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勇士魯斯塔姆

列王紀:勇士魯斯塔姆

《列王紀:勇士魯斯塔姆》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菲爾多西。

基本介紹

  • 書名:列王紀:勇士魯斯塔姆
  • 作者:(伊朗)菲爾多西
  • ISBN:7805679630
  • 出版時間:2000-8-2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第1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推薦與評論,譯者序,

內容簡介

《列王紀》是波斯詩人菲爾多西以三十餘年時間創作的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民族英雄史詩。全書有六萬聯(十二萬行)。史詩描寫伊朗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推翻(六五一年)以前伊朗五十位國王統治時期的興衰大事,時間跨度在四千五百年以上。
《列王紀》問世以後,直到十八世紀末,都被認為是伊朗的史書。十九世紀伊朗古代歷史的真實面貌逐漸顯現出來,確定了《列王紀》的民族史詩的地位。

圖書目錄

譯者序
一魯斯塔姆降生
二薩姆親自去看魯斯塔姆
三魯斯塔姆殺死白象
四魯斯塔姆攻打斯潘德山寨
五魯斯塔姆修書告捷
六魯斯塔姆挑選戰馬
七紮爾出兵征討阿夫拉西亞伯
八魯斯塔姆與阿夫拉西亞伯之戰
九魯斯塔姆勇闖七關
十卡烏斯向馬贊得朗國王下書
十一魯斯塔姆給馬贊得朗國王送信
十二卡烏斯大戰馬贊得朗國王
十三卡烏斯返回伊朗重賞魯斯塔姆
十四阿夫拉西亞伯奔襲伊朗
十五魯斯塔姆致信哈馬瓦蘭國王
十六魯斯塔姆力戰三王救出卡烏斯
十七魔鬼唆使卡烏斯上天
十八魯斯塔姆接回卡烏斯
十九七勇士之戰
二十魯斯塔姆與土蘭人之戰
二十一魯斯塔姆與蘇赫拉布的故事開端
二十二魯斯塔姆外出打獵
二十三魯斯塔姆到達薩曼岡
二十四薩曼岡國王之女塔赫米娜夜訪魯斯塔姆
二十五蘇赫拉布降生
二十六蘇赫拉布挑選戰馬
二十七阿夫拉西亞伯把包爾曼及胡曼派至蘇赫拉布軍中
二十八蘇赫拉布進襲白堡
二十九蘇赫拉布大戰古爾德法里德
三十戈日達哈姆上書卡烏斯
三十一蘇赫拉布進占白堡
三十二卡烏斯致信魯斯塔姆
三十三卡烏斯怒責魯斯塔姆
