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成義

刀成義(生卒年月不詳),即夏正寅《哀牢夷雄烈傳》中記述的刀混義,傣族,清鹹同治年間人,家居新平戛灑平寨,清末哀牢山各族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李文學封其為“南靖大都督”。

基本介紹

  • 本名:刀成義
  • 所處時代:清鹹豐、同治年間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時代背景,英勇就義,

時代背景

清鹹豐、同治年間,清政府為了加強哀牢山各民族的統治,政治上實行“以夷治夷”、“以漢治夷”的政策,經濟上強行徵收高額賦稅、攤派繁重勞役,實行“漢四夷八”的地租率(占有大量田地、山林的漢族莊戶交四成祖,少數民族莊戶要交八成租)把哀牢山各族人民推進了苦難深淵。清鹹豐五年至同治十三年(1855—1874年),不堪忍受封建統治者壓迫奴役的哀牢山各族農民,在彝族農民領袖李文學和哈尼族農民領袖田四浪(田以政)的領導下,掀起了聲勢浩大、席捲整個哀牢山區的各族農民大起義。新平的彝族傣族、哈尼族等積極回響,在各地險要道口壘營盤、設御牆,堵截官軍,給前來鎮壓的清軍沉重的打擊。

英勇就義

鹹豐九年(1859年),李文學起義軍將領杞彩順率義軍自雙柏鄂嘉、老龍(童)南下戛色(灑)壩。發動當地數千傣民,大破敵軍慰遲品玉部。當起義軍要繼續向南進伐時,受到了被清統治者所利用的以刀成義為首的傣家軍的阻擊,李文學對據守帽耳山的刀成義傣軍實行只圍不攻的戰術,兩三個月後,經多方政治宣傳,刀成義誠心歸入李文學義部,並被封為“南靖大都督”,在戛灑、漠沙一帶組織傣族農民參加起義隊伍,曾一度控制了戛灑、漠沙、惠竜甸(元江)等傣族居住的廣大地區。據戛灑一帶傣族民間傳說,刀成義的最後失敗,是受狡詐的清官欺騙所致。當時,累遭慘敗的清官以向刀成義求和為藉口,把毫無準備的刀成義及其12個部下騙到了戛灑江邊的一芒果樹下(據說就在現戛灑衛生院的那片林子裡),包圍重兵殘殺,刀成義及其12個部下在與清兵的廝殺中英勇就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