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

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影像風靡的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沉迷於影像所創造的虛幻世界,也越來越接受和習慣用影像的方式來解讀周圍的環境和事物,而影像和光環境設計的最終表象都是視知覺創作的產物,因此人們對影像的熱衷引起了筆者對建築光環境設計的思考。

顏雋所著的《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通過多元媒介中“像”與建築空間的關係的研究提出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方式及生成的策略與手法。

基本介紹

  • 書名: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
  • 作者:顏雋
  • ISBN:9787560848129
  • 頁數:259
  • 定價:48.00元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
  • 副標題: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內容摘要,

內容介紹

顏雋所著的《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以跨界的視角,從傳播學、建築學和社會學等領域對建築空間進行研究。關注多元媒介中“像”與建築空間的關係。通過媒介中的“像”的研究提出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方式及生成的策略與手法。
《再造空間(當代建築空間的多元解讀)》主要面向建築文化理論研究以及視覺文化、傳播學研究的專業讀者,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顏雋(1976— ),女,博士,現執教於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新媒體環境下人與空間溝通模式的建築空間生成策略研究”(項目編號:51108319);獲得201l同濟大學青年英才計畫優秀青年教師計畫支持。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不同地域特色村鎮住宅設計技術”之中的“典型傳統特色村鎮住宅設計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08BAJ08804),負責《不同地域特色村鎮住宅設計資料集》中室內設計部分;上海市科委項目“瀛東村生態人居建設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崇民專項)”中的子課題”傳統崇明島嶼建築風貌建築設計技術研究”(項目編號:08DZl205802),負責室內設計部分;上海市科委項目“基於高科技時代的世博會主題演繹研究”(項目編號:06DZ05826),負責最佳實踐區室內概念設計及《和諧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及規劃設計研究》室內設計部分編寫。另有編著《電影中的幻想空間研究》,於2011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作品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學術背景
1.1.1 當代建築複雜而矛盾
1.1.2 當代空間觀念變化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
1.2.1 哲學的空間研究
1.2.2 建築空間理論和實踐
1.2.3 其他相關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1.4 本書框架
第2章 當代建築多媒介傳播與多元解讀
2.1 媒介建構的建築
2.1.1 建築的媒介化存在與傳播
2.1.2 建築的媒介化感知與解讀
2.2 當代的建築傳播
2.2.1 當代建築傳播特徵
2.2.2 作為藝術品的建築空間的傳播模式
2.3 走向建築的多元解讀
2.3.1 傳統的解讀方式
2.3.2 後現代的解讀方式
2.3.3 走向多元解讀方式
2.4 小結
第3章 建築空間·“像”
3.1 建築空間
3.1.1 空間
3.1.2 建築空問
3.2 多元建築空間之“像”
3.2.1 “像”
3.2.2 多元建築空間之“像”
3.3 建築空間·“像”
3.3.1 能指·所指
3.3.2 對象·符號
3.3.3 參照物·能指
3.3.4 建築空間·“像”
3.4 小結
第4章 “像”重構豐富空間
4.1 引子:多元媒介中的故宮之“像”
4.1.1 網路中的故宮
4.1.2 二維靜幀圖像中的故宮
4.1.3 移動影像中的故宮
4.1.4 虛擬實在中的故宮
4.1.5 “像”建構的故宮空間
4.2 空間概念重構與豐富
4.2.1 時空重構
4.2.3 事件性
4.3 空間知覺重構與豐富
4.3.1 空間知覺主體的重構
4.3.2 空間知覺的重構豐富
4.4 空間句法的重構豐富
4.4.1 空間尺度重構
4.4.2 空間限定重構
4.4.3 空間組織重構
4.5 小結
第5章 “像”異化沉澱空間特質
5.1 案例:國家民族形象建築空間之“像”
5.1.1 建國初十大建築空間之“像”
5.1.2 亞運會建築空間之“像”
5.1.3 奧運建築空間之“像”
5.2 案例分析:“像”中的國家民族形象建築空間
5.2.1 不同媒介中“像”建構的空間
5.2.2 “像”中的空間特質沉澱
5.2.3 “像”中的建築空間的演變
5.3 空間特質的異化沉澱
5.3.1 意識形態的嵌入及演化
5.3.2 空間特質的選擇性聚焦
5.3.3 空間特質的強化
5.3.4 空間特質的沉澱
5.4 反思
5.5 小結
第6章 空間策略
6.1 認知策略
6.2 創作策略
6.2.1 場域與建築設計
6.2.2 創作策略
6.3 觀念策略
6.3.1 多元與模糊
6.3.2 事件與情境
6.3.3 互動與可變
6.4 生成策略
6.4.1 多感官感知
6.4.2 形態探索
6.4.3 尺度再構
6.4.4 界定變異
6.4.5 序列重組
6.4.6 人與道具
6.5 小結
第7章 結語
7.1 “像”的價值評判
7.1.1 兩種觀點
7.1.2 “花園原理”與時尚建築
7.2 尾聲
參考文獻
圖表索引
附錄:故宮印象調研
後記

內容摘要

以後現代觀點挑戰傳統現代、絕對的觀念,則會有以下觀念:
其一,話語(或文本)才是一種“實在”。這種主張並沒有否定客觀實在的存在,而是認為,我們的世界只有經過特定的符號構造才能成為感覺、意識、言說、實踐的對象。德希達(Derrida)、拉康(JacquesLacan)、福柯等人都試圖說明:語詞符號(科學理論)系統建構了所闡釋對象(包括了客觀世界、人類意識、社會等)的“外部對象”。
其二,既然不存在獨立於符號外的給定實在性,那么所有的對象都由所使用的符號建構起來。用德希達的一句話來概括:“文本之外無他物。”這不僅因為只有通過各種文本我們才能接近各種所謂“現實”,更主要的是,因為這些文本根本不可能是其之外的某種純粹客觀事物的再現,“除了替補、除了替代的意義之外別無他物。絕對的呈現、自然、‘真正的母親’這類的語詞所表示的對象早已被遺忘,它們從來就不存在”。
其三,世界是多元的,認識或理解它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而這各種多元的結果都並不能被判定正誤,因為客觀標準本不存在。所以“對於同一對象所得的各種認識與理解不過是不同的‘故事’或者‘遊戲”’,不能排除所謂“假”的而只保留所謂“真”的,而應該允許多種“故事”的共存。德希達更從索緒爾的意義理論出發,提出對任意符號,都不可能獲得對其意義的最終理解。因此,“不存在所謂語詞和本源的恆定意義,一切符號意義都是在一個巨大的符號網路中被暫時確定,而又被不斷在區分和延擱中出現新的意義。新的意義進一步在延擱中區分,在區分中延擱”。
其四,反對將本質和現象嚴格區分開來。否認事物擁有某種恆定的“本質”或躲在不同“現象”背後的固定“共性”。他們主張從多種角度出發探究對象特性,關注對象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研究,以不同視角之間差異,揭示各種視角的特殊性及成因,以此來理解對象。
根據後現代理論的上述觀點來研究建築,將從根本上顛覆現代主義理論所成立的理論預設和前提,形成一種新的、與傳統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對建築學研究顯然有重要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