時最大的私立國小,解決了當時社區內絕大多數孩子的上學問題,讓他們在自家門口就能上學。而同時,村內有面積較大的閒置耕地,剩餘近200多中老年人口承包下來種植應季蔬果,有的還拉到市場賣掉,生活雖不富裕,但足夠養活一大家子,許多住戶還蓋上了平房,住上了溫暖舒適的兩層小樓,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社區內擁有便利整潔的水泥道路,每條路寬近5米,長70餘米,其中前王營四組靠近電廠,在當時的前王營村支書王錦雲同志的帶領下修繕了該組的道路,擴寬到近10米(2011年9月9日市政府下發《周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周口市區新建及規劃道路廣場公園命名更名方案〉的通知》,正式將這條路命名為“前王營街”,北起濱河路,南至七一路)。居民來往頻繁,家家安居樂業。可以說,那個時候前王營真的是“紅極一時”。
後來,因為社區居民飲用水一直靠用地下水井的水,沒有自來水設施。地下水不但水量小,而且水質也較差,特別是陰雨天時,打上來的井水渾濁發黃,需要澄清好長時間方可用來燒水做飯,居民的生活質量受到不小影響,雖然前王營社區比任何地方都離自來水廠近,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得到解決。而社區內的水泥路也因為種種原因變得坑坑窪窪,一些居民組的水泥路一到陰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居民對此苦不堪言。
2005年,周口市連降幾天大雨,河水暴漲,淹沒了農田和村舍,由於村內排水設施落後和老化,積水迅速淹沒了道路,積水最深的地方近半米。村民王彥雪承包的半畝池塘中的鱉逃跑了大半,周邊一些私人承包的池塘里的魚蝦也都跑了不少,有些村民在積水中都能捉到好多魚蝦,給承包戶帶來了嚴重損失。
前王營
除此之外,由於生產方式錯誤,經濟效益低,上述兩個企業經營在紅火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在新世紀初宣告破產,上千人面臨著下崗。由於企業污染問題嚴重,給周邊地區環境問題帶來巨大威脅,水源、土地資源受到重創。一些曾在企業上班的職工罹患上了職業病,很多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僅有的一所國小也宣告解散。
一些青壯年勞動力和下崗工人被迫選擇了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村內開始出現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一些無業人員整天遊手好閒,村內治安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後,前王營“一蹶不振”,周口市持續發展,卻忽略了這個曾經紅火一時的前王營。它一度被定性為“被遺忘的角落”。
2008年,荷花路辦事處成立,宣告前王營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前王營今朝

2012年3月,前王營社區幹部換屆,經過社區民眾代表和老支書代表的投票,王伍俊當選為新一屆社區支書。此後一年時間裡,前王營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年11月28日,周口日報在頭版以《前王營:新班子新氣象 辦實事暖民心》為題報導了前王營社區在換屆選舉之後發生的可喜變化,支部書記王伍俊接受了報社記者的採訪。報導稱:“今年3月份社區換屆後新上任的社區幹部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辦了6件惠民實事”,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大力稱讚。
前王營
記者這樣描述今日的前王營:“兩條筆直的水泥路直通村內,道路口安裝了監控攝像頭,路邊整齊排列的路燈,讓居民們告別了雨天踏泥的歷史。”居民張喜蓮說:“家門口的路修了4.5米寬、20厘米厚,來輛大車也壓不壞,裡面的下水道用的是80厘米口徑的管,三層沉澱,這樣的路讓我們用上10年沒問題。”道路兩旁規劃建設了小花壇,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花壇建好後要種些柿樹和常青植物,讓社區的道路不僅硬化、亮化、安全化,還要達到美化、實用的效果。
2014年以來,前王營社區黨支部本著為民眾辦實事、謀福利的工作宗旨,深入轄區,廣泛了解民眾訴求,聽取民眾意見,辦好了6件實事:重新鋪設了下水管道,解決了居民排污困難、澇季積水問題;修建4條道路,解決了居民出行困難問題;添置了118盞路燈,解決了村民夜間出行問題;安裝了監控平台,為居民生活安全保駕護航;引進自來水和天然氣,解決了村內地下水水質差、煤氣成本費用高問題;多方協調,為居民安裝了自來水,讓居民告別地下水,喝上了乾淨水、放心水。
在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荷花路辦事處把不斷提升民眾生活質量,解決民眾最期待、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實踐民眾教育路線的具體體現。為了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居住環境面貌,辦事處把小街小巷的硬化改造當作民心工程來抓,精心組織,投入人力、物力,對前王營社區中心街進行硬化,原本高高低低、坑窪不平的街道煥然一新,困擾居民多年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前王營
“這條高高低低、坑窪不平的路,走的人比較多,不知有多少人摔了跟頭,現在要修路了,大家的心情非常好,再也不用擔心摔跟頭了,感謝黨委政府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看著家門前的路正在硬化,家住前王營社區王大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前王營社區根據轄區地理位置,合理規劃監控安裝,按照範圍將轄區分為五個監控區,設有五個監控平台,分別是社區周邊、社區五組、社區六組、電廠家屬院南院、電廠家屬院北院五個監控點,安裝電子監控探頭60餘個,每個監控點都有專人24小時值班,制定有監控點值班制度,確保監控點有人守、有人看,實現犯罪行為早發現、早制止。另外在監控點周邊醒目位置張貼有“進入監控區域”的提示,起到震懾犯罪分子的作用,前王營社區監控設施的全覆蓋,確保了轄區治安環境的穩定,有效提高了轄區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受到了轄區 居民的一致好評。
前王營社區為了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不斷完善轄區文化活動設施。前王營社區活動室內有遠程電教室、接待談心室、書報閱覽室等,室外有各種健身器材、籃球場等,全天候無償對外開放。該社區的辦事大廳和宣傳欄,及時準確地為轄區居民傳達各種信息。同時,該社區軟硬體設施齊全,為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5月28日下午,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粱顯學、副部長陶保健、區直各單位負責人和兄弟辦事處各社區黨支部書記一行在荷花路辦事處黨委書記任艷陽、副書記楊慧的陪同下來到前王營社區,檢察指導社區黨建工作。
為進一步踐行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了解基層婦聯組織工作開展情況,2014年6月6日上午,市婦聯主席李華、副主席張銀芳一行,頂著烈日,深入川匯區荷花辦事處前王營社區進行調研。
前王營
為迎接建黨93周年,2014年6月25日上午,在前王營社區門前開展了“慶‘七一’周口市太極拳協會荷花路辦事處前王營社區太極拳聯誼活動”。此次活動,不僅使隊友們切磋了技藝,交流了思想,還豐富了轄區居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然景觀

