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尿道損傷

前尿道損傷

疾病分類,疾病描述,症狀體徵,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檢查,治療方案,疾病預防,

疾病分類

泌尿外科

疾病描述

膀胱空虛時位於骨盆深處,受到周圍筋膜、肌肉、骨盆及其他軟組織的保護,除貫通或骨盆骨折外,很少為外界暴力所損傷。膀胱充盈時壁緊張而薄,高出恥骨聯合伸展至下腹部,易遭受損傷。難產所致的膀胱陰道瘺臨床上已很少見。

症狀體徵

局部血腫及瘀斑
疼痛
尿外滲

疾病病因

1.開放性損傷 由彈片、子彈或銳器貫通所致,常合併其他臟器損傷、如直腸、陰道損傷,形成腹壁尿瘺、膀胱直腸瘺或膀胱陰道瘺。
2.閉合性損傷 當膀胱充盈時,下腹部遭撞擊、擠壓、骨盆骨折骨片刺破膀胱壁。產程過長,膀胱壁被壓在胎頭與恥骨聯合之間引起缺血性壞死,可致膀胱陰道瘺。
3.醫源性損傷 見於膀胱鏡檢查或治療,如膀胱頸部、前列腺、膀胱癌等電切術。盆腔手術、腹股溝疝修補術、陰道手術等可傷及膀胱。

病理生理

1.挫傷 僅傷及膀胱黏膜或肌層,膀胱壁末穿破,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腫,無尿外滲。可發生血尿。
2.膀胱破裂 嚴重損傷可發生膀胱破裂,分為腹膜外型與腹膜內型兩類。
(1)腹膜外型:膀胱壁破裂,但腹膜完整。尿液外滲到膀胱周圍組織及恥骨後間隙,沿骨盆筋膜到盆底,或沿輸尿管周圍疏鬆組織蔓延到腎區。大多由膀胱前壁的損傷引起,間有骨盆骨折。
(2)腹膜內型:膀胱壁破裂伴腹膜破裂,與腹腔相通。尿液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多見於膀胱後壁和頂部損傷。有病變的膀胱(如膀胱結核)過度膨脹,發生破裂,稱為自發性破裂。

診斷檢查

1.病史與體檢 患者下腹部或骨盆受外來暴力後,出現腹痛、血尿及排尿困難,體檢發現恥骨上區壓痛,直腸指檢觸及直腸前壁有飽滿感,提示腹膜外膀胱破裂:全腹劇痛.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並有移動性濁音,提示腹膜內膀胱破裂。骨盆骨折引起膀胱及尿道損傷,則兼有後尿道損傷的症狀和體徵。
2.導尿試驗 膀胱損傷時,導尿管可順利插入膀胱(尿道損傷常不易插入),僅流出少量血尿或無尿流出。經導尿管注入滅菌生理鹽水200ml,片刻後吸出。液體外漏時吸出量會減少,腹腔液體回流時吸出量會增多。若液體進出量差異很大,提示膀胱破裂。
3.X線檢查 腹部平片可以發現骨盆或其他骨折。膀胱造影自導尿管注入15%泛影葡胺300ml,拍攝前後位片,抽出造影劑後再攝片,可發現造影劑漏至膀胱外,排液後的照片更能顯示遺留於膀胱外的造影劑。腹膜內膀胱破裂時,則顯示造影劑襯托的腸袢,也可注入空氣造影,若空氣進入腹腔.膈下見到游離氣體,則為腹膜內破裂。

治療方案

膀胱破裂的處理原則:
(1)完全的尿流改道:
(2)膀胱周圍及其他尿外滲部位充分引流;
(3)閉合膀胱壁缺損。
1.緊急處理 抗休克治療如輸液、輸血、止痛及鎮靜。儘早使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2.保守治療 膀胱挫傷或造影時僅有少量尿外滲,症狀較輕者。可從尿道插入導尿管持續引流尿液7-10天,並保持通暢;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破裂可自愈。
3.手術治療 膀胱破裂伴有出血和尿外滲,病情嚴重,須儘早施行手術。如為腹膜外破裂,作下腹部正中切口,腹膜外顯露並切開膀胱,清除外滲尿液,修補膀胱穿孔作恥骨上膀胱造瘺。如為腹膜內破裂,應行剖腹探查,同時處理其他臟器損傷,吸盡腹腔內液體.分層修補腹膜與膀胱壁,並作腹膜外恥骨上膀胱造瘺。應充分引流膀胱周圍尿液,使用足量抗生素預防並控制感染。若發生膀胱頸撕裂,須用細腸線準確修復。以免術後發生尿失禁: 併發症的處理 早期而適當的手術治療以及抗生素的套用大大減少了併發症:盆腔血腫宜儘量避免切開,以免發生大出血並招致感染,若出血不止,用紗布填塞止血,24小時後再取出。出血難以控制時可行選擇性盆腔血管栓塞術。

疾病預防

避免外傷因素及醫源性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