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殖苗

分殖苗

分殖苗又叫營養繁殖或無性繁殖苗,用樹木的一部分營養器官(根、枝、乾、葉、牙等)育成的苗木。

基本介紹

定義,分類,優點,分殖方法(埋條苗),

定義

細胞分裂細胞分裂
英文:plants of asexual
又稱營養繁殖苗或無性繁殖苗。用樹木的一部分營養器官(根、枝、乾、芽等)育成的苗木。有扦插苗壓條苗嫁接苗埋條苗分根苗、和根櫱苗等。林業生產上以培育扦插苗為主。分殖苗是普通的細胞分裂分化而形成的新個體,不經過減數分裂和染色體重組,能夠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避免在種子繁殖產生的性狀分離現象;能長久保存不能有性繁殖的品種或個體;也可加速苗木的繁殖,克服種子來源不足的困難。

分類

1、插條苗
2、壓條苗
5、根櫱苗 
英文:layering plant  分殖苗的一種。將未脫離母株的枝條壓於土壤或其他濕潤物中,促使生根後,與母株切斷,成為獨立的苗木。壓條所需的水分、養分均由母株供應,而埋入土中的部分有黃化作用,生根比較可靠,成苗快。扦插生根困難或生根緩慢的樹種,採用壓條繁殖效果較好。壓
條分低壓、高壓兩種。低壓法又分為直立壓條和曲枝壓條兩種。直立壓條法又稱壅土壓條法,多於冬末春初將母株離地面若干厘米外截斷,促使萌發新梢,在6~7月間於其基部逐次培土,使之生根。曲枝壓條法又稱偃枝壓條法,多於早春將母株枝條易於接近地面的部分刻傷,彎曲埋入土內,並予固定,等到生根抽枝後切離母株。高壓法又稱高枝壓條或空中壓條,用於枝條不易彎曲到地面的高大樹木。其方法是,先在壓條部位適當刻傷,用濕潤苔蘚或肥沃土壤包裹,外面再用塑膠薄膜或對開竹筒包住。注意保持濕潤,待生根後與母株分離,繼續培育。  來源:《中國林業辭典》163頁

優點

1、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定義 。
分殖苗分殖苗
2、用良種無性系苗木造林,其性狀整齊一直,生長迅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對於一些難於採種的樹種,效果甚好。

分殖方法(埋條苗)

英文:cover plant 林業生產上指分殖苗的一種。
將整個枝條橫埋在土中,使其生根而培育成的苗木。埋條生根的原理與插條相同,只是枝條長,所含的營養物質多,有利於生根,且一處生根,全條成活,能長出幾株苗木。某些扦插成活率低的樹種,如毛白楊等,用埋條方法育苗效果較好。但埋條育苗的苗木分布不勻,單位面積產苗量低,苗木生長也不整齊。
埋條通常採用開溝平埋的方法,但要注意掌握適當的覆土厚度。也可採用不開溝的占埋法,即將枝條平放於圃地,每隔20~25cm,在枝條上覆一堆土,覆土處生根,兩堆之間留1~2個芽,使之萌發成苗。
點埋比平埋的出苗較均勻。待苗高20~30cm時,要適當培土。當苗高50cm時,用鋒利鐵杴從苗木株間截斷埋條,使苗木成單株狀態,形成完整獨立的根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