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篥

其篥

其篥(li,第四聲),是羌族、藏族單簧氣鳴樂器。羌族又稱士布里、幫。藏族稱呂渣、肖列。流行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縣、黑水、理縣、汶川等地。遠古時代,羌人居住在我國西北高原,以遊牧為生,是許多民族的泛稱。古代羌人中的冉隴部,秦漢以來逐漸定居在岷江上游,經過長期的發展才成為今日的羌族。勤勞智慧的羌族人 民,聚居在四川北部海拔3000多米的九頂山下,在漫長的勞動和鬥爭歷史中,創造了悠久而 豐富的文化,創製出雙管數孔的其篥,並用它鼓舞著人民的生活和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其篥
  • 代表民族:羌族、藏族
  • 類別:單簧氣鳴樂器
  • 發源:秦漢
其他,構造,演奏方式,

其他

其篥在以前出版的音樂辭書中誤稱羌笛。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管、無簧、三孔、 豎吹樂器,漢代已有,它與古樂器龠為同族。許慎《說文解字》:“羌笛三孔”。應劭《風俗通義》:“笛者,長一尺四寸,七孔。其後又有羌笛。……長於古笛,有三孔,大小異,故謂之雙笛。”唐代笛子較多,羌笛成為泛稱,並被文人寫入詩中,使羌笛、橫笛難以分辨。到了元代,元史記載仍為:“制如笛而長,三孔”,用於宮廷宴樂,並無雙管並列、有簧之說。 明史載有大宴中四夷舞樂里用羌笛二。清代以後,羌笛銷聲匿跡。20世紀50年代初,羌族民 間藝人在成都等地演奏其篥,採訪者聯繫馬融《長笛賦》中“近世雙笛從羌起”和唐代“羌 笛何須怨楊柳”等詩句,誤以為是羌族之笛,主觀給其篥安上了羌笛之名,音樂界人士 未見實物、信以為真,此後也就相沿其說,一直以訛傳訛。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袁炳 昌先生,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1992年在《樂器》第四期上發表《羌笛考》學 術論文,引述文獻,分析與其篥形制相近的氣鳴樂器,均非今日羌笛。況且在羌族地區 也從未有過羌笛,這一強加給其篥四十年之久的羌笛之稱,至此才得以正名。

構造

管身竹製,由兩根長短、粗細一致,孔距、音列相同的竹管並列綁紮而成。多使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作,這種竹子竹節長、竹管較細。其篥管身無節,兩端通透,管長17厘米~ 19厘米、 上端管口內徑1.5厘米左右,在管身上口內分別置入一截竹製簧管為吹嘴。 簧管用細竹管制成,長5厘米、外徑1.5厘米左右,上端留有竹節,下口與管 身相通,將簧管正面竹皮削平,在近竹節處用刀切削出一薄片為簧片,簧舌朝上,簧長4厘 米。管身正面開有按音孔,過去的其篥,每管開五孔,如今都增為六孔, 孔距相等。將兩管修削成方筒形或將兩管相鄰處削平,最後在管身的首、中、尾三處,用細線綑紮牢固。

演奏方式

演奏時,管身豎置,口含雙吹嘴,吹氣鼓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均用食指、中指和無名 指按孔,每指都橫按兩管音孔,指法和六孔竹笛相同,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域c1—c2,有一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並帶有悲涼之感,有著較強的表現力,常用於獨奏或為 歌舞伴奏。擅長演奏徐緩悠長的曲調。
羌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歌曲調悠揚,歌者一般都能見景生情、即興而唱,情感樸實純 真。舞蹈有跳鍋莊和皮鼓舞等。其篥是羌族、藏族人民十分喜愛的吹奏樂器,不論是在勞動 之餘、喜慶豐收,還是逢年過節,其篥都是人們離不開的樂器。人們還常在山間放牧時吹奏自娛。青年男女戀愛時,小伙子也常用其篥來傾吐愛慕之情,所以姑娘們對其篥更是偏愛。 但在舊社會,其篥的命運和羌族、藏族人民的生活一樣苦難,歷代統治者把人民置於水深火 熱之中,其篥藝術也瀕於人亡藝絕的境地。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茂 汶羌族自治縣等地聚居的羌族、藏族人民,生產不斷發展,生活逐步提高,山寨一片欣欣向 榮。今天,羌族、藏族人民興高采烈地吹起其篥,音調歡快、活潑的樂聲,表達出他們歡樂 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歌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