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

削藩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漢景帝的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僅三個月便消滅叛亂七國,平定七國之亂後確立了中央對地方的權威;二是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朝的歷次削藩,先成後敗,暴露了節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為藩鎮所滅,這為宋代提供了教訓; 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奪位後再行削藩;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權由此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基本介紹

西漢削藩,唐代歷次削藩,明建文削藩,清康熙削藩,

西漢削藩

晁錯建議削減王國的封地
晁錯建議削減王國的封地,限制他們的發展,逐漸加大中央直接管轄的地盤,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景帝採納了晁錯這一“削藩”主張,景帝三年(前 154)楚王劉戊違犯漢喪制,被罰削去東海一郡;趙王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私賣官爵,削去 6 縣。
劉濞為首的一些諸侯王強烈反對
晁錯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一些諸侯王的強烈反對。吳王鼓吹說晁錯侵奪諸侯之地,是為離間劉氏骨肉,危傾社稷,打出“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串通膠西王昂、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舉兵叛亂,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 36 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景帝誅殺晁錯,恢復王國故土,以換取七國罷兵。
劉濞宣布自立為“東帝”
景帝在變起倉卒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但吳王劉濞拒絕接受朝廷詔書,還宣布自立為“東帝”。戰事繼續進行。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他不救梁國所受到的吳楚軍攻擊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一敗塗地,士卒多飢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劉濞率敗卒數千逃至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吳王濞被殺。楚王劉戊和參加反叛的諸王也因兵敗自殺或被殺。歷時三月的吳楚七國之亂遂被完全平定。此後,景帝免除了諸侯王的行政權和官吏任免權,削減了王國官吏,規定諸侯王不再治民,只能衣食租稅。諸侯王強大難治的局面大為改變,因而進一步加強了統一,鞏固了中央集權。

唐代歷次削藩

唐代“藩鎮之禍”的來源於藩鎮。藩鎮始於唐玄宗,當時唐玄宗為了擴張疆土、鞏固邊防,設立了河西、盧龍、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後來逐漸增多。
這些節度使是掌握著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的兵力,管轄著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州縣的軍政長官。雖然節度使權力要小於西漢時的封王,但隨著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勢力越來越弱,這些節度使等同於了藩王,藩鎮,差不多是“半獨立王國”。
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河北四個藩鎮一齊宣布獨立,或稱孤,或道寡。更糟糕的是被朝廷寄予平叛厚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跟著反了,還被那四個人慫恿著要稱帝。
所以,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等歷次削藩。但只有唐憲宗有點成就,不過很快就付之一炬,因為憲宗很快就被宦官殺死了。
事實上,直到唐朝終結,都沒有解決藩鎮問題。後來的五代十國,其實就是唐後期藩鎮割據的演變。
因此,後來趙匡胤建立大宋後,杯酒釋兵權,收了地方節度使的權力。

明建文削藩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保證大明國祚綿長,親自設計、制定了多項重要政策,並以寶訓的形式固定下來,要求後代子孫嚴格遵守,大臣有敢輕議者嚴懲不貸。分封宗藩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朱元璋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個從孫)為藩王,分鎮全國各地。朱元璋認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藩王的權勢很重,擁有自己的軍隊,少則三千,多則數萬。特別是北方邊防線的幾名“塞王 ”,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力,如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連朵顏三衛都要聽他調遣 。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來確保朱家江山,卻沒有想到雖然為繼任者去掉了驕兵悍將這根尖刺,卻留下了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這另一根尖刺。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宗藩為“三憂”之一(另兩憂為邊防和河患),多次上疏太祖。朱元璋不允許有人要改變這項政策,甚至加以殺戮。然而他沒有想到,在他剛剛辭世不久,他親立的皇太孫就因此而丟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諷刺。
藩王擁兵自重
藩王擁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勢成為建文帝心腹大患,使他常常難以入眠。建文帝知道,雖然自己貴為天子,但是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挾重兵虎視眈眈,未必會把自己放在眼中。他還清晰地記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場合,燕王以手拍他的後背,以開玩笑的口吻對他說:“不意兒乃有今日!”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見了,責問朱棣怎敢如此無禮。建文帝急忙為朱棣開脫,但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從那時就開始考慮如何處理宗藩問題了。
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藩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對建文帝造成嚴重威脅。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了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隨著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削藩付諸實際行動
即皇帝位後,建文帝依賴齊泰黃子澄等人,將削藩付諸實際行動。建文帝削藩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周王朱橚。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備邊的名義兵臨開封,趁周王毫無準備之際突然將其抓捕,送至京師。建文帝將周王謫遣到“煙瘴之地”的雲南蒙化,後又把他召回京師禁錮起來。為什麼首先選擇周王呢?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開封。這次削周王名義上是因為周王次子告發他“異謀”,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實力最強、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對手,這次削藩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為妃所生(在此問題上有異議),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廢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隨後,建文帝又先後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標直指燕王朱棣。
在削藩問題上,朝臣本來有著不同的意見。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張採用漢代“推恩”的辦法曲線削藩。他們建議建文帝把藩王的權力分封給藩王所有子孫而不僅僅是嫡長子一人,而且要異地分封,這樣藩王的權力就會逐漸削弱,不會再威脅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議建文帝立即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認為很好,卻沒有去實行。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削藩,但在具體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削燕王。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只要先剷除燕王,其他諸王自然無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聽取了書生黃子澄的意見。建文帝並未意識到他的行動實際上已經打草驚蛇,燕王朱棣正發展勢力,蓄勢待發,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針對燕王的。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先從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這樣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

清康熙削藩

滿清入主中原時,由於人心不穩,邊疆未定,所以,不得不分封明朝降將為王,比如吳三桂。讓他們駐守在那裡,保衛並治理那塊屬於他們的領地。但這些藩王跟之前藩王一樣,權力越來越大,比如吳三桂,他在雲南實行貿易壟斷,還耗費滿清中央的國庫開支來維持他的私人武裝。
這一年,平南王尚可喜向朝廷提出撤藩,請求“歸老遼東”。康熙隨即批准。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迫於無奈,也上表撤藩,要求告老還鄉,康熙也“允王所請”。吳三桂大失所望,於1673年11月21日舉兵反清,耿精忠、尚可喜隨之回響。戰爭一直打到1681年10月,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相繼敗亡,“三藩”被剷除,平定三藩後,取而代之的明清地方的布政使制度,中央政權有此最終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