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本品用於治療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院內獲得性肺炎,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藥的菌株)或肺炎鏈球菌引起的院內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包括伴發的菌血症,或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包括未並發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藥的菌株)、化膿性鏈球菌或無乳鏈球菌引起的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尚無利奈唑胺用於治療褥瘡的研究。·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萬古黴素耐藥的屎腸球菌感染,包括伴發的菌血症。為減少細菌耐藥的發生,確保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藥物的療效,利奈唑胺應僅用於治療或預防確診或高度懷疑敏感菌所致感染。如可獲得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結果,應當考慮據此選擇或調整抗菌治療。如缺乏這些數據,當地的流行病學資料和藥物敏感性狀況可能有助於經驗性治療的選擇。在對照臨床研究中,對於套用利奈唑胺製劑超過28 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進行評價。利奈唑胺不適用於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如確診或疑診合併革蘭陰性菌感染,立即開始針對性的抗革蘭陰性菌治療十分重要(見警告)。.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利奈唑胺片
  • 漢語拼音:Li Nai Zuo An Pian
  • 藥品類型:工傷醫保乙類雙跨
  • 用途分類:噁唑酮類
成份,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臨床試驗,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包裝,有效期,執行標準,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利奈唑胺。
化學名稱:(S)-N[[3-[3-氟-4-(4-嗎啉基) 苯基]-2-氧代-5-惡唑烷基]甲基]-乙醯胺。
化學結構式: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0712171154200734.gif
分子式:C16H20FN3O4
分子量:337.35
輔料為玉米澱粉,微晶纖維素,羥甲基澱粉鈉,硬脂酸鎂,羥丙甲纖維素,聚乙二醇,二氧化鈦和棕櫚臘。鈉離子含量為400mg 每片含1.95mg,600mg 每片含2.92mg(相當於每片中含有0.1mEq)。
利奈唑胺片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薄膜衣片。

適應症

本品用於治療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院內獲得性肺炎,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藥的菌株)或肺炎鏈球菌引起的院內獲得性肺炎。
·社區獲得性肺炎,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包括伴發的菌血症,或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包括未並發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藥的菌株)、化膿性鏈球菌或無乳鏈球菌引起的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尚無利奈唑胺用於治療褥瘡的研究。
·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僅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萬古黴素耐藥的屎腸球菌感染,包括伴發的菌血症。
為減少細菌耐藥的發生,確保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藥物的療效,利奈唑胺應僅用於治療或預防確診或高度懷疑敏感菌所致感染。如可獲得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結果,應當考慮據此選擇或調整抗菌治療。如缺乏這些數據,當地的流行病學資料和藥物敏感性狀況可能有助於經驗性治療的選擇。
在對照臨床研究中,對於套用利奈唑胺製劑超過28 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進行評價。
利奈唑胺不適用於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如確診或疑診合併革蘭陰性菌感染,立即開始針對性的抗革蘭陰性菌治療十分重要(見警告)。

規格

600mg

用法用量

本品治療感染的推薦劑量見表1。
表1 利奈唑胺推薦劑量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5271641560074.png
*指特定的病原體(見適應症和用法用量)
*
***口服劑量可指利奈唑胺片或利奈唑胺口服混懸劑。
MRSA感染的成年患者用利奈唑胺600 mg每12小時一次進行治療。
在有限的臨床經驗中,6例兒童患者中的5例(83%),利奈唑胺對其感染的革蘭陽性病原體的最低抑菌濃度為4μg/ml,經利奈唑胺治療後臨床痊癒。然而,與成人相比,兒童患者的利奈唑胺清除率和全身藥物暴露量(AUC)的變化範圍更寬。當兒童患者的臨床療效未達到最佳時,尤其是對於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濃度為4μg/ml的病原體,在做療效評估時應考慮其比較低的全身暴露藥量、感染部位及其嚴重程度以及其基礎疾病(見【藥代動力學】-特殊人群、兒童和【兒童用藥】)。
在對照臨床研究中,研究方案所設定的治療感染的療程為7至28天。總療程由治療醫生根據感染部位和嚴重程度及病人對治療的反應而制訂。
當從靜脈給藥轉換成口服給藥時無需調整劑量。對起始治療時套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者,醫生可根據臨床狀況,予以利奈唑胺片劑或口服混懸液繼續治療。
利奈唑胺片