三十四卡烏斯與魯斯塔姆率兵迎敵
三十五蘇赫拉布向哈吉爾訊問伊朗將官姓名
三十六蘇赫拉布襲擊卡烏斯大營
三十七魯斯塔姆與蘇赫拉布之戰
三十八魯斯塔姆與蘇赫拉布各自回營
三十九蘇赫拉布打倒魯斯塔姆
四十蘇赫拉布慘死於魯斯塔姆手下
四十一魯斯塔姆向卡烏斯求藥
四十二魯斯塔姆痛哭蘇赫拉布
四十三魯斯塔姆返回扎別爾斯坦
四十四蘇赫拉布之母驚悉勇士被殺
四十五夏沃什出生
四十六夏沃什從扎別爾斯坦返回
四十七魯斯塔姆晉見卡烏斯
四十八魯斯塔姆殺死蘇達貝後興兵出征
四十九蘇爾赫出戰魯斯塔姆
五十魯斯塔姆在土蘭為王
五十一卡姆斯死於魯斯塔姆之手
五十二中國汗被俘
五十三魯斯塔姆致信霍斯魯
五十四魯斯塔姆大戰普拉德萬德
五十五魯斯塔姆回到伊朗王宮
五十六魯斯塔姆去尋妖怪阿克旺
五十七妖怪把魯斯塔姆拋到了河中
五十八阿夫拉西亞伯視察馬群,魯斯塔姆殺死妖怪阿克旺
五十九魯斯塔姆到和田去面見皮蘭
六十瑪尼日去見魯斯塔姆
六十一比讓得知魯斯塔姆來到土蘭
六十二魯斯塔姆把比讓救出枯井
六十三魯斯塔姆夜襲阿夫拉西亞伯王宮
六十四阿夫拉西亞伯劫襲魯斯塔姆的隊伍
六十五阿夫拉西亞伯敗於伊朗人手下
六十六魯斯塔姆朝見霍斯魯
六十七霍斯魯設宴慶功
六十八古什塔斯帕對兒子的回答
六十九卡塔本對埃斯凡迪亞爾的勸告
七十埃斯凡迪亞爾領兵赴扎別爾
七十一埃斯凡迪亞爾派巴赫曼去見魯斯塔姆
七十二巴赫曼會見扎爾
七十三巴赫曼傳話給魯斯塔姆
七十四魯斯塔姆對巴赫曼的回答
七十五巴赫曼返回埃斯凡迪亞爾大營
七十六魯斯塔姆會見埃斯凡迪亞爾
七十七埃斯凡迪亞爾未邀魯斯塔姆前去做客
七十八埃斯凡迪亞爾由於未邀魯斯塔姆赴宴而向他致歉
七十九埃斯凡迪亞爾斥責魯斯塔姆出身不正
八十魯斯塔姆回答埃斯凡迪亞爾並歷數自己的世系及功勳
八十一埃斯凡迪亞爾誇耀自己的出身
八十二魯斯塔姆誇耀自己的業績
八十三魯斯塔姆與埃斯凡迪亞爾對飲
八十四魯斯塔姆回到自己宮中
八十五紮爾對魯斯塔姆的勸告
八十六埃斯凡迪亞爾的兩個兒子死於扎瓦列與法拉瑪茲之手
八十七魯斯塔姆逃到山上
八十八魯斯塔姆與家人共商對策
八十九魯斯塔姆與埃斯凡迪亞爾再次開戰
九十魯斯塔姆射中埃斯凡迪亞爾雙眼
九十一埃斯凡迪亞爾對魯斯塔姆的勸告
九十二魯斯塔姆與沙卡德的故事開端
九十三魯斯塔姆去喀布爾看望兄弟沙卡德
九十四喀布爾國王在獵場挖陷阱,魯斯塔姆和扎瓦列雙雙落入陷阱
九十五魯斯塔姆射殺沙卡德後身亡
九十六紮爾得知魯斯塔姆身亡,法拉瑪茲為父親舉行殯葬
九十七法拉瑪茲出兵殺死喀布爾國王為父報仇

