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飛機製造聯合體

共青城飛機製造聯合體(KNAAPO),是成立於1934年的俄羅斯的一個飛機製造的聯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青城飛機製造聯合體
  • 外文名:Komsomolsk-on-Amur Aircraft Production Association
  • 簡稱:KNAAPO
  • 全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
  • 成立時間:1934年
  • 所屬國家:俄羅斯
簡介,歷史,

簡介

英文縮寫:KNAAPO
中文全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
英文全稱:Komsomolsk-on-Amur Aircraft Production Association俄文全稱:Комсомольское-на-Амуре авиацион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имени Ю.А. Гагарина
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標誌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標誌
總部:俄羅斯聯邦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阿穆爾河畔共青城

歷史

KnAAPO成立於1934年,在航空系統的編號為126廠。該廠的第一批產品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R-6偵察機。 1938年,該廠開始生產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的伊爾-4遠程轟炸機及其改進型。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126廠總共生產了2700架伊爾-4,有力地支援了蘇軍的作戰行動。戰爭結束後126廠開始生產里-2運輸機,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開始轉產噴氣式飛機,最初的產品是米格-15比斯戰鬥機,爾後開始生產米格-17系列飛機。當時大量裝備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的米格-15/17飛機就是由該廠生產的。 126廠還直接負責支援在中國的潘陽飛機製造廠生產米格-17飛機。到1958年126廠共生產各型米格-15和米格-17近3000多架。
五十年代中期,隨著蘇霍伊設計局的重新恢復,126廠開始負責生產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出來的超音速戰鬥機。 1958年3月第一架量產型蘇-7攻擊機首飛成功,這是由KnAAPO生產出來的第一架超音速噴氣戰鬥機。兩年後蘇-7B開始大量投入生產,整個蘇-7系列一直生產到1971年。這個時候126廠正式更名為“加加林遠東機器製造廠”,與此同時可變後略翼的蘇-17飛機進入批量生產。 1972年裝有推力更大的AL-21F-3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上也更為先進的蘇-17M成為該廠的主要產品。
兩年後KnAAPO開始生產改進型蘇-17M2飛機,該機裝有新型機載設備並可掛載空地制導武器。 1976年該廠開始生產增大油箱和戰鬥效能的蘇-17M3和蘇-17UM戰鬥教練機。 1980年,配備有數字式瞄準導航綜合系統的蘇-17M4被製造出來。同一時期,蘇-17的出口型也在KnAAPO投入生產。 1972年開始生產供東歐國家使用的蘇-20(蘇-17M出口型)戰鬥轟炸機。 1976年開始生產蘇-22飛機(裝有R-29渦噴發動機的蘇-17M2飛機改進型)。 1978年開始生產蘇-22M和蘇-22UM飛機(蘇-17M3和蘇-17UM的改進型)。這些飛機被廣泛出口到華沙條約國家、阿拉伯國家和秘魯。 KnAAPO批量生產了15種蘇-17改進型飛機,生產總數達2500多架。
除了出口之外,蘇-7和蘇-17系列飛機主要裝備前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部隊。在這期間KnAAPO沒有為國土防空軍生產過任何型號的飛機。
蘇-27飛機批量生產的籌備工作始於1976年,因為新的戰鬥機在結構和工藝方面與當時工廠正在生產的蘇-17飛機大相逕庭且政府規定的轉產期限又比較短。 KnAAPO著實費了一番力氣才達到生產蘇-27飛機所要求的工藝和技術條件。在標準型蘇-27戰鬥機投入批量生產後,KnAAPO於1985年生產出第一批生產型蘇-27UB雙座教練戰鬥機並交付部隊使用。 1989年又試生產了蘇-27K艦載戰鬥機。
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KnAAPO成為航空系統中生產蘇-27系列所有單座型戰鬥機的唯一廠家。除批量生產的飛機外,KnAAPO與蘇霍伊設計局密切合作,參與了蘇-27系列飛機中幾乎所有樣機的製造工作。從1992年開始,KnAAPO開始投入到蘇-27M多用途戰鬥機的研製任務中,所有的蘇-27M(蘇-35/37)原型機都是由KnAAPO製造出來的,包括蘇-35UB雙座教練戰鬥機。九十年代末期,KnAAPO開始批量生產蘇-27K/33艦載機和蘇-27KUB艦載戰鬥教練機,以及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
