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脊繭蜂

凸脊繭蜂(Chelonorhogas convexue van Achterberg,1991)是繭蜂科脊繭蜂屬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凸脊繭蜂
  • :動物界
  • :昆蟲綱
  • :膜翅目
  • :繭蜂科
  • :脊繭蜂屬
  • 命名者及年代:van Achterberg,1991
  • 拉丁名:Chelonorhogas convexu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體長4.6—5.0mm;前翅長4.2—4.5mm。
觸角41—51節。OOL:OD:POL=5:3:1。背觀複眼長是上頰長度的1.2倍。頭頂在複眼後方直線收窄。頭頂具細橫皺,明顯後傾。上頰光滑;額平坦,光滑,側方具斜刻條。臉具橫刻紋,中央稍隆起。口窩寬度為臉寬度的0.6倍。頰光滑;顎眼距為上顎基寬的2.0倍,側觀為複眼高度的0.6倍。前胸背板側面前方、中央及後方具平行刻紋,下方具縱刻紋。胸腹側節完整;基節前溝缺;中胸側板除前背方具刻紋外光滑。後胸側板具皺紋。中胸盾片前方陡,具光澤,光滑;盾縱溝窄;小盾片近光滑,端部具刻點,具側脊。並胸腹節短,明顯後傾,具不規則皺紋,中縱脊基半完整。前翅r:3-SR:SR1:3:9:17:2-SR:3-SR:r-m=7:9:7;1-CU1:2-CU1=8:9;cu-a脈近垂直。後翅M+CU:1-M:11:10;緣室向端部逐漸擴大;2-SC+R脈四邊形,cu-a近垂直,無m-cu脈。足跗爪腹面無葉突,基部具櫛齒;後足基節光亮,具微細刻點;後足腿節、脛節和基跗節長分別為寬的4.6、11和10倍;後足脛節距長分別為其基跗節的0.45和0.4倍。腹部第1背板長是端寬的1.1倍;背凹大,背脊癒合,圍成一個半圓形基區,背脊癒合處側觀顯著凸起;第2背板長是第3背板的1.5倍;基區大,光滑。第1—2背板具明顯的皺狀縱刻條和中縱脊;第3背板基緣具稍弱的皺狀縱刻條,其餘具皺狀刻點;第2—3背板具銳的側褶。第3背凸,端緣下曲;其餘背板縮在第3背板下。產卵管鞘長是前翅的0.08倍。
頭、腹部深褐色至黑色,有時腹部基方色稍淺;胸部紅黃色;觸角、須和足深褐色至黑色。翅膜褐色,痣及脈褐色。

分布範圍

浙江(杭州、西天目山)、湖北(武昌)、湖南(城步)、福建(建陽、沙縣)、廣東(封開)、海南(營根)廣西(田林、南寧、龍州、北流)、貴州(惠水、平塘)雲南( 西雙版納、瀾滄、文山)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Ent.Mitt.,1:258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八卷 膜翅目 繭蜂科(一)216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