前王營社區雖然是周口城鄉結合部,但是它有八成以上的面積屬於農村,植被覆蓋面積達4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社區北部(詳細構造參看前王營衛星地圖)。
社區內有大小池塘10餘座,各類樹木千餘棵,實際耕種面積約5畝,野生枸杞、蒼耳、野生薺菜等城市少見的植物遍布,刺蝟、野兔、黃鼠狼、貓頭鷹等野生動物時不時出沒,夏季樹林裡還能找到知了的幼蟲爬蚱(學名金蟬),無人看守的池塘里也能發現龍蝦、螃蟹、鯰魚等水生物······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構造了這裡天然的綠色屏障,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見證,是所有前王營居民的一筆巨大財富。

新聞人物

王樂樂

2016年8月,川匯區荷花辦事處前王營社區居民王樂樂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一個微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8月22日,河南衛視《中原晨報》播出了對王樂樂的採訪。隨後,大河報、河南新聞聯播、安徽衛視、騰訊網等省內外各大媒體、網站紛紛對王樂樂的微視頻做了報導。
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對老人相濡以沫的恩愛瞬間:小區里、陽光下、盛開的喇叭花旁,老爺爺為老奶奶輕輕梳理著滿頭銀髮;坐在小板凳上,老爺爺耐心地用勺子餵老奶奶吃火龍果;晚上出來遛彎兒時,老爺爺溫柔地牽起老奶奶的手過馬路……正是這些樸實無華的鏡頭,感動了眾多網友,引發了網友熱議。視頻中的兩位老人就是王樂樂的爺爺奶奶、前王營社區居民、80多歲高齡的王錦雲和王秀榮。
目前,該視頻已開始在手機微信圈中傳播。(崔海燕)(2015年8月26日周口日報)

王錦雲、王秀榮夫婦

王樂樂創作的微視頻《當你老了》火了,而視頻中的兩位老人一時間也成了“名人兒”,在大街上有人認出他們,都會忍不住的誇讚:“你們老兩口真幸福!”。與此同時,大河報、河南商報等媒體也紛紛報導了兩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前王營
爺爺王錦雲81歲,奶奶王秀榮79歲,都是周口人,家住川匯區荷花辦事處前王營社區。兩位老人1958年結婚,相守近60年。
1957年,還在讀中學的王錦雲經人介紹認識了王秀榮,兩人一見鐘情,第二年王錦雲中學一畢業,兩人就成親了。沒有珍貴的信物,也沒有華麗的婚禮,在他們看來,兩個人情投意合便可喜結連理,無需承諾與誓言就能相守到白頭。婚後,王錦雲曾先後擔任村主任、村支書等職務,地里和家裡的活基本上都落在王秀榮身上。她幹活勤快,手腳麻利,再苦再累,也從不抱怨。6年前,王錦雲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王秀榮每天攙著他散步,並包攬了一切家務。後來,王秀榮患上了腦血栓,王錦雲又擔負起照顧她的重任。現在,二老的身體都恢復得很不錯,精氣神也好了很多,每天吃完飯,他們就會一起散步,老兩口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他們彼此信賴,走過了近60年的風風雨雨。(綜合2015年11月16日河南商報/2016年2月18日周口晚報)
前王營

