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馬

利川馬

利川馬主要產於湖北省西南山區,即利川、恩施、建始、巴東、宣恩、鹹豐、來鳳、鶴峰、五峰、長 陽、宜昌、秭歸等縣,其中以利川縣產量最多,品質最好,故稱利川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利川馬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湖北省西南山區
  • 特點:體質乾燥結實,短小精悍
產地分布,品種歷史,品種性能,

產地分布

此外,產區與四川省交界一帶,也有分布。目前湖北省約有利川馬一萬餘匹。
產區地勢高聳,萬山重疊,平均海拔千m以上,但山頂有較寬廣的山原,山間有盆地或平壩錯落其間。年平均日照1352h,年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溫度-15.4℃,最高35.4℃年降水量1387mm,相對濕度70%~80%,無霜期234(180-308)d。土壤多為黃土,主產玉米、水稻、麥類、豆類、馬鈴薯、甘薯、油菜等多種作物,農副產品多,山場放牧面積大,野生飼料資源豐富,有利於利川馬的生存和發展。

品種歷史

據《利川縣誌》記載,有“馬兵、戰馬、守馬等三種’。這說明當地產馬養馬與地方武裝力量的關係。其來源顯然與古代的‘蜀馬’很有關。
利川馬的形成,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因素有關。利川馬長期生活在高寒、多 雨山區。這裡地形複雜,多陡坡險路,牧地起伏不平,但野生牧草甚多,民眾養馬素有放牧的習慣。冬春牧草不足,則以稻草、豆秸等補充,輔以雜糧,飼養管理粗放,形成了利川馬適應山地生活和使役的體型結構及抗寒、耐濕、耐粗飼等特性。利川馬是山區人民重要的畜力和經濟來源之一。飼養投資少,商品價格高,銷路好,歷來是湖北商品馬的繁殖基地。馬的質量優劣,其價格懸殊頗大,因而刺激民眾注意於馬匹的選育,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利川縣從1958年建立國營配種站,現發展到12個站(其中民辦公助有6站),這對利川馬的選育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外貌特徵
體質乾燥結實,短小精悍。頭稍重,多直頭,眼與鼻孔較大,耳小直立。頸長適中,多斜頸。甲較尻略高。胸部發育正常,肋拱圓適度,背腰短平,腹稍大,尻短而斜,尾礎較低。肩短而立,關節強大,肌腱明顯,蹄質堅實;前肢肢勢正常,後肢略呈外弧和刀狀。鬃、鬣、尾毛較多而長。毛色多青、騮、栗、黑毛,其他毛色較少。

品種性能

利川馬在山區主要用於馱、乘,亦可挽用。馱乘能力,據利川縣供銷社馱運隊反映,在山路行走,一般馱重40~75kg,日行30~50k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