不良反應

因為開展臨床試驗的條件各不相同,在某種藥物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率不能與另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的不良反應率直接比較,並且可能無法反映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率。
成年患者
在療程最長達28天的7個III期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中,入選了2046例患者以評價各種劑型利奈唑胺的安全性。
在治療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uSSSI)的患者中,25.4%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 19.6%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至少出現一起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對於所有其它適應症,20.4%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 14.3%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至少出現一起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
在這些研究中,按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統計,85%的利奈唑胺不良事件為輕至中度。表2為發生率超過2%的不良事件。利奈唑胺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腹瀉(不同研究中發生率為2.8至11.0%),頭痛(不同研究中發生率為0.5-11.3%)和噁心(不同研究中發生率為3.4-9.6%)。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71656010343.jpg
其它在II期和III期研究中報告的不良事件包括:口腔念珠菌病、陰道念珠菌病、高血壓、消化不良、局部腹痛、瘙癢、舌褪色。
表3為不同劑量利奈唑胺的陽性藥物對照臨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隨治療出現的發生率大於1%的具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不良事件。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602151345560249.png
在治療 uSSSI 的患者中,3.5%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 2.4%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因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對於所有其它適應症,2.1%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1.7%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因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最常見的、與藥物相關並因此而停止治療的不良事件為噁心、頭痛、腹瀉和嘔吐。
下表列出了臨床研究中發生的頻率≥0.1%或被認為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這些研究共招募2000 名成年患者,給予推薦劑量的利奈唑胺長達28 天。
大約22%的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有頭痛(2.1%)、腹瀉(4.2%)、噁心(3.3%)和念珠菌病(尤其是口腔念珠菌病[0.8%]和陰道念珠菌病[1.1%],見下表)。導致治療停止的最常見藥物相關不良事件有頭痛、腹瀉、噁心和嘔吐。約3%的患者因出現藥物相關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
上市後報告的其他不良反應在下表中的頻率類別為“未知”,因為無法根據現有數據估計實際的頻率。
使用利奈唑胺治療期間觀察到並報告了以下不良反應,這些反應按以下頻率分類:極為常見(≥1/10)、常見(≥1/100 至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602151350520941.pn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602151350590675.pn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602151351060722.pn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602151351130738.png
以下為利奈唑胺的罕見嚴重不良反應:局限性腹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高血壓。
在給予利奈唑胺長達28 天的對照臨床試驗中,不到0.1%的患者報告了貧血。患有危及生命的感染和潛在合併疾病的患者在同情性使用項目中接受利奈唑胺,≤28 天時出現貧血的患者百分比為 2.5%(33/1326),相比之下治療>28 天時出現貧血的患者百分比為12.3%(53/430)。就報告藥物相關嚴重貧血並需要輸血的比例而言,在治療≤28 天的患者中為9%(3/33),在治療>28 天的患者中為15%(8/53)。
兒童患者
基於 500 名左右兒童患者(從出生至17 歲)的臨床研究的安全性數據未表明利奈唑胺對兒童患者的安全特性不同於成人患者。
在215例剛出生至11歲和248例5至17歲(其中146例為5至11歲,102例為12至17歲)的兒童患者中評價了各種利奈唑胺製劑的安全性。患者入選2個III期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最多用藥28天。研究中,按不良事件發生的嚴重程度,利奈唑胺組不良事件報告為輕至中度的分為83%和99%。在對住院的、革蘭陽性菌感染的兒童患者進行的研究中(患者年齡為剛出生至11歲),患者按2:1隨機地分入兩組(利奈唑胺比萬古黴素),利奈唑胺與萬古黴素組的死亡率分別為6.0%(13/215)和3.0%(3/101)。鑒於這些患者均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因此不能建立因果關係。表4為研究中利奈唑胺組兒童患者發生率至少為2%的不良事件。
在治療uSSSI的兒童患者中,19.2%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14.1%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至少出現一起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對於所有其它適應症,18.8%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34.3%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至少出現一起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71721500390.jpg
表5為III期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中,任一治療組兒童患者中與藥物相關且發生率超過1%(並多於1例患者)的不良事件。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71758300281.jpg
在治療uSSSI的兒童患者中,1.6%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2.4%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因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對於所有其它適應症,0.9%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6.1%的使用對照藥物的患者因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
實驗室檢查的改變
當劑量最高達到600 mg每12小時一次、最長達到28天時,利奈唑胺與血小板減少相關。在III 期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中,成人出現明顯血小板減少的(定義為低於正常值或基礎值的75%)利奈唑胺發生率為2.4%(發生率的範圍為0.3-10.0%),對照組為1.5%(發生率的範圍為0.4-7.0%)。在一項住院的、剛出生至11歲的兒童患者的研究中,出現明顯血小板減少的(定義為低於正常值或基礎值75%)利奈唑胺組發生率為12.9%,萬古黴素組為13.4%。在另一項5-17歲的門診兒童患者的研究中,出現明顯血小板減少的(定義為低於正常值或基礎值75%)利奈唑胺組發生率為0%,頭孢羥氨苄組為0.4%。利奈唑胺相關的血小板減少似與療程相關(通常療程均超過2周)。大多數患者在隨訪階段,血小板計數恢復至正常/基礎水平。在III期臨床研究中,血小板減少患者未見臨床相關的不良事件。出血事件僅發生於利奈唑胺同情性使用於血小板減少的患者時;利奈唑胺在這些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不能確定(見警告)。
其它實驗室檢查結果的變化顯示,無論是否與藥物相關,利奈唑胺與對照藥之間均無明顯差別。這些改變一般無顯著的臨床意義,未導致停藥,並且是可逆的。成年和兒童患者出現至少一次明顯血常規、血生化異常的患者百分比見表6、7、8 和表9。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005430515.jp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031500187.jp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033570937.jp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036440296.jpg
上市後的經驗
利奈唑胺上市後的臨床使用中,有骨髓抑制報導(包括貧血、白細胞減少、全血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見警告)。曾有周圍神經病和視神經病變有時進展至失明的報導。使用利奈唑胺過程中,有乳酸性中毒的報導(見【注意事項】)。雖然上述報導主要出現在使用利奈唑胺超過推薦的最長使用時間(28天)的患者中,但在用藥時間較短的患者中也有報導。利奈唑胺合用5-羥色胺類藥物,包括抗抑鬱藥物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的患者中,有5-羥色胺綜合徵的報告(見【注意事項】)。在利奈唑胺套用的過程中有驚厥的報導(見【注意事項】)。過敏性反應、血管性水腫、描述為Stevens Johnson綜合徵的皮膚水皰也有報導。曾有使用利奈唑胺後出現牙齒和舌褪色的報導。在已知結果的病例中,牙齒褪色可以通過專業牙科清潔(手工除垢)來清除。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於其嚴重性、報告的頻度、與利奈唑胺可能的相關性,或同時伴有以上多種因素而被列出。由於上述事件為自發性報告,無法知曉其來源於多大樣本的患者人群,故不能對發生率進行估計,也不能準確地判定其與用藥的因果關係。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禁忌

本品禁用於已知對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過敏的患者。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單胺氧化酶A或B的藥物(如:苯乙肼、異卡波肼)的患者,或兩周內曾經使用過這類藥物的患者不應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壓升高的潛在相互作用
除非能夠對於患者可能出現的血壓升高進行監測,否則利奈唑胺不套用於存在以下潛在臨床狀況或同時使用以下類型藥物的患者:
- 高血壓未控制的患者、嗜鉻細胞瘤、類癌、甲狀腺機能亢進、雙相抑鬱、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或處於急性意識模糊狀態的患者
- 使用以下任何藥物的患者: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藥、5-羥色胺5-HT1受體激動劑(曲普坦類)、直接或間接擬交感神經藥物((包括腎上腺素支氣管擴張藥、偽麻黃鹼和去甲麻黃鹼)、血管加壓藥物(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類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哌替啶或丁螺環酮(見【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
動物數據表明,利奈唑胺及其代謝產物可進入乳汁,因此使用本品治療之前和期間應停止哺乳(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與5-羥色胺類藥物潛在的相互作用
除非密切觀察患者5-羥色胺綜合徵的體徵和/或症狀,否則利奈唑胺不套用於類癌綜合徵的患者和/或使用任何以下藥物的患者: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鬱藥,5-羥色胺5-HT1受體拮抗劑(阿米替林)、哌替啶或丁螺環酮(見【注意事項】、一般注意事項和【藥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項