推薦與評論

魯斯塔姆這一形象最突出的特點是忠誠和勇敢。他對祖國的忠誠是毫不動搖的。忠誠是魯斯塔姆的生命的靈魂,勇敢則是他忠於祖國高尚情操的體現。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赤膽忠心,忠貞不二。面對任何敵人他都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他是現實中的英雄,但又帶有神話的色彩。他生活了六百年。他在任何戰鬥中都無往不勝,力克頑敵。當然他也遇到困難,甚至陷於絕境。但每逢這種時候,總有神靈相助,化險為夷。就連他的戰馬拉赫什也通人性,它能聽懂魯斯塔姆的話,在激烈的戰鬥中是他的得力助手。
魯斯塔姆的忠是忠於民族,忠於祖國,而不是忠於國王。當他看到國王做事不對有害國家時,便直言無忌地提出批評,有時這種批評還是相當嚴厲的。

譯者序

《魯斯塔姆》是從伊朗史詩《列王紀》中選取的有關勇士魯斯塔姆的章節,是伊朗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魯斯塔姆一生光輝業績的頌歌。
《列王紀》是波斯詩人菲爾多西(九四〇年——一〇二〇年)以三十餘年時間創作的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民族英雄史詩。全書有六萬聯(十二萬行)。史詩描寫伊朗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推翻(六五一年)以前伊朗五十位國王統治時期的興衰大事。按書中內容推算,時間跨度在四千五百年以上。
《列王紀》問世以後,直到十八世紀末,都被認為是伊朗的史書。十九世紀伊朗古代歷史的真實面貌逐漸顯現出來,這以後才確定了《列王紀》的民族史詩的地位。
伊朗古代歷史從居魯士大帝(卒於公元前五二九年)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五五〇年——公元前三三一年)時起到六五一年薩珊王朝(二二四年——六五一年)被阿拉伯人推翻,實際上只有三個大王朝。但是菲爾多西在《列王紀》里卻寫了四個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列王紀》里隻字未提。第二個大王朝,即安息王朝(公元前二五〇年——公元二二四年)在《列王紀》中,有所敘述,但是非常簡略。寫這個占四五四年的大王朝只用了三十二個聯句。此後雖以大量篇幅描寫薩珊王朝,但與史實並不相符。且多側重於遊樂宴飲、軼聞趣事和戰陣征伐。
詩人菲爾多西創作的《列王紀》不是同類作品的第一部,也不是最後一部,但卻是最好的一部。經過長年的考驗,其它同類作品都因相形見絀而失傳,只有菲爾多西的《列王紀》仍一如既往為人們所誦讀並成為世界文學的珍品。
伊朗興起於八世紀後的《王書》創作高潮有其反對阿拉伯人統治和要求民族獨立的歷史背景。伊朗地方王朝的統治者力圖以此宣揚本民族古代君主的文治武功和悠久的文化傳統,振興民族精神,對抗異族的統治和占領。
菲爾多西的《列王紀》分三大部分:神話故事部分,勇士故事部分和歷史故事部分。勇士故事部分是史詩的核心,而勇士部分的核心又是魯斯塔姆一生出生入死的光輝業績。
魯斯塔姆家族故事是流傳於伊朗東南部錫斯坦地區的勇士傳說。這一家族眾多勇士的傳說故事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古代。這一家族的薩姆(魯斯塔姆的祖父)的傳說在伊朗瑣羅亞斯德教古經《阿維斯塔》中已有記載。但是在《阿維斯塔》中卻找不到魯斯塔姆和他父親扎爾的名字。關於魯斯塔姆的傳說很可能出現於安息王朝時期。因為在一部安息王朝時期的巴列維語的詩集《迪拉赫特·阿蘇立克》(DerakhteAsurik)中已經可以看到魯斯塔姆這個名字的早期形式:魯特斯塔赫姆(Rutstakhm)。由此看來,關於魯斯塔姆的傳說故事也可能流傳兩千年之久了。
《列王紀》勇士部分從魯斯塔姆出世開始,以其悲壯的殉難結束。由此也可以看出魯斯塔姆在眾多勇士中的突出地位。(也有人主張勇士部分開始於古代明君法里東出世。其時略早於魯斯塔姆降生。)
魯斯塔姆英雄業績的歷史背景是伊朗與其敵國土蘭的連綿不斷的戰爭。這場戰爭是由於法里東國王分封不公引起的。他把土蘭(阿姆河以北之地)分給次子土爾,把羅馬分給長子薩勒姆,而把中心富庶之地伊朗分給幼子伊拉治。兩個哥哥心懷不滿,設計殺死伊拉治,從而引起伊朗與土蘭間的無休止的戰爭。魯斯塔姆就是伊朗的第一位勇士,是保家衛國的主將。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冒險經歷。
