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與心律失常

冠心病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後遺留的瘢痕組織,特別是在累及起搏傳導系統時可引起各種 心律失常 尤其可見,多表現為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有些人的心律失常可以是 冠心病 的唯一症狀,多數患者可有心悸、胸悶等症狀。 正常心臟的激動起源於竇房結,經結間束、房室交界組織、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肯野氏纖維和心室肌激動。正常情況下,心臟激動的起源來自竇房結。竇房結的激動,不僅能以一定的頻率規則地按上述順序傳導,而且激動在各個部位傳導的時間都有一定的限度。若竇房結的激動不能按正常頻率規律地發生,或激動的起源不在竇房結,而是在竇房結以外的其他傳導組織,形?quot;異位起搏點",或是激動的頻率、節律不正常,或其傳導不依正常順序進行,或是激動的傳導異常,使心臟活動的頻率和節律發生紊亂,則為心律失常。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冠心病與心律失常
  • 英文名稱: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
  • 發病部位:心臟
  • 多發群體:老年人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否
簡介,三種表現形式,

簡介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症狀,但也見於不少 健康 的正常人,因此,發現有了心律失常並不意味著患有器質性 心臟病 。心律失常的臨床意義取決於是否合併基礎心臟病及其嚴重程度以及心律失常的性質。

三種表現形式


1、竇性心律失常。正常人從竇房結產生的衝動頻率為60~100次/分。當頻率小於60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大於100次/分,則稱為竇性心動過速。若衝動不規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若衝動的產生有短暫或較長時間的停止,稱為竇性停搏。
2、衝動起源異常(異位性心律失常)。竇房結的起搏功能受抑制,或其周圍組織發生傳導障礙,或竇房結以下的異位興奮點自律性增高,都可引起過早搏動(期前收縮)或心動過速。
3、傳導障礙:當心臟衝動傳導的順序或時間發生變化時,稱為傳導障礙。病理性傳導阻滯,是由於心臟某一部分對衝動不能正常傳導或傳導時間延長。傳導阻滯可發生在心房內、房室交界區、心室內、束支內、竇房結周圍或竇房結與心房之間。

  
病因: 
心律失常可以作為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冠心病的心律失常,有竇性心律失常、異位性心律失常或傳導障礙等,這些心律失常一旦出現將持續存在,其中以過早搏動(室性或房性)、心房顫動、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為多見,陣發性心動過速亦時有發現。冠心病患者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提示其預後差。
心律失常可見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時,發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見,其他病因尚有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調,麻醉,低溫,胸腔或心臟手術,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