為減少耐藥細菌的產生,並確保本品和其他抗菌藥物的療效,利奈唑胺應該僅用於治療或預防已經證實或者高度懷疑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警告
在套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現骨髓抑制的報導(包括貧血、白細胞減少、全血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在已知轉歸的病例中,停用利奈唑胺後血象指標可以上升並回復到治療前的水平。出現這些影響的風險似乎與療程有關。使用利奈唑胺治療的老年患者出現血惡液質的風險高於年輕患者。血小板減少在嚴重腎功能不全(無論是否正在接受透析)患者中更常見。
對套用利奈唑胺的患者應每周進行全血細胞計數的檢查,尤其是那些用藥超過兩周,或用藥前已有貧血、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骨髓抑制,或合併套用可降低血紅蛋白水平、抑制白細胞計數、對血小板計數或功能產生不良影響、能導致骨髓抑制的其他藥物,患有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治療10-14 天以上的患者或患慢性感染既往或目前合併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只有在可以密切監測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的情況下這些患者才能使用利奈唑胺。
對發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發生惡化的患者應考慮停用利奈唑胺治療。除非絕對有必要繼續治療,在此情況下應更頻繁地監測血細胞計數並採取適當的處理策略。
此外建議,應每周監測接受利奈唑胺的患者的全血細胞計數(包括血紅蛋白水平、血小板、白細胞總數和分類計數),不論其基線血細胞計數情況如何。
在同情性使用研究中,利奈唑胺療程超過最長推薦的28 天時會增加嚴重貧血發生率。這些患者經常需要輸血。上市後也有需要輸血的貧血病例報告,更多病例出現在接受利奈唑胺治療超過28 天的患者中。
上市後曾報告過鐵粒幼細胞貧血病例。在已知其發病時間的患者中,大多數患者的利奈唑胺療程超過28 天。大多數患者在停用利奈唑胺後,無論是否接受貧血治療,都可以完全或部分康復。
在成年和未成年的狗和大鼠中,曾觀察到骨髓抑制、脾臟和肝臟的髓外血細胞生成減少、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的淋巴細胞減少的現象(見【藥理毒理】)。
在一項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包括插管部位感染的研究中發現死亡率的不均衡。
一項利奈唑胺對比萬古黴素/雙氯西林/苯唑西林治療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的重症患者的開放性研究中,發現兩組死亡率的不均衡[利奈唑胺組死亡率為78/363 (21.5%),對照組為 58/363 (16.0%);比值比為1.426, 95% 可信區間為 0.970, 2.098]。其因果關係尚未確定,病死率的不均衡主要發生於革蘭陰性菌感染、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混合感染或基線未分離到病原菌的利奈唑胺組患者,在單純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患者中未發現死亡率的不均衡。影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為基線時的革蘭陽性菌感染情況。單純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相似(比值比為0.96;95%置信區間:0.58-1.59),但基線時合併其他病原體或無病原體感染時利奈唑胺治療組的死亡率明顯更高(p=0.0162)(比值比為2.48;95%置信區間:1.38-4.46)。治療期間以及停用研究藥物後7天內死亡率最異常。利奈唑胺治療組較多患者在研究期間感染革蘭陰性菌病原體,並死於革蘭陰性菌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和多種微生物感染。因此,治療複雜性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時,只有在無替代治療方案可用時,利奈唑胺才可套用於已知或疑似合併感染革蘭陰性菌的患者。在這些情況下,必須同時開始抗革蘭陰性菌治療。
利奈唑胺未被批准且不套用於治療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或插管部位感染的患者。
利奈唑胺對革蘭陰性病原體沒有臨床療效,不適用於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如確診或疑診合併革蘭陰性菌病原體感染,立即開始針對性的抗革蘭陰性菌治療十分重要(見[適應症]和[用法用量])。
抗生素相關腹瀉和結腸炎
使用幾乎所有抗菌藥物(包括利奈唑胺)時都曾有偽膜性結腸炎報告。因此,如果在接受任何抗菌藥物後患者出現腹瀉,則應考慮偽膜性結腸炎診斷。如果疑診或確診患有抗生素相關結腸炎,可能需要停用利奈唑胺。應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
幾乎所有抗菌藥物(也包括斯沃)使用中都曾有抗生素相關腹瀉和結腸炎(包括偽膜性結腸炎和難辨梭菌相關腹瀉(CDAD))的報導, 嚴重程度可從輕度腹瀉到致命性結腸炎。抗菌藥物治療可改變腸道正常菌群,導致難辨梭菌的過度生長。
難辨梭菌產生A毒素和B毒素,與CDAD的發生有關。難辨梭菌的高量產毒株可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這類感染用抗生素治療困難,有可能需要結腸切除。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如果出現腹瀉則必須要考慮CDAD的可能。
據報導,有時CDAD甚至有可能在使用抗菌藥物後2月後才出現。故需要詳細了解病史。
因此,如果患者在利奈唑胺治療期間或之後出現嚴重腹瀉,則應考慮該診斷。如果疑診或確診抗生素相關腹瀉或 CDAD,可能需要停用對難辨梭菌沒有直接活性的正在進行的抗菌藥物治療(包括利奈唑胺)並立即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根據臨床指征,可適當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和補充蛋白質,給予針對難辨梭菌的抗生素治療,並進行外科手術評估。在此情況下應禁用抑制腸蠕動的藥物。
低血糖
在利奈唑胺上市後的套用中,使用利奈唑胺(可逆的,非選擇性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同時接受胰島素治療或口服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有症狀性低血糖的報導。一些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與接受胰島素或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發作有聯繫。雖然使用利奈唑胺與低血糖的因果關係並未建立,但是警告知糖尿病患者當使用利奈唑胺時可能發生的低血糖反應。如果低血糖發生,應降低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或停止口服降糖藥、胰島素或利奈唑胺的治療。
一般注意事項
乳酸性酸中毒
套用利奈唑胺過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報導。在報導的病例中,病人反覆出現噁心和嘔吐。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時,如發生反覆噁心或嘔吐、腹痛、有原因不明的酸中毒、低碳酸血症或換氣過度,需要立即進行臨床檢查。如果出現乳酸性酸中毒,應針對潛在風險權衡繼續使用利奈唑胺的益處。
線粒體功能障礙
利奈唑胺可抑制線粒體蛋白合成。該抑制作用可能導致不良事件,如乳酸性酸中毒、貧血和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這些事件在使用藥物超過 28 天的情況下較常見。
5-羥色胺綜合徵
利奈唑胺合用 5-羥色胺類藥物,包括抗抑鬱藥,如: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患者中有關於 5-羥色胺綜合徵的自發性報告(見【注意事項】中的藥物相互作用)。因此,利奈唑胺禁止與5-羥色胺類藥物合用(參見【禁忌】)。
除非臨床上合適並且密切監測患者是否出現5-羥色胺綜合徵或惡性綜合徵樣(NMS-like)反應的相關體徵和/或症狀,否則利奈唑胺不可用於類癌綜合徵和/或套用以下藥物的患者: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三環抗抑鬱藥、5-羥色胺5-HT1受體激動劑(曲普坦類)、哌替啶、安非他酮或丁螺環酮。
當臨床上利奈唑胺需與5-羥色胺類藥物合用時,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5-羥色胺綜合徵的症狀和體徵,如認知障礙、高熱、反射亢進和共濟失調。如果出現了上述體徵或症狀,醫生應考慮停用其中1種藥物或2種藥物均停用。
在某些情況下,已接受5-羥色胺類抗抑鬱藥或丁螺環酮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奈唑胺緊急治療。如果沒有利奈唑胺替代藥物可用且套用利奈唑胺的潛在益處大於5-羥色胺綜合徵或NMS-like反應的風險,應立即停用5-羥色胺類抗抑鬱藥並使用利奈唑胺。患者應接受兩周(如使用氟西汀則為五周)監測或直到最後一劑利奈唑胺24小時後,以較早者為準。5-羥色胺綜合徵或NMS-like反應的症狀包括高熱、強直、肌陣攣、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精神狀態改變(包括極度激越並發展為譫妄和昏迷)。應當對患者的抗抑鬱藥停藥症狀進行監測。
如果出現了上述體徵或症狀,醫生應考慮停用其中一種藥物或兩種藥物均停用;如果停用5-羥色胺類藥物,可出現停藥症狀(其相關的停藥症狀見該藥物的說明書)。
周圍神經和視神經病變
在利奈唑胺治療的患者中有周圍神經病和視神經病變的報導,主要為治療時間超過了28天的最長推薦療程的患者。在視神經病變進展至視力喪失的病例中,患者治療時間超過了最長的推薦療程。在利奈唑胺治療小於28天的患者中,有視力模糊的報導。
如患者出現視力損害的症狀,如:視敏度改變、色覺改變、視力模糊或視野缺損,應及時進行眼科檢查。對於所有長期(大於等於3個月)套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及報告有新的視覺症狀的患者,不論其接受利奈唑胺治療時間的長短,均應當進行視覺功能監測。如發生周圍神經病和視神經病變,應進行用藥利益與潛在風險的評價,以判斷是否繼續用藥。
目前正在使用或最近使用過抗分支桿菌藥物治療肺結核的患者,如果同時使用利奈唑胺出現神經病變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驚厥
在利奈唑胺治療過程中有驚厥的報導。其中一些病例原有癲癇發作病史或有癲癇發作的危險因素。如果患者有癲癇發作病史,應告知醫生。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利奈唑胺為可逆性非選擇性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但是,在抗菌治療劑量下,其不會產生抗抑鬱作用。從藥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和具有潛在疾病和/或正在合用可能有MAO抑制作用的藥物的患者身上獲得的利奈唑胺安全性數據非常有限。因此,在這些情況下不建議使用利奈唑胺,除非可以密切觀察和監測患者。
二重感染
尚未在臨床試驗中評估利奈唑胺治療對正常菌群的影響。
抗生素的套用可能促使非敏感菌株的過度生長。例如,在臨床試驗期間,接受推薦劑量利奈唑胺的患者中,大約3%的患者出現了藥物相關念珠菌病。在治療中如出現二重感染,應採取適當的措施。
特殊人群
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僅在預期益處超過理論風險時才可使用本品,且在套用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密切監測。
建議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僅在認為益處超過理論風險時使用利奈唑胺。
尚未對利奈唑胺用於未控制的高血壓、嗜鉻細胞瘤、類癌綜合症和未經治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進行研究。
臨床試驗
在對照臨床研究中,對於套用利奈唑胺製劑超過28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進行評價。
耐藥菌產生
在沒有確診或高度懷疑細菌感染的證據或沒有預防指征時,處方利奈唑胺可能不會給患者帶來益處,且有增加耐藥細菌產生的風險。
進食富含酪胺食物時使用
應告知患者避免進食大量富含酪胺的食物。
患者用藥信息
應告知如下信息:
● 利奈唑胺在餐後或餐前服用均可;
● 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壓病史,應告知醫生;
● 當套用利奈唑胺時,應避免食用大量高酪胺含量的食物及飲料。每餐攝入的酪胺量應低於100mg。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包括那些通過儲存、發酵、鹽漬和煙燻來矯味而引起蛋白質變性的食物,例如陳年乳酪(每盎司含0-15mg酪胺);發酵過或風乾的肉類(每盎司含0.1-8mg酪胺);泡菜(每8盎司含8 mg酪胺);醬油(每一茶匙含5mg酪胺);生啤(每12盎司含4mg酪胺);紅酒(每8盎司含0-6mg酪胺)。如果長時間貯存或不適當的冷藏,任何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其酪胺含量均會增加。
●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含鹽酸偽麻黃鹼或鹽酸苯丙醇胺的藥物,如抗感冒藥物和緩解充血的藥物,應告知醫生。
● 如果正在套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或其他抗抑鬱劑時,應告知醫生。
● 苯酮尿:每5ml規格為100mg/5ml的利奈唑胺口服混懸劑中含有20mg苯丙氨酸。其他利奈唑胺製劑不含苯丙氨酸。如患此症,請與你的醫生或藥劑師聯絡。
● 出現視覺的改變時,應當通知醫生。
● 如果患者有癲癇發作病史應當告知醫生。
● 腹瀉是抗生素導致的常見問題,通常隨著抗生素停用而停止。有時在抗生素治療開始後,患者可能發生水樣便或血便(伴或不伴胃痙攣和發熱),甚至有可能在停用抗生素後2個月或超過2個月後發生。如發生上述情況,患者應儘快與醫生聯繫。
應告知患者抗菌藥物包括利奈唑胺應僅用於治療細菌感染,而不應當用於治療病毒感染(如:感冒)。當利奈唑胺用於細菌感染時,應告知患者在治療的早期,雖然患者通常會感覺好轉,仍應當按照醫囑準確服藥。用藥的疏漏或沒有完成整個治療過程,可能會(1)降低當時的治療效果且(2)增加細菌耐藥的發生,以及將來可能不能套用利奈唑胺或其他抗菌藥物治療。
藥物相互作用(見【藥理毒理】、【藥物相互作用】)
單胺氧化酶抑制作用:利奈唑胺為一可逆的、非選擇性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所以,利奈唑胺與類腎上腺素能和5-羥色胺類藥物有潛在的相互作用。
腎上腺素能類藥物:有些患者接受利奈唑胺可能使非直接作用的擬交感神經藥物、血管加壓藥或多巴胺類藥物的加壓作用可逆性地增加。已對其與常用的藥物如苯丙醇胺和偽麻黃鹼的作用進行了研究。腎上腺素能類藥物,如多巴胺或腎上腺素的起始劑量應減小,並逐步調整至可起理想藥效的水平。
5-羥色胺類藥物:在Ⅰ期、Ⅱ期和Ⅲ期的臨床研究中,未見利奈唑胺與5-羥色胺類藥物合用引起5-羥色胺綜合徵的報導。利奈唑胺合用5-羥色胺類藥物,包括抗抑鬱藥,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有5-羥色胺綜合徵的自發性報告。接受利奈唑胺治療的患者如同時服用5-羥色胺類藥物應當按照一般注意事項中的要求進行嚴密監測。
強CYP450誘導劑:在一項健康志願者中的研究,利福平和口服利奈唑胺合用導致利奈唑胺的Cmax降低21%,AUC0-12降低32%。這一相互作用的臨床意義不明。其它肝酶強誘導劑(如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可能引起相似或稍輕的變化(見[藥理毒理]、[藥物相互作用])。
藥物與實驗室檢查的相互影響
沒有關於本品可干擾實驗室檢查的報導。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利奈唑胺及其代謝產物可分泌至哺乳期大鼠的乳汁中。乳汁中的藥物濃度與母體的血漿藥物濃度相似。利奈唑胺是否分泌至人類的乳汁中尚不明確。由於許多藥物都能隨人類的乳汁分泌,因此利奈唑胺應慎用於哺乳期婦女。
尚未在妊娠婦女中進行充分的、嚴格對照的臨床研究。只有潛在的益處超過對胎兒的潛在風險時,才建議妊娠婦女使用。