魯斯塔姆未成年就力斬他人無法對付的白象,為人除一大害。青年時代,他從大山中尋回皇家之後哥巴德,擁立為王,解決了王位繼承問題。他多次擊敗伊朗宿敵阿夫拉西亞伯,救出被敵軍圍困的伊朗兵將。他勇闖七關,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從妖魔手中救出卡烏斯和他化裝深入土蘭,救出被囚於枯井的小將比讓以及他臨危受命,抗擊進攻伊朗的小將蘇赫拉布,是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的最輝煌的業績。
魯斯塔姆勇闖七關的過程表現了他藐視困難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他不僅要克服自然條件帶來的困難,如乾旱缺水和猛獅等,而且要戰勝各種妖魔鬼怪。他的對手巨蟒在搏鬥中可以隨時隱身,女妖搖身一變,化做美女。魯斯塔姆正是戰勝了這些困難和妖魔才最終找到了馬贊得朗國王,並戰勝了他。當他把這個國王打倒在地時,發現國王突然不見,出現在他面前的竟是一塊巨石。原來國王隱身石中。只是魯斯塔姆把巨石搬回大營,威脅要動用斧頭的時候,國王才從石中顯現。詩人這些亦真亦幻的描寫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幅瑰麗多彩的幻想世界的畫面。這些妖魔鬼怪都是現實中惡勢力的代表。他們一個個都敗在魯斯塔姆手下。這些戰鬥向讀者宣示了這樣一個真理:邪不壓正,代表惡的妖魔終究要被代表善的勇士所戰勝。
魯斯塔姆救比讓的故事情節頗似近現代的冒險小說。他化裝成商隊首領,賄賂土蘭大將皮蘭,打通關節,深入敵境,與比讓暗通訊息,後以篝火為號,把比讓從枯井中救出並突襲阿夫拉西亞伯王宮,一系列情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表現了詩人菲爾多西精心安排情節的巧妙構思和創造人物形象的高度的藝術才能。
如果說魯斯塔姆救比讓是喜劇的結局,他與蘇赫拉布之戰則是典型的悲劇。菲爾多西把老少兩位勇士的搏鬥描繪得有聲有色。魯斯塔姆的未見過面的兒子蘇赫拉布率土蘭大軍進攻伊朗。但是他此行的目的實為尋父。他們父子二人戰場相逢時,彼此並不認識。這二人在戰場面對面奮力拚殺,生死搏鬥。魯斯塔姆第一天不敵對手,被打倒在地。但是蘇赫拉布沒有殺他,而約定次日再戰。第二天魯斯塔姆乘蘇赫拉布不防,一下把他打倒,並上前一刀刺死對手。就在這時他才發現蘇赫拉布手臂上的玉符。原來這玉符是他給妻子的信物。他殺死的竟是自己未曾見面的兒子。這是詩人菲爾多西在《列王紀》中創造的最撼動人心的悲劇,這一東方的悲劇故事在世界文壇上也產生了顯著影響。英國詩人阿諾德(一八二二年——一八八八年)依據這一題材創作了長詩《蘇赫拉布與魯斯塔姆》,俄國文學家茹科夫斯基(一七八三年——一八五二年)也據此寫了敘事詩。
這一悲劇發展到年輕勇士蘇赫拉布被殺達到了高潮。親手殺死兒子的魯斯塔姆陷於極度愧疚與悲痛之中,他仰天長嘆,痛哭愛子:
孩子啊,你無比英勇,
出身名門,你在戰場上的凜凜威風。
日月經天,從未見過你這樣的勇士,
但你卻拋下盔甲王座永遠辭世。
誰像我如此不幸遭此厄運,
垂暮之年親手殺死骨肉親人。
母親得知他被殺身死後的哭訴更是催人淚下:
兒啊,娘的心肝,
你地底何處棲身,黃沙血染?
我本等你的信息,望眼欲穿,
希望能得知你們父子平安。
我還以為你此番率軍遠征,
左衝右突到處抖擻威風。
我還以為你已經尋到生父,
正匆匆忙忙賓士在歸途。
孩子啊,我怎能想到傳來的是凶信,
魯斯塔姆手起刀落殺死親人!
……
不曾想你如今倒臥在血地,
屍布纏身裝裹成了你的外衣。
現在我還能擁抱誰的身軀?
如今,還有誰能給我以慰藉?
我呼喚親兒有誰上前應聲?
有誰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
多么令人痛惜,你青春閃光的生命,
告別了園林華殿在地下土掩塵封。
你勇冠三軍率兵千里尋父,
尋父不成,等待你的竟是一座墳墓。
這一悲劇所傳達的深沉的悲愴氣氛,劇中人物的熾烈而深厚的親情,凝重而哀婉的語言風格和它的巧妙的構思和諧地交織在詩人的筆下,使得它不僅成為伊朗文學中的光輝的一頁,而且也應屬於世界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精彩篇章。
魯斯塔姆這一形象最突出的特點是忠誠和勇敢。他對祖國的忠誠是毫不動搖的。忠誠是魯斯塔姆的生命的靈魂,勇敢則是他忠於祖國高尚情操的體現。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赤膽忠心,忠貞不二。面對任何敵人他都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他是現實中的英雄,但又帶有神話的色彩。他生活了六百年。他在任何戰鬥中都無往不勝,力克頑敵。當然他也遇到困難,甚至陷於絕境。但每逢這種時候,總有神靈相助,化險為夷。就連他的戰馬拉赫什也通人性,它能聽懂魯斯塔姆的話,在激烈的戰鬥中是他的得力助手。
