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汗姓

出大汗姓

出大汗[出大汗、咄大汗、步大汗、步六汗、步汗、潘奚、破六韓、破六汗、破落汗、破洛韓、楮大韓,讀音作chǔ dà hán(ㄔㄨ ㄉㄚˋ ㄏㄢ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大汗姓
  • 外文名:ㄔㄨ ㄉㄚˋ ㄏㄢˊ)
  • 讀音:chǔ dà hán
  • 淵源:源於匈奴族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匈奴族,出自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的古鮮卑吐谷渾部,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出大汗氏,源出漢朝末期古匈奴族,是由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公元前33年農曆1月娶王昭君為妻)的族人後裔所組成的部族,在五胡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出大汗氏族併入代北鮮卑(今山西、內蒙古之間的河套地區)的吐谷渾部。由於漢史作者的譯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書還有步大汗氏、步六汗氏、步汗氏、潘奚氏、出大汗氏、破六汗氏、破落汗氏、破落韓氏、楮大韓氏等多種音譯。北魏王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積極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族、匈奴族的許多姓氏皆改為漢姓,其中的匈奴出大汗氏多改為漢字單姓韓氏、出氏、楚氏、達氏、初氏等。北魏王朝末年,在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就曾爆發了著名的出大汗氏·撥陵(破六韓·撥陵)所領導的邊民大起義,史稱“北魏六鎮之亂”。
至隋、唐時期,出大汗氏一族已經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出大汗氏是典型的古匈奴民族姓氏,在歷史上漢譯的稱謂很多,但今已不再,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皆漢化為單姓韓氏、楚氏、初氏、出氏、達氏、陸氏、潘氏、奚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漠北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漠 北: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從秦朝末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統稱“漠北“。漢朝時期所稱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帶,因其大部分位於長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稱漠北,比照現在的政區,主要分布在蒙古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貝加爾湖流域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88年),出於主動打擊匈奴的需要,漢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陰山以北的大沙漠中。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的政權多建庭於漠北,這樣與南面的農居民族政權隔了一個大漠,有利於揚長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東突厥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建庭於漠南,對漢族政權保持忠誠,然而其內心還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堂號

漠北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出大汗·撥陵:(公元?~537年待考),匈奴族,即破六韓·撥陵;沃野鎮人(今內蒙古五原)。著名北魏後期農民起義領袖。北魏王朝末期,六鎮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兵變。六鎮,是北魏王朝沿長城而築的六個軍鎮。自西向東,有沃野鎮(今內蒙五原)、懷朔鎮(今內蒙固陽)、武川鎮(今內蒙武川)、撫冥鎮(今內蒙四王子旗)、柔玄鎮(今內蒙興和)、懷荒鎮(今河北張北)。北魏王朝當初為了防禦柔然等民族的入侵,專門派鮮卑部兵馬長年駐守於此。六鎮的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是內地的犯罪官民或被發配到這裡來的。在北魏王朝早期,對邊鎮軍民的待遇不錯。但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快速實行漢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而六鎮兵民卻不僅被邊緣化,還受到朝貴的鄙視和輕蔑,從前以軍功得官的機會再也沒有了,變得像南朝那樣以門第、才學取人。
北魏孝明帝元詡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王朝再次南侵,懷荒鎮的兵民無糧可食,請求軍政統領鎮將開倉放糧,吃飽肚子好打仗。但是,當權鎮將為了倒賣軍糧以求私利,拒絕了兵民們的請求。兵民們飢餓難耐,忍無可忍,終於激發了聚眾殺鎮將起義的事件,由此引起其它五鎮一起大亂。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的匈奴族首領出大汗·撥陵,聯合了敕勒部酋長鬍琛在烏梁素海的西海岸召圪台一帶張旗起義,聚眾起兵,各地飢餓的兵民們積極回響,一時間聲勢浩大,席捲北魏邊城。北魏王朝大驚,在北魏正光六年(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下令北海王元顥率大軍前往鎮壓出大汗·撥陵。出大汗·撥陵率起義軍轉戰於河北、淮河一帶,一直堅持鬥爭了十三年之久。後來北魏王朝聯合了敵對的柔然王朝,一同對起義軍予以殘酷鎮壓,在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出大汗·撥陵終因寡不敵眾,在與北魏大軍的作戰中壯烈犧牲,起義遂告失敗。之後,北魏王朝將二十多萬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帶地區。而河北本來就連年水旱災害不斷,一下子又來了這么多俘囚,引起遷民與住民之間的矛盾激化,反叛不斷,接連有杜洛周、鮮于修禮、葛榮等鎮兵鎮將發動的起義,而且彼此間亦相互兼併攻殺,中原地區亂成一團。最後,這些起義、叛亂皆為北魏王朝的權臣爾朱榮率軍隊所一一鎮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