兒童用藥

利奈唑胺用於治療兒童患者下列感染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以下研究的證實,包括在成年人中進行的充分的、嚴格對照的臨床研究、兒童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資料以及在0-11歲革蘭陽性菌感染的兒童中進行的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見【適應症】、【用法用量】和【臨床研究】) :
●院內感染的肺炎
●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社區獲得性肺炎(還有一個8個月至12歲患者參加的非對照研究的證據支持)
●對萬古黴菌耐藥的屎腸球菌感染。
一個在5-7歲兒童患者中進行的陽性對照研究證實了利奈唑胺對下列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見【臨床研究】)
●由對甲氧西林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在經腦室腹膜分流術的兒童患者中得到的藥代動力學資料顯示,給予單劑或多劑利奈唑胺後,腦脊液(CSF)中的藥物濃度差異較大,並未總能達到或維持腦脊液的治療濃度。因此,不推薦利奈唑胺經驗性用於兒童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已在剛出生至17 歲的兒童患者中對利奈唑胺的藥代動力學進行了評價。一般而言,基於體重的利奈唑胺清除率會隨著兒童患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然而,對於出生後不到7天的早產兒(
在有限的臨床經驗中,6 例兒童患者中的 5 例(83%),利奈唑胺對其所感染的革蘭陽性病原體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為4mcg/mL,經利奈唑胺治療後臨床痊癒。然而,與成人相比,兒童患者的利奈唑胺的清除率和全身藥物暴露量(AUC)變化範圍更寬。當兒童患者的臨床療效未達到最佳時,尤其是對於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濃度為 4mcg/ml 的病原體,在做療效評估時應考慮其較低的全身暴露藥量、感染部位及其嚴重程度以及其基礎疾病(見【藥代動力學】-特殊人群、兒童和【用法用量】)。