魯斯塔姆的忠是忠於民族,忠於祖國,而不是忠於國王。當他看到國王做事不對有害國家時,便直言無忌地提出批評,有時這種批評還是相當嚴厲的。當由於王妃蘇達貝興風作浪致使王子夏沃什喪身異域之後,魯斯塔姆面見卡烏斯國王:
他對卡烏斯說:你播下毒草,
如今你的江山遭到惡報。
你寵著蘇達貝這個惡婦,昏庸無道,
這是你親手把自己頭上的王冠摘掉。
如今事態已然完全分明,
你這是身坐在波濤洶湧大海的浪峰。
國王行事剛愎自用反覆無常,
如今給伊朗招來大難一場。
魯斯塔姆具有勇士的自尊和驕傲。當伊朗王子埃斯凡迪亞爾秉承父命去責備魯斯塔姆對國王不敬,提出在保證他的安全和地位的條件下,把他綁赴宮廷去陪禮致歉時,他斷然拒絕。他不能接受這種無端的侮辱。
在戰鬥中,魯斯塔姆不乏策略與狡黠。雖然兩軍相鬥,兵不厭詐,但這畢竟與勇士所應具有的光明磊落的性格不完全符合。比如他在與蘇赫拉布之戰中,第一天被對手打倒在地,他以話激蘇赫拉布說真正的英雄不殺落馬之將。年輕氣盛的蘇赫拉布居然放了他。而第二天,他乘人不備,把蘇赫拉布打倒時,便不容分說,一刀刺下,結果了對手。他性格中的狡黠的一面是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之一。他自己也說這是命運對他的懲罰。
菲爾多西的《列王紀》中的魯斯塔姆是一位高大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詩人為了塑造魯斯塔姆的高大形象,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就連魯斯塔姆的死也寫得有聲有色,悲壯動人。魯斯塔姆的一個異母兄弟沙卡德與人合謀陷害他,在他經過的路上挖下了陷阱。他不慎落入陷阱之後,向異母兄弟提出一個最後的要求:給他弓箭,以防野獸(按照傳統,受害人的最後一個要求是不能拒絕的)。他拿到弓箭後沙卡德發現了危險:
沙卡德見這架勢十分恐懼,
忙躲到一棵樹的後面隱避。
原來在他身邊有一棵梧桐,
這棵老樹已有很長的樹齡。
樹幹已然空虛樹葉尚稱茂密,
這歹徒見勢不妙就躲了過去。
魯斯塔姆一見趕忙舉起手,
端著待開的弓,強忍著痛苦。
再一次瞄準梧桐樹和兄弟,
就在他跑時一箭射了出去。
沙卡德尖叫了一聲十分悽厲,
倒也未受多少痛苦就斷了氣。
這就是魯斯塔姆,在他的生命的最後一息也要與仇人同歸於盡。
伊朗人民把魯斯塔姆這位傳說中的英雄引為民族驕傲。至今,魯斯塔姆仍然活在人民心中。過去,每逢戰爭,送戰士出發時,都要誦讀《列王紀》中的描寫魯斯塔姆戰鬥的詩句,以壯行色。宮廷和大戶人家都有《列王紀》朗誦人。時至今日,在一些公私集會上,有時也要朗誦《列王紀》。人們喜歡以魯斯塔姆為自己的兒子命名。總之,作為高大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在波斯文明影響所及的廣大地區,魯斯塔姆已經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在伊朗現代詩人和文學家巴哈爾校訂的《錫斯坦史》中,記載了一則詩人菲爾多西與伽茲尼國王瑪赫穆德(九九九年——一〇三七年統治伊朗霍拉桑地區)關於魯斯塔姆的對話。據說,詩人菲爾多西寫完《列王紀》後,獻給瑪赫穆德國王。在宮廷讀了數日之後,瑪赫穆德表示:整部《列王紀》除了魯斯塔姆故事之外,無何可取。(瑪赫穆德不欣賞《列王紀》有政治上(他是突厥人入主伊朗)和宗教上的原因(他與詩人菲爾多西教派不同)。此外,還可能由於其他宮廷詩人嫉妒菲爾多西的才能,進了讒言。)而像魯斯塔姆這樣的英雄我的軍中足有一千。詩人聽了回答說:祝陛下萬壽無疆,我不知道陛下軍中有多少這樣的英雄,可是我知道崇高的主只創造了一個魯斯塔姆。說完吻地告別,揚長而去。
的確,像魯斯塔姆這樣的英雄人物,在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也只有一個。伊朗文學家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薩賈迪說得好:偉大的詩人菲爾多西和魯斯塔姆已經是密不可分的了。誠然,他的《列王紀》並不僅是魯斯塔姆的故事,但是,如果沒有魯斯塔姆故事,《列王紀》也就不成其為《列王紀》了。(《列王紀》問世一千年紀念國際學術會議文集,第244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