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父與子(譯林版)

前夜父與子(譯林版)

《前夜父與子(譯林版)》是1998年7月1日江蘇譯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俄】伊·屠格涅夫。

基本介紹

  • 書名:前夜 父與子(譯林版)
  • 類型:小說
  • 出版時間:1998-07-01
  • 紙書價格:20.8
  • 作者:【俄】伊·屠格涅夫
  • 著作權:江蘇譯林出版有限公司
  • 書號:978-7-8056-7376-4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是位卓越的、才氣橫溢的藝術大師。他描繪了無比廣闊的俄國社會生活畫面,塑造了種種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靈。他以自己的藝術珍品發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屠格涅夫的《前夜》是一部具有豐富內涵的作品。作品完成於一八五九年,正處於俄國廢除農奴制(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前夜”。一問世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爭論,評論家們根據作品的社會或道德意義與自己所持信念的和諧程度,或加以讚揚或加以譴責。
貶之者說,這部小說是虛假和錯誤的,這個“前夜”永遠不會有“明天”,褒之者說,俄國需要有自己的因薩羅夫,並暗示俄國已處於革命的“前夜”,“真正的白天”即將到來。這種爭論十分激烈,有些已脫離了作者的初衷,爭論無休無止,在當時幾乎成了一場“流行病”。可見屠格涅夫的《前夜》確實震撼了同時代人的心。
屠格涅夫創作《父與子》的那些年月,農奴主已不再可能一成不變地維護自身的統治,農民貧困日益加深從而使他們有了獨立自主地走向歷史前沿的可能性。屠格涅夫力圖通過主人公巴扎羅夫創造出一個六十年代民主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這個典型代表最主要的特徵是全面否定一切。但這形象是如此地氣勢磅礴,以至不為那個時代空間所限。當代人論及屠格涅夫這篇小說的時候依然在不斷爭論,提出一個接一個的看法,看來,屠格涅夫確實成功地展示了俄羅斯民族意識和俄國社會發展的某些內在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