王五俊

2005年,曾經做過生意、乾過泥瓦匠、當過臨時工的王五俊被選進川匯區荷花辦事處前王營社區工作。2012年,王五俊擔任前王營社區黨支部書記。兩年來,王五俊為社區安裝了自來水、接通了天然氣、新修了多條道路……深受社區居民稱讚。
前王營社區位於七一路西段,是周口市中心城區人口較多、面積較大的城鄉接合部社區。雖然該社區距離周口銀龍水務有限公司不遠,但在2012年之前,居民飲用的一直都是地下水。
王五俊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後暗下決心,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社區居民的“吃水難”問題。他說:“地下水不但水量小,而且水質較差,大家都盼著早日吃上自來水。”
前王營
為了減輕居民的負擔,王五俊多方求人,最終把每家安裝自來水的費用從1400元降至1000元。
“我們動員社區居民繳安裝自來水的費用時,很多居民都不太信任這個新領導班子,擔心繳了錢吃不上自來水。因此,安裝自來水的費用無法全部收繳上來。”王五俊說,無奈,他把家中積攢了多年的積蓄全部墊上,才讓安裝自來水的事情順利開工。然而當施工人員在鋪設自來水管道時,仍遭到不少居民阻攔。面對重重困難,王五俊沒有退縮,整日整夜地堅守在施工現場,直到自來水流進每一戶居民家中。
不久,居民向王五俊提出為社區接通天然氣的事情。王五俊沒有片刻猶豫,立即著手實施。經過一番努力,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
前王營社區居民還有一件頭疼事,就是下雨的時候,七一路西段逢雨必積水,除了影響居民通行外,積水還會倒灌進一些居民家中。
通過查看,王五俊發現積水是七一路西段的下水道被堵死造成的。如果疏通下水道,要花很多錢,而且以後還要不定期疏通,還要花錢,社區本來就窮,到哪裡籌錢呢?王五俊把此事向辦事處領導進行了匯報。辦事處領導讓王五俊去市政管理部門問一問。王五俊先後8次到市政管理部門反映此事,希望能開挖一條新的下水道。
王五俊的辛勞沒有白費,市政管理部門終於同意開挖新的下水道。然而,在開挖新下水道時,一些居民以開挖的下水道占用了自家的耕地為由,要求補償損失。王五俊就一家一家地去做思想工作,直到居民同意開挖新的下水道。自從有了新的下水道,不論下多大的雨,七一路西段再也沒有出現積水問題。
2006年,位於前王營社區的原周口地區電廠不景氣,電廠南家屬院缺少管理,院內荒草叢生,垃圾遍地,綠化樹木嚴重被毀,生活在該家屬院的居民意見很大。
2013年,王五俊得知該家屬院的現狀後,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一起,把該家屬院的垃圾、荒草清理乾淨,並找來清潔工進行日常管理。
該家屬院內有一個小公園,裡面有不少名貴樹木。但由於缺少維護,很多名貴樹木被毀壞,小公園髒亂不堪。
王五俊請喜歡花草的電廠退休工人徐公聯夫婦管理小公園。“我們除了讓兩位老人管理這裡的花草樹木外,還允許他們在這裡培育盆景,並為他們提供一些農具,農藥等。”王五俊說,如今,社區辦公室的盆景,都是兩位老人送來的,非常漂亮。(2015年04月28日周口晚報)

姜學禮

76歲的姜學禮是川匯區前王營社區的居民,當初因為婆家負擔較重,作為長嫂的她不得不放棄了教師的工作來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這一堅持就是近三十年。
周口市川匯區居民姜學禮激動地說:“我三十多歲時老公公就癱了,那我必須要站出來承擔啊。那時候只考慮把小孩照顧好,把老人照顧好,把孩子培養成才,把老人能順順噹噹的送走,我感覺到那就是我的任務。”
後來,公公撒手人寰,在度過這個家庭最困難的時期後,隨著孩子們都各自成家立業,五年前,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她卻遭遇相濡以沫的老伴兒因病離世的變故。深受打擊的姜學禮面對當時九十多歲高齡的婆婆,她毅然選擇了不離不棄。如今,在姜學禮的精心照顧下,婆婆已是104歲的長壽老人了。
周口市川匯區居民姜學禮表示:“她年紀大了,說句實話也不好照顧,油水大了就會拉肚子,結實的東西吃了消化不好,必須得讓她吃軟東西,她畢竟是老輩人,如果沒有她咋有你這個幸福家庭啊。”
姜學禮的鄰居馬菊梅說:“別說俺這一個樓,這挨邊的鄰居,大家也都知道,都說要不是她的這個兒媳婦孝順,她能活這么大年紀嗎?”(2016年9月22日河南衛視《聚焦中原》)

