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瓜

刺瓜

刺瓜(學名:Cynanchum corymbosum)為蘿藦科鵝絨藤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緬甸、高棉、越南、寮國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福建、雲南、四川、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2,1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河邊灌木叢中、山地溪邊或疏林潮濕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瓜
  • 拉丁學名:Cynanchum corymbosum Wigh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捩花目
  • :蘿藦科 
  • 亞科:馬利筋亞科
  • :馬利筋族
  • :鵝絨藤屬 
  • 青羊參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塊根粗壯;莖的幼嫩部分被兩列柔毛。葉薄紙質,除脈上被毛外無毛,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5-8厘米,寬3.5-6厘米(最大的20 × 10厘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葉面深綠色,葉背蒼白色;側脈約5對。傘房狀或總狀聚傘花序腋外生,著花約20朵;花萼被柔毛,5深裂;花冠綠白色,近輻狀;副花冠大形,杯狀或高鐘狀,頂端具10齒,5個圓形齒和5個銳尖的齒互生;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蓇葖大形,紡錘狀,具彎刺,向端部漸尖,中部膨脹,長9-12厘米,中部直徑2-3厘米;種子卵形,長約7毫米;種毛白色絹質,長3厘米。花期5-10月,果期8月-翌年1月。
刺瓜形態特徵圖冊拍攝於滇西1650米海拔山澗
刺瓜模式圖刺瓜模式圖

分布範圍
產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和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海拔100-2100米的山地溪邊、河邊灌木叢中及疏林潮濕處。印度、緬甸、寮國、越南、高棉和馬來西亞等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生長環境

灌叢中, 灌叢中潮濕地, 河邊, 河邊灌叢中, 河谷, 盆地, 山坡, 山坡溪邊, 疏林中潮濕地, 溪邊, 溪邊灌叢中。
海拔下限:100
海拔上限:2100
是否中國特有:否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中南半島; 印度
國內分布:福建省, 湖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甘、淡,平。
【功能主治】益氣,催乳,解毒。用於乳汁不足,神經衰弱,慢性腎炎。
【用法用量】 0.5~1兩。
【備註】(1)有謂對睪丸炎、血尿、閉經、肺結核、肝炎,也可套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用,治慢性腎炎等。
全株可催乳解毒,民間用來治神經衰弱,慢性腎炎,睪丸炎,血尿閉經,肺結核,肝炎等。
【景頗藥】Hkanghka:治感冒,氣管炎,妊娠嘔吐,食道癌,胃痛《德宏藥錄》。蛤縱壘,蛤縱內:全株治感冒,氣管炎,妊娠嘔吐,食道癌,胃癌,鼻膜炎《滇藥錄》、《滇省志》。【德昂藥】夾貝:治感冒,氣管炎,妊娠嘔吐,食道癌,胃痛《德宏藥錄》。【阿昌藥】整卡昂: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藥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