老年用藥

在III期對照研究中,2046例患者接受了利奈唑胺治療,其中589(29%)例為65歲或以上的患者;253例(12%)患者年齡大於等於75歲。未見利奈唑胺在這些患者與年輕患者之間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異。

藥物相互作用

通過細胞色素酶P450代謝的藥物
在大鼠中,利奈唑胺不是細胞色素酶P450(CYP450)的誘導劑。另外,利奈唑胺不抑制有臨床意義的人類細胞色素同工酶(如1A2,2C9;2C19,2D6,2E1和3A4)的活性。所以,預計利奈唑胺不會影響經這些主要細胞色素同工酶代謝的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與利奈唑胺聯合用藥,不會顯著改變主要由CYP2C9進行代謝的(S)-華法林的藥代動力學性質。華法林、苯妥因等藥物,作為CYP2C9的底物,可與利奈唑胺合用而無須改變給藥方案。
抗生素
氨曲南:當二者合用時,利奈唑胺與氨曲南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均未發生改變。
慶大黴素:當二者合用時,利奈唑胺與慶大黴素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均未發生改變。
抗氧化劑
對健康志願者進行了利奈唑胺與抗氧化劑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E 的潛在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受試者在第1 天口服600 mg 利奈唑胺,並在第8 天再次服用600 mg。第2-9 天,給予受試者維生素C(1000 mg/天)或維生素 E(800 IU/天)。與維生素C 合用時,利奈唑胺的AUC0-∞增加2.3%,而與維生素E 合用時增加10.9%。與維生素C 或維生素E 合用時無需調整劑量。
強CYP3A4誘導劑
利福平:在一項對16名健康成人男性志願者進行的研究中,評價了利福平對利奈唑胺藥代動力學影響。研究中志願者口服利奈唑胺600mg每日2次共5劑,伴或不伴利福平600mg每日1次共8天。利福平和利奈唑胺合用,導致利奈唑胺的Cmax降低21%[90%CI,15%-27%],AUC0-12降低32%[90%CI,27%-37%]。這一相互作用的機制未完全闡明,可能與肝酶誘導有關。其它肝酶強誘導劑(如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可能引起相似或稍輕的變化。
單胺氧化酶抑制作用
利奈唑胺為可逆的、非選擇性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所以,利奈唑胺與腎上腺素能藥物或5-羥色胺類製劑有潛在的相互作用。
腎上腺素能類藥物
有些患者接受利奈唑胺可能使非直接作用的擬交感神經藥物、血管加壓藥或多巴胺類藥物的加壓作用可逆性地增加。已對其與常用的藥物如苯丙醇胺和偽麻黃鹼的作用進行了研究。腎上腺素能類藥物,如多巴胺或腎上腺素的起始劑量應減小,並逐步調整至可起理想藥效的水平。 酪胺:當健康成人受試者同時接受利奈唑胺及超過 100mg 的酪胺時,可見明顯的增壓反應。所以,套用利奈唑胺的患者應避免食用酪胺含量高的食物或飲料。
鹽酸偽麻黃鹼或鹽酸苯丙醇胺:對血壓正常的健康志願者給予利奈唑胺,可觀察到利奈唑胺能可逆性地增加偽麻黃鹼(PSE)、鹽酸苯丙醇胺(PPA)的增壓作用(見【注意事項】中的藥物相互作用)。未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類似的研究。對血壓正常的健康志願者進行了利奈唑胺、PSE、PPA、安慰劑分別單用,及利奈唑胺達穩態時(600mg,每12 小時一次,連用3 天)聯用PSE 或PPA(PPA,25mg 或PSE,60mg 各二個劑量,給藥間隔4 小時)對血壓和心率的影響的研究。任何給藥方式心率均不受影響。利奈唑胺與 PPA 或 PSE 聯用均能使血壓上升。在PPA 或PSE 第二次給藥後的2-3 小時,觀察到最高的血壓值;在達峰值後的 2-3 小時,血壓又回復到了基礎水平。PPA 研究結果表明:平均(範圍)最大收縮壓以 mmHg 表示為:安慰劑=121(103-158),利奈唑胺單用=120(107-135);PPA 單用=125(106-139),PPA 與利奈唑胺聯用=147(129-176)。PSE 的研究結果與 PPA 的研究結果相似。當利奈唑胺與 PSE 或 PPA 聯用時,較基礎收縮壓的平均最大增加值分別為32mmHg(範圍:20-52mmHg)和38mmHg(範圍:18-79mmHg)。
5-羥色胺類藥物
右美沙芬:對健康志願者進行了利奈唑胺與右美沙芬潛在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給予志願者右美沙芬(二個劑量,20mg 每次,間隔4 小時),同時給予或不給予利奈唑胺。在接受右美沙芬和利奈唑胺的血壓正常的志願者中未觀察到 5-羥色胺綜合徵的作用(意識模糊、極度興奮、不安、震顫、潮紅、發汗以及體溫升高)。

藥物過量

在過量事件中,建議套用支持療法,維持腎小球的濾過。血液透析能加速利奈唑胺的清除。在I期臨床研究中,給予利奈唑胺3小時後,通過3小時的血液透析,30%劑量的藥物被清除。尚無腹膜透析或血液濾過清除利奈唑胺的資料。當分別給予3000 mg/kg/天和2000 mg/kg/天的利奈唑胺時,動物急性中毒的臨床症狀為大鼠活動力下降和運動失調,狗出現嘔吐和顫抖。