鄧華

川匯區荷花辦事處前王營社區,一位58歲的市民不僅愛繡十字繡,還玩起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絲帶繡,而且從來只愛繡1米以上的“巨幅”作品。
這位市民叫鄧華。2014年2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鄧華家,她正在繡著絲帶繡(如圖)。“這個絲帶繡的名字叫‘鴻運當頭’,我已經繡了1個月的時間,如今快要完工了。”記者注意到,作品上面繡著紅彤彤的楓林,壯觀又漂亮。據鄧華說,這個絲帶繡已經有朋友預約,要送人的。
前王營
鄧華十幾歲就會做棉衣和鞋子,針線活十分出色,勾、繡、織都是能手。她繡起十字繡很快就上手了,“不管是十字繡還是絲帶繡都要有耐心,而且手勁都要均勻,不然容易打結”。
纖細繡花針、繽紛彩色線……58歲的鄧華把它們當成了晚年愉悅身心的好工具。接觸十字繡4年多來,她繡出了《八駿圖》、《百鶴圖》、《花開富貴》等十餘幅作品,多數為1米以上的“巨幅”作品,最大的一幅作品有2.5米長。
繡了幾年十字繡後,2012年年底,她在周口荷花市場無意中看到了絲帶繡,發現非常漂亮。絲帶繡是用色彩豐富、質感細膩的緞帶為原材料,在棉麻布上,用一些簡單的針法,繡出立體的繡品。絲帶繡圖案多樣,花草、動物、山水等應有盡有。於是,鄧華又迷上了絲帶繡,“相對於十字繡來說,絲帶繡需要手工繡的部分少一些,但絲帶繡繡出來的圖畫很立體。”
不管是十字繡還是絲帶繡,鄧華每天都會抽時間繡幾針。“一有工夫就繡兩針,晚上睡不著也起來繡,煩惱統統拋到了腦後。”鄧華快人快語。
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鄧華愛繡十字繡、絲帶繡,有來討教的,也有討要一幅自己喜愛作品的。鄧華從不吝嗇,儘量滿足大家的要求,並且都是裝裱好再送人。到目前為止,她繡了十多個大幅作品,多數都送人了。
“現在很多人生活忙碌,人們大多選購一些現成的商品送給親朋好友,親手製作的禮物就顯得彌足珍貴,所以我更願意把自己繡的十字繡贈送出去,一針一線都是我的情意。”鄧華說。
親朋好友入住新房,她就繡作品送人;朋友的孩子結婚,她也繡作品送禮……在鄧華看來,十字繡和絲帶繡不僅僅是一個工藝品那么簡單,它不但可以傳情達意,還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鄧華為自己的女兒繡了兩幅作品,一個是《八駿圖》,一個是《花開富貴》。她說,女兒是自己的小棉襖,如今就要成家了,送女兒自己親手繡的十字繡,希望女兒把她自己的小家也經營得和和美美、倖幸福福。
鄧華的朋友張女士告訴記者:“我要多向鄧華學習,她的心態特別好,天天看到她都是樂呵呵的。”
“刺繡能調解我的心情,帶走我的煩惱。陽台上的自然光比燈光要好,我喜歡在陽台上繡,冬天裡一邊曬太陽一邊繡,是件很愜意的事。”鄧華說,“一天不摸針,就好像少些啥。人家都說低頭時間長了,頸椎容易出毛病,我繡了這么多年,也沒出現什麼問題,腰也不疼,脖子也不疼,可能是因為我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的緣故。”
鄧華告訴記者,靜下心來繡作品,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一種挺好的消遣,頭腦不會發獃,不僅可以緩解壓力,在刺繡過程中,人會沉浸在刺繡所帶來的樂趣之中,不知不覺間就會忘卻工作上、生活上的煩惱。經過自己一針一線、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所帶來的喜悅是什麼也替代不了的。(2014年2月20日周口晚報)

特色美食

在前王營電廠街路口自發形成了一個小型交易市場,每天早晚這裡都會人來人往,許多上學的學生和上班的職工聚集在這裡,在小吃攤前喝胡辣湯就著煎包,或者喝碗豆末就著油條,就算是在冬天,到用餐高峰時,小吃攤前都排滿了長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