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般若

共通的般若。般若華譯為智慧。‘不共般若’之對稱。謂般若波羅蜜法門是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通而說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般若
  • 類別:佛教用語
  • 出處:《般若經》等
  • 釋義:共通的般若
簡介,文獻摘錄,參考資料,

簡介

此指《般若經》等大乘經典而言。不共般若僅為菩薩而說,是二乘不共通的法門;此指《華嚴經》而言。《大品般若經》卷三〈勸學品〉謂(大正8·234a)︰‘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是中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亦即《般若》等經是共通為三乘而說,故稱共般若;《華嚴經》是如來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法門,盡佛智之深處,非二乘所能知,故稱不共般若。此因前者其體遍權實,故通三乘,後者局於實,故不通三乘。

文獻摘錄

◎附︰宇井伯壽著·印海譯《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五章第二節(摘錄)
般若波羅蜜當下被稱為大乘者,是出於般若經,但般若含攝了所有佛教。說共般若者