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令上第二十三

《兵令上第二十三》是中國古代兵書《尉繚子》里記載的一篇兵法文章。本篇論述了戰爭的目的是“伐暴亂,本仁義,戰國則以立威”。戰爭的實質是“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此外,還論述了臨敵布陣的方法、紀律和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令上第二十三
  • 類型:兵法文章
  • 出自:《尉繚子》
  • 時代戰國時代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尉繚簡介,

作品簡介

尉繚子》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書。《尉繚子》一書,對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歷代都頗有爭議。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梁人尉繚。一般署名是尉繚子。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書中雜家類著錄《尉繚》29篇,兵形勢家類著錄《尉繚》31篇。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尉繚子》殘簡,說明此書在西漢已流行,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代。

作品賞析

88、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故王者伐暴亂,本仁義焉。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而不能廢兵也。
【譯文】
兵器,是殺人的工具。戰爭,是違反道德的行為。掠奪,是卑鄙的手段。所以王者討伐暴亂,是為了申張仁義的。戰國諸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抵抗外敵侵略,互相圖霸稱雄,因而戰爭。
89、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武為表,文為里。能審此二者,知勝敗矣。文所以視利害,辯安危。武所以犯強敵,力攻守也。
【譯文】
戰爭這個問題,軍事是手段,政治是目的。軍事是現象,政治是本質。能弄清這二者的關係,就懂得勝敗的道理了。政治是用來明察利害,辨別安危的。軍事是用來戰勝強敵,保衛國家的。
90、專一則勝,離散則敗。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畏將甚於敵者勝,卒畏改甚於將者敗。所以知勝敗者,稱將於敵也,敵與將猶權衡焉。安靜則治,暴疾則亂。
【譯文】
意志統一就能勝利,離心離德就會失敗。布陣隊形密集有利於鞏固,行列疏散則便於使用兵器。士卒畏懼將帥超過畏懼敵人的就能勝利,士卒畏懼敵人超過畏懼將帥的就會失敗,所以要預知勝敗,就可以比較士卒畏敵還是畏將,用這個比較來預見勝敗,就象用秤稱物一樣準確。將帥沉著,軍隊就會嚴整,將帥急躁,軍隊就會混亂。
91、出卒陳兵有常令,行伍疏數有常法,先後之次有適宜。常令者,非追北襲邑攸用也。前後不次則失也,亂先後斬之。
【譯文】
出兵列陣有一般的法則,隊形疏密有一定的標本,先後次序有適當的規定。這裡所說的一般法則,不是用於追擊和奔襲城邑的。前後次序紊亂了就會戰敗,所以對擾亂次序的人要處死。
92、常陣皆向敵,有內向,有外向,有立陳,有坐陳。夫內向所以顧中也,外向所以備外也,立陳所以行也,坐陳所以止也。立坐之陳,相參進止,將在其中。坐之兵劍斧,立之兵戟弩,將亦居中。
【譯文】
布陣通常是面向敵人的,但根據情況也有向內的,也有向外的,有立陣,也有坐鎮。向內是為了保衛中軍的安全,向外是為了防備敵人的襲擊,立陣是準備進攻的,坐鎮是用於駐止和防守的。採取立陣還是坐鎮,應該根據軍隊的進止(攻守)來決定,將帥總是居中指揮。坐鎮的兵器主要使用劍斧[以備近戰]。立陣的兵器主要使用戟弩[以利遠戰],將帥也是居中指揮。
93、善禦敵者,正共先台,而後扼之,此必勝之術也。陳之斧鉞,飾之旗章,有功必賞,犯令必死。存亡生死,在枹之端。雖天下有善兵者,莫能御此矣。
【譯文】
善於抵禦敵人的,通常先以正面兵力與敵作戰,然始以機動兵力乘機打擊它,這是必勝的方法。戰鬥時還要陳列斧鉞,設定旗章,有功必賞,犯令必殺。國家的存亡,官兵的生死,全都繫於將帥的指揮。[能這樣去指揮軍隊,]縱然天下有善於用兵的人,也是不能抗拒他的。
94、矢射未交,長刃未接。前噪保者謂之虛,後噪者謂之實,不噪者謂之秘。虛實秘者,兵之體也。
【譯文】
在敵我雙方還沒有交鋒的時候,如果敵人前軍呼噪是它兵力虛弱的表現,後軍呼噪是它兵力充實的表現,前後都不呼噪的是有秘密的企圖。虛、實、秘三者都是作戰的形態。

尉繚簡介

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生卒年不詳,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姓失傳,名繚。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遊說,被任為國尉,因稱尉繚。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著有《尉繚子》的兵書,他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主張‘併兼廣大,以一其制度’。相傳尉繚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賞識之初曾經認定嬴政的面相剛烈,有求於人時可以虛心誠懇,一但被冒犯時卻會變得極之殘暴,對敵人也毫不手軟。尉繚認為這樣的嬴政欠缺照顧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嘗試逃離嬴政為他安排的住處。
《尉繚子》自漢以後,歷代均有著錄,然而卷、篇數不等,有五卷、六卷之分,有三十一、二十九、二十四、三十二篇之別,其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流傳中有佚失,二是分篇不同。今傳世本共二十四篇,其篇目為:天官第一、兵談第二、制談第三、戰威第四、攻權第五、守權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議第八、將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戰權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經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將令第十九、踵軍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尉繚子尉繚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