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文殊院觀前海諸峰

《初上文殊院觀前海諸峰》是清代詩人石濤創作的一首雜言古詩。本詩描繪了作者在祥符寺住了十天之後,攀登老人峰,然後登文殊院,現前海諸峰的情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初上文殊院觀前海諸峰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石濤山水冊》
  • 文學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石濤
作品原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初上文殊院觀前海諸峰
十日祥符何足妙,直上老人峰始嘯。
手攜竹杖探天門,眼底飛泉劃石奔。
忽然大笑震天地,山山相應山山鼓。
驚起九龍歸不歸,五丁六甲爭鬥舞。
舞上天都崱屴,崢開萬丈之劈斧。
銀台金闕在天上,文殊座立遙相望。
迎送松環一線天,不可階處如蟻旋。
立雪岩分前後海,雲生浪潑採蓮船。 

作品簡析

這是青年時期的石濤另一首代表作,寫於1667年(康熙丁未),是石濤第一次游黃山時所作。汪世清先生云:石濤生平多次游黃山,熟悉山中的一草一木,對黃山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所寫黃山圖流傳至今的,為數尚不少;他也寫了很多有關黃山的詩,就以古體而言,能見到的至少有五首,而且是寫於各個時期的。石濤寫的黃山詩,大都不是客觀地描寫黃山的景色,而是寫對黃山的實感和想像。這首詩是寫他在祥符寺住了十天之後,直上老人峰,然後登文殊院,現前海諸峰的情景。前六句寫登山途中的實感,中四句寫對黃山形成的想像:只有鬼斧神工才能劈成如此百態千姿、萬丈摩天的懸崖削壁。末六句是實感與想像的結合。人間天上,情景交融。回視蓮蕊、蓮花,雙峰並秀,雲海茫茫,又恍如置身採蓮船上。遊興如雲,吟懷似海,青年石濤的詩境之高,直可駕天都而探天門了。
所題畫見《黃山八勝畫冊》(藏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館,一九八一年日本出版《中國繪畫·書》有此冊影印本)第八冊。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卷十五著錄《石濤山水冊》第一冊圖上亦題此詩。款題“游黃山,初上文殊院,觀前海諸峰。夕陽在山,山色皆紫。用卷雪法圖之。石濤。”

作者簡介

石濤(1636或1640一1710年或1718年)清朝畫家。本姓朱,名若極,釋號原濟,一作元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大滌子、苦瓜和尚。廣西桂林人。出家為僧,性喜漫遊,曾屢次游黃山、南京等。與弘仁、髡殘、八大山人並稱“清初四畫僧”。曾拜松江名僧旅庵、本月為師習佛學,擅畫花果蘭竹,亦工人物,筆意縱橫,淋漓灑脫。尤善山水,並擅詩文,每畫必題。卒於揚州。著有《畫語錄》。傳世名畫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山水清音圖》、《梅竹圖》、《墨荷圖》、《竹菊石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