臨床試驗

成年人
萬古黴素的腸球菌感染
明確或懷疑為萬古黴素耐藥的腸球菌感染的成年患者入選至一個隨機、多中心、雙盲對照的研究中,以高劑量利奈唑胺(600 mg每12小時一次,口服或靜注)或低劑量利奈唑胺(200 mg每12小時一次,口服或靜注)治療7-28天。患者可合併使用氨曲南或氨基苷類抗生素。79例患者隨機進入高劑量組,66例患者隨機進入低劑量組。基線已確定為萬古黴素耐藥腸球菌感染的意向治療(Intent-to-treat,ITT)人群包括高劑量組的65人和低劑量組的52人。
基線確定為萬古黴素耐藥腸球菌感染的ITT人群中,不同感染的治癒率見表10。這些治癒率不包括缺失或結果不確定的患者。高劑量組患者的治癒率比低劑量組為高,但在0.05置信限水平,此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157120687.jpg
院內獲得性肺炎
有臨床和放射學證實的院內獲得性肺炎的成年患者入選一個隨機、多中心、雙盲的研究中。患者治療7-21天。一組患者套用利奈唑胺靜脈注射600 mg每12小時一次,另一組給予萬古黴素靜脈注射1 g每12小時一次。二組均接受氨曲南(1至2克每8小時靜脈注射一次)合併用藥,若有臨床指征,氨曲南的治療可以延長。203例患者入選利奈唑胺治療組,193例患者入選萬古黴素治療組。122(60%)例利奈唑胺治療組患者和103(53%)例萬古黴素治療組患者可進行臨床評價。利奈唑胺治療組臨床可評價患者中的治癒率為57%,萬古黴素治療組為60%。呼吸機相關肺炎的臨床評價患者中,利奈唑胺治療組患者的治癒率為47%,萬古黴素治療組為40%。調整的意向治療(MITT)患者中,利奈唑胺治療組有94例,萬古黴素治療組患者有83例,包括治療前已分離出致病菌株的患者。MITT分析利奈唑胺治療組病人的治癒率為57%,萬古黴素治療組為46%。對微生物學可評估患者不同病原體的治癒率見表11。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321420328.jpg
複雜性的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患複雜性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成年患者入選一個隨機、多中心、雙盲、雙模擬的研究,比較試驗藥物靜脈給藥後轉為口服給藥,總療程10至21天的藥物治療和安全性。一組患者給予利奈唑胺靜脈注射600 mg每12小時一次,然後轉成利奈唑胺口服600 mg片劑每12小時一次;另一組給予苯唑西林靜脈注射2 g每6小時一次,然後轉為雙氯西林口服500 mg每6小時一次。若有臨床指征,患者可同時給予氨曲南。入選此研究的患者,利奈唑胺治療組有400例,苯唑西林治療組有419例。利奈唑胺治療組有245例患者(61%),苯唑西林組242例患者(58%)可進行臨床評估。利奈唑胺治療組臨床可評估患者的治癒率為90%,苯唑西林組為85%。調整的意向治療(MITT)分析包括那些符合入選標準的受試者,利奈唑胺治療組有316例,苯唑西林組有313例。利奈唑胺治療組患者MITT分析治癒率為86%,苯唑西林治療組為82%。對微生物學可評估的患者不同病原體的治癒率見表13。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353310671.jpg
另一試驗提供了利奈唑胺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經驗。這是一項隨機、開放試驗,患者為確診或懷疑MRSA感染的成年住院患者。
一組患者接受利奈唑胺靜脈注射600 mg每12小時一次,然後轉成利奈唑胺片劑口服600 mg每12小時一次。另一組患者接受萬古黴素靜脈注射1 g每12小時一次。二組患者治療7-28天。若臨床需要,病人可合併套用氨曲南或慶大黴素。患MRSA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的、微生物學可評估患者的治癒率在利奈唑胺治療組為26/33(79%),在萬古黴素組為24/33(73%)。
糖尿病足感染
伴有臨床已證實的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糖尿病足感染)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隨機(按照2:1的比例)入選一個多中心、開放的對照臨床研究,試驗藥物靜脈或口服給藥,總療程14至28天。一組患者利奈唑胺靜脈注射或口服給藥600 mg每12小時一次 ;另一組給予氨苄西林/舒巴坦靜脈給藥1.5至3g或者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口服500 mg至875 mg每8至12小時(q8-12h)一次。在氨苄西林/舒巴坦沒有上市的國家,靜脈給藥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500 mg至2 g每6小時(q6h)給藥一次。對照組的患者如果足部檢出MRSA,可用靜脈給藥萬古黴素1 g每12小時一次。兩組患者中,如果在感染部位分離出革蘭陰性桿菌,可以給予氨曲南1g至2 g,每8-12小時一次。所有的患者可以接受適當的輔助治療,治療糖尿病足感染中的經典措施如:清創術和減負荷術,絕大多數患者接受了此類治療。意向治療(ITT)人群包括,241例利奈唑胺治療和120例對照藥物治療的患者。212例(86%)利奈唑胺治療組患者和105例(85%)對照藥物治療組患者作為臨床可評估患者。ITT人群的治癒率,在利奈唑胺治療組患者為68.5%(165/241),對照藥物組為64%(77/120),同時將不能判定和缺失的結果歸為治療失敗。臨床可評估的患者中(除外結果為不能判定和缺失的患者)的治癒率,在利奈唑胺治療組為83%(159/192),在對照藥物組為73%(74/101)。一項重要的post-hoc分析,針對從感染部位或血液中分離出革蘭陽性菌的患者,利奈唑胺組121例,對照組60例,較總體研究人群,這些患者更少有伴發骨髓炎的證據且沒有套用被禁用的抗生素。根據該分析,利奈唑胺治療的患者治癒率為71%(86/121),對照藥物組為63%(38/60)。未根據輔助治療對於上述分析進行調整。微生物學可評估患者不同病原菌的治癒率見表14。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412510093.jpg
兒童患者
革蘭陽性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一項臨床研究提供了利奈唑胺用於治療兒童患者革蘭陽性菌所致感染,包括甲氧西林耐藥和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萬古黴素耐藥的屎腸球菌引起的院內獲得性肺炎、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導管相關性菌血症、原因不明的菌血症和其他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驗。兒童患者的年齡從剛出生至11歲,所患的感染已證實或懷疑由革蘭陽性菌所致,患者被入選至一個隨機、開放的、陽性藥物對照的臨床研究中。一組患者每8小時按10 mg/kg靜注利奈唑胺,隨後改為每8小時按10 mg/kg口服利奈唑胺。第二組患者根據年齡和腎清除率,按10-15 mg/kg每6-24小時靜注給予萬古黴素。證實為萬古黴素耐藥的腸球菌感染的患者入選第三組,每8小時按10 mg/kg靜注或口服利奈唑胺。所有的患者治療10-28天,如有臨床指征可合併使用對於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抗生素。在意向治療的患者(ITT)人群中,206例患者隨機入選利奈唑胺組,102例患者隨機入選萬古黴素組。117例(57%)利奈唑胺組的患者和55例(54%)萬古黴素組的患者為臨床可評估。意向治療的患者中,利奈唑胺組和和55例(54%)萬古黴素組的治癒率分別為81%和83%(95%的置信區間 :-13%,8%)。在臨床可評估的患者中,利奈唑胺組和萬古黴素組的治癒率均為91%(95%的置信區間 :-11%,11%)。經校正的意向治療患者,即意向治療患者中在入選時從患者的感染部位或血中分離到革蘭陽性菌的患者,利奈唑胺組和萬古黴素組的治癒率分別為80%和90%(95%的置信區間 :-23%,3%)。在意向治療患者、經校正的意向治療患者和臨床可評估患者中的治癒率見表15。研究結束後,另外13例年齡在4天至16歲的患者進入研究的開放延長期,入選本研究的VRE組。表16所示為:微生物學可評估的患者中各病原體的臨床治癒率,包括延長期研究中入選的萬古黴素耐藥的屎腸球菌感染的患者。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423370171.jp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426310578.jpg
藥效學
在一項隨機,陽性對照和安慰劑對照交叉的全QT 間期研究中,40 位健康受試者接受利奈唑胺單次給藥600mg 靜脈注射1 小時,利奈唑胺單次給藥1200mg 靜脈注射1 小時,安慰劑和單次口服陽性對照藥。在血漿峰濃度時或其他任何時候,600mg 和1200mg 劑量的利奈唑胺對QTc 間期均沒有顯著影響。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藥理毒理