前蘇聯領導層是考慮到KnAAPO的生產任務過於繁重,才將蘇-27UB的生產任務轉移到伊爾庫斯克飛機生產聯合股份公司(IAPO)的。與KnAAPO本比,IAPO問樣是前蘇聯航空界老資格的生產企業,而且與蘇霍伊設計局的開山鼻祖巴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本人有著一段淵源。
伊爾-2 遠程夜間轟炸機[/color][/align] IAPO同樣成立於1934年,當時生產的是SB飛機和由巴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本人親自參與設計的伊-14戰鬥機,那個時候蘇霍伊設計局還沒有建立。 1941年IAPO轉產PE-2俯衝轟炸機,同時也生產伊爾-4轟炸機。在戰爭的後期,IAPO還生產了葉爾-2遠程夜間轟炸機。
伊-14 戰鬥機衛國戰爭結束後,工廠投入圖-2飛機的生產,緊接著在1951年開始生產圖-14噴氣式中程轟炸機,這是該廠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在準備生產圖-14的時候蘇霍伊設計局因為蘇-15(舊蘇霍伊局的編號,蘇局恢復後重新進行了飛機編號排列)研製失敗被解散,蘇霍伊本人被下放到IAPO勞動改造。 IAPO的工廠廠長扎日吉十分看中蘇霍伊的個人能力,將組織生產圖-14的工作完全交給蘇霍伊負責,兩人也因此成為莫逆之交。在1953年5月蘇霍伊設計局恢復後蘇霍伊任命他為蘇霍伊設計局莫斯科試驗生產廠的廠長。
從1953年到1957年,IAPO參與了著名的伊爾-28前線轟炸機的生產工作。這種前線轟炸機大量裝備前社會主義國家並一直服役到今天。五十年代末開始,IAPO組裝生產出第一批安-12中型運輸機,這是IAPO生產過的最大型飛機,與此同時還生產富有傳奇色彩的雅克-28多用途飛機。 1961年以後,安-24支線客機開始在IAPO投入生產,這種飛機曾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東方集團國家,中國在這種飛機的基礎上生產出運七型飛機。不過在IAPO產量最高的是六十年代末開始生產的米格-23UB戰鬥教練機和米格-27攻擊機。一直到1985年,IAPO總共生產了近800架米格-23/27飛機。作為遠東地區的飛機製造廠,IAPO自進入噴氣時代以來幾乎參與了前蘇聯所有主要設計局的機型生產工作,這在前蘇聯的航空系統中是相當罕見的。這也證明了IAPO有著極強的轉產和適應能力。
從1986年開始,IAPO轉產蘇-27UB戰鬥教練機。這一年的9月10日,IAPO製造的第一架批生產型蘇-27UB的檢驗飛行由IAPO的試飛員布拉諾夫和伊萬諾夫完成。之後IAPO就作為蘇-27UB的專門生產單位為空軍和防空部隊生產這種大型戰鬥教練機。在蘇聯解體後,蘇-27被允許出口。 IAPO也參加了向外國軍事訂購人提供蘇-27UB戰鬥教練機的生產工作。
與KnAAPO有所不同的是,雖然巴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本人曾經在IAPO工作過,但該廠在蘇-27UB之前沒有生產過任何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飛機。也沒有參與過蘇-27的研製過程和樣機的生產製造。只是為了保證KnAAPO首夠完成軍方蘇-27的生產任務,蘇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長會議軍事工業委員會就想當然地將蘇-27UB的生產工作調到了IAPO。從歷史條件上來說,IAPO遠不如KnAAPO和蘇霍伊設計局之間的關係密切。再加上IAPO本身有一定程度的研製能力,這為日後IAPO和蘇霍伊設計局之間因蘇-30KN造成的糾紛埋下了伏筆。
從KnAAPO的立場來說,在前蘇聯計畫經濟時代自己本身的生產任務都忙不過來,對於將自己開發出來的蘇-27UB轉移到別的工廠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可是在蘇聯解體,軍方大幅削減甚至中止軍事技術裝備採購的窘境下,少完成一架蘇-27的出口生產任務就意味著全廠工人少發一年的工資,這自然不能等閒視之。只是在蘇霍伊集團上層的強大壓力下,KnAAPO才沒有恢復甦-27UB教練機的生產線,雖然這對後者來說是易如反掌。
除了以前提過的外國軍事訂購人採購了大批KnAAPO生產的蘇-27飛機外,越南(Su-30MK2V)、印度(Su-30MKI)和馬來西亞(Su-30MKM)等國都已經採購了IAPO生產的蘇-30系列飛機。對於IAPO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的成就,反過來講就是KnAAPO的痛苦。
在向印度推銷蘇-30MKI獲得成功後,IAPO在蘇-30的基礎上發展了蘇-30KN飛機。與蘇-30MKI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編號“藍色302”的蘇-30KN進行了首飛。這是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蘇-30KN原型機。蘇-30KN是蘇-30系列中最簡單的改進型號。由於完全利用蘇-27UB的機體、動力裝置和飛控系統,從外形上來看蘇-30KN與蘇-27UB沒有任何不同,只是將武器掛架進行調整以掛載大型空地武器。另外將原來的N001E雷達換裝為PERO相控陣雷達天線,不過即使有訂貨,雷達的改進工作也要在38個月之後才能完成。實際上302號機本身也不是全新製造的,而是IAPO在原先用於測試的蘇-27UB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這架飛機上有重新設計的座艙系統,包括有三個液晶顯示屏,其中兩個MFI-9型顯示器的尺寸為17.8厘米X12.7厘米,另一個小一些的顯示器安裝在它們中間,座艙內仍保留了備份的傳統儀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