利奈唑胺屬於新一類的合成抗生素-噁唑烷酮類抗生素,可用於治療由需氧的革蘭陽性菌引起的感染。利奈唑胺的體外抗菌譜還包括一些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利奈唑胺通過與其他抗菌藥物不同的作用機制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因此利奈唑胺與其他類別的抗菌藥物間不太可能具有交叉耐藥性。利奈唑胺與細菌50S亞基的23S核糖體RNA上的位點結合,從而阻止形成功能性70S始動複合物,後者為細菌轉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時間一殺菌曲線研究的結果表明利奈唑胺為腸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劑。利奈唑胺為大多數鏈球菌菌株的殺菌劑。
在臨床研究中,6例感染屎腸球菌的患者中發生了對利奈唑胺的耐藥(4例利奈唑胺的用藥劑量為200mg q12h,低於推薦劑量;2例為600mg q12h)。在一項同情性套用項目中,8例屎腸球菌感染患者和1例糞腸球菌感染患者中,發生了對利奈唑胺的耐藥。所有患者均帶有未移除的假體裝置或未引流的膿腫。在體外,利奈唑胺耐藥的發生率為1×10-9到1×10-11。體外研究顯示23SrRNA的點突變與利奈唑胺耐藥性產生有關。臨床用藥過程中,對萬古黴素耐藥的屎腸球菌對利奈唑胺產生耐藥的報告曾有發表。在一項報告中,有萬古黴素與利奈唑胺耐藥的屎腸球菌醫院內傳播的情況。另有一項在利奈唑胺的臨床用藥過程中發生了(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的報告。這些微生物對利奈唑胺的耐藥與其23SrRNA中的點突變(2576位鳥嘌吟被胸腺嘧啶取代)有關。當在醫院中發現對抗生素耐藥的微生物時,加強感染控制十分重要。未見鏈球菌對利奈唑胺耐藥的報告,包括肺炎鏈球菌。
體外研究顯示利奈唑胺與萬古黴素、慶大黴素、利福平、亞胺培南-西司他汀、氨曲南、氨苄西林或鏈黴素具有相加作用或無關。
體外試驗和臨床套用結果均表明,本品對以下微生物的大多數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需氧的和兼性的革蘭陽性致病菌:
屎腸球菌(僅指萬古黴素耐藥的菌株)
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藥的菌株)
無乳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包括對多藥耐藥的菌株[MDRSP])
化膿性鏈球菌
下列菌株中至少90%的菌株體外最低抑菌濃度(MIC)低於或等於利奈唑胺的敏感範圍,該數據僅為體外研究資料,其臨床意義尚不明確,尚未通過充分的及嚴格對照的臨床研究證實利奈唑胺臨床上用於治療由這些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需氧的和兼性的革蘭陽性致病菌
糞腸球菌(包括萬古黴素耐藥的菌株)
屎腸球菌(萬古黴素敏感的菌株)
表皮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藥的菌株)
溶血葡萄球菌
草綠色鏈球菌
需氧的和兼性的革蘭陰性致病菌
多殺巴斯德菌
毒理研究
在未成年和成年的大鼠和狗中,利奈唑胺的毒性靶器官相似。對骨髓抑制的作用與時間和劑量相關,動物研究中表現為骨髓細胞減少血細胞生成減少、脾臟和肝臟的髓外血細胞生成減少,以及外周血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胸腺、淋巴結和脾臟出現淋巴組織缺失。總之,淋巴組織的徵象與可能觀察到的食慾減少、體重減輕和抑制體重增加相關。
口服給予大鼠利奈唑胺連續6個月,80mg/kg/天劑量組雄性動物可見坐骨神經出現不可逆的、輕微到輕度的軸變性;該劑量組在3個月中期屍檢時也發現1隻雄性動物出現坐骨神經輕微變性。對灌流固定組織進行敏感的形態學評估以研究視神經退變的證據。在給藥6個月後,2隻雄性大鼠可見輕微到中度的視神經退變,但由於該異常發現為急性改變,且分布不對稱,因此其與藥物的直接相關性尚不明確。顯微檢查發現的這種神經退變與老年大鼠自發性單側視神經退變相似,可能是常見背景性改變的加劇。
上述作用劑量與一些人類受試者中觀察到的作用劑量相當。對血象和淋巴系統的作用雖然在某些研究的恢復期內未能完全恢復,但是是可逆的。
致癌性、遺傳毒性、生殖毒性
致癌性
未進行動物的終生生存研究以評估利奈唑胺的潛在致癌性。
遺傳毒性
利奈唑胺對基因突變試驗(Ames細菌回復突變試驗和中國倉鼠卵巢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體外非常規DNA合成(UDS)試驗、體外人淋巴細胞的染色體缺陷分析和小鼠的體內微核試驗均未發現其致畸和致突變的潛在可能。
生殖毒性
利奈唑胺不影響成年雌性大鼠的生殖力或生育行為。當對成年雄性大鼠以≥50mg/kg/天的劑量給藥時(根據AUC推算,該劑量相當於或大於人類的給藥劑量),能可逆性地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力和生育行為。對生殖功能的可逆作用是通過改變精子的生成而介導的。受影響的精細胞包含形態和定向異常的線粒體,並且是沒有活力的。觀察到的附睪中上皮細胞的肥大和增生,與生殖力的降低有關。狗中未見相似的附睪變化。
未成年雄性大鼠在它們性發育的絕大部分時期給予利奈唑胺(50mg/kg/天,從出生的第7-36天;100mg/kg/天從出生的37~55天,按平均的AUC推算,相當於人類3個月至11歲的兒童給藥劑量的1.7倍),發現可輕度降低性成熟雄性大鼠的生殖力。在對受孕和新生兒早期(相當於受孕第6天至產後第5天)、新生兒期(產後5至21天)、或未成年期(產後22天至35天)的藥物暴露觀察中,未觀察到較短治療期對生育力的影響。大鼠在出生22天至35天給藥,觀察到可逆的精子活動力降低和精子形態的改變。
妊娠
致畸作用,妊娠分類C:根據AUC推算,小鼠、大鼠或家兔分別在利奈唑胺的暴露量相當於預期人體暴露量的6.5倍(小鼠)、或相當(大鼠)或0.06倍(家兔)時,未見致畸作用。但是可見胚胎與胎仔毒性(見非致畸作用)。在妊娠婦女中尚未進行充分的和嚴格對照的研究。僅在用藥益處大於對胎兒潛在的風險時,利奈唑胺才能用於妊娠婦女。
非致畸作用
在小鼠中,僅在導致母體毒性(臨床症狀和體重增量降低)的劑量下才發現胚胎和胎仔毒性。在劑量為450mg/kg/天(根據AUC推算,相當於估測的人體暴露水平的6.5倍)時,可見著床後胚胎死亡增加,包括整窩丟失、胎仔體重降低、肋軟骨融合的發生率增加。
在大鼠中,在劑量為15和50mg/kg/天(根據AUC推算,暴露水平約分別相當於估測的人體暴露量的0.22倍)時可見輕度胎仔毒性。出現的影響包括胎仔體重降低、胸骨骨化程度降低,後者是經常伴隨胎仔體重降低發生的現象。在劑量為50mg/kg/天時,可見輕微母體毒性,表現為體重增量減少。
在家兔中,只有在給藥劑量為15mg/kg/天(按AUC推算,相當於估測的人體暴露量的0.06倍)、出現母體毒性時(出現臨床體徵、體重增量減少與攝食量降低),才出現胎仔體重降低。
在妊娠至哺乳期間給予雌性大鼠以50mg/kg/天(以AUC計算,相當於人用劑量),產後1-4天存活的幼仔數減少。存活的雌性或雄性幼仔至性成熟時交配,可見未著床胚胎數的增加。
哺乳期婦女
利奈唑胺及其代謝產物可經哺乳期大鼠的乳汁分泌,乳汁中的濃度與母體血漿相似。尚不清楚利奈唑胺是否經人乳汁分泌。因為很多藥物可經人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婦女服用利奈唑胺時應慎重。

藥代動力學

成人單次或多次口服和靜注利奈唑胺後的平均藥代動力學參數見表17。利奈唑胺600mg,每12小時口服一次達穩態後,利奈唑胺的血漿濃度見圖1。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506170421.jp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517410421.jpg
吸收:口服給藥後,利奈唑胺吸收快速而完全。給藥後約1-2小時達到血漿峰濃度,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100%。所以,利奈唑胺口服或靜脈給藥無需調整劑量。
利奈唑胺的給藥無須考慮進食的時間。當利奈唑胺與高脂食物同時服用時,達峰時間從1.5小時延遲至2.2小時,峰濃度約下降17%。然而總的暴露量指標AUC0-∞值在兩種情況下是相似的。
分布:動物與人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均證明利奈唑胺能快速地分布於灌注良好的組織。利奈唑胺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31%且有濃度依賴性。在健康志願者中,穩態時利奈唑胺的分布容積平均為40-50 L。
在研究利奈唑胺多次給藥的I期臨床研究中,對有限例數的健康受試者的多種體液中的利奈唑胺濃度進行了測定。利奈唑胺在唾液與血漿中的比率為1.2比1;在汗液與血漿中的比率為0.55比1。
代謝:利奈唑胺的主要代謝為嗎啉環的氧化,它可產生2個無活性的開環羧酸代謝產物,氨基乙氧基乙酸代謝物(A)和羧乙基氨基乙酸代謝物(B)。在體外,推測代謝產物A是通過一個酶途徑形成,而代謝產物B通過非酶介導的化學氧化機制形成。體外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可能有極低程度的代謝由人類細胞色素酶P450介導。但是,利奈唑胺的代謝途徑仍沒有完全明確。
排泄 :非腎臟清除率約占利奈唑胺總清除率的65%。穩態時,約有30%的藥物以利奈唑胺的形式、40%以代謝產物B的形式、10%以代謝產物A的形式隨尿排泄。利奈唑胺的腎臟清除率低(平均為40 ml/min),提示有腎小管網的重吸收。事實上,糞便中無利奈唑胺,大約有6%和3%的藥物分別以代謝產物B和A的形式出現在糞便中。
隨著利奈唑胺劑量的增加,可觀察到利奈唑胺輕微的非線性清除,表現為在高濃度時利奈唑胺的腎清除率和非腎清除率降低。然而,清除率的變化很小,不足以影利奈唑胺的表觀清除半衰期。
特別人群
老年人:利奈唑胺的藥物動力學性質在老年患者(≥65歲)中無顯著改變。所以,在老年患者中無需劑量調整。
兒童:在剛出生至17歲的兒童患者(含早產兒及足月出生的新生兒)、12-17歲的健康青少年以及出生後1周至12歲的兒童患者中都進行了利奈唑胺單劑量靜脈給藥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18對受試的兒童患者及健康成人志願者單劑量靜脈給藥後利奈唑胺的藥代動力學參數進行了小結。
與兒童患者的年齡無關,利奈唑胺的Cmax和分布容積(Vss)在各年齡層的兒童患者中相似。然而,利奈唑胺的清除率在各年齡層的兒童患者中有所不同。除了出生不到一周的早產兒,年齡最小的兒童組(即出生1周后至11歲),其清除速率最快,導致與成人相比單劑量給藥後全身藥物暴露量(AUC)降低和半衰期縮短。隨著兒童患者年齡的增加,利奈唑胺的清除率逐漸降低。青少年患者的清除率與成年人的相似。與成年人相比,清除率與全身藥物暴露量(AUC)在所有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患者中存在更大的個體差異。
新生兒至11歲的兒童患者每8小時給藥一次的日平均AUC值與青少年和成年患者每12小時給藥一次的日平均AUC值相似。因而,11歲及小於11歲兒童患者的給藥劑量應為10 mg/kg,每8小時1次。12歲及其以上的兒童患者給藥劑量為600 mg每12小時一次(見【用法用量】)。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546390671.jpg
性別:女性與男性相比,利奈唑胺分布容積較小。女性的血漿濃度高於男性,部分由體重差異引起。口服給藥600 mg後,女性的平均清除率約較男性低38%。然而,平均表觀清除速率常數和半衰期未見明顯的性別差異。因此,女性的藥物暴露量不會明顯地超過已知可耐受的水平。故無須針對性別進行劑量調整。
腎功能不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不全患者,其原形藥物利奈唑胺的藥代動力學性質不發生改變。腎功能不全者,二種主要代謝產物可能產生蓄積,且蓄積隨腎功能不全的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見表19)。尚未在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對上述2種代謝產物蓄積的臨床意義進行研究。無論腎功能如何,患者都能獲得相似的利奈唑胺血漿藥物濃度,因此無須對腎功能不全患者調整劑量。由於缺乏對兩種主要代謝產物在體內蓄積的臨床意義的認識。對腎功能不全者應權衡使用利奈唑胺與其代謝物蓄積潛在風險間的利弊。利奈唑胺及其兩種代謝產物都可通過透析清除。尚沒有腹膜透析影響利奈唑胺藥代動力學特徵的資料。利奈唑胺給藥後3小時開始透析,在大約3小時的透析期內約30%的藥物劑量可清除。因此,利奈唑胺應在血透結束後給藥。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6281558190437.jpg
肝功能不全:對7位輕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分級A或B)的研究表明,利奈唑胺的藥代動力學性質未見改變。根據現有的資料,無須對輕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調整劑量。尚未對肝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評價利奈唑胺的藥代動力學特性。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利奈唑胺片

貯藏

避光,密封,在15-30℃(59-86℉)條件下保存。

包裝

10片/盒水泡眼包裝;20片/瓶裝。

有效期

24個月

執行標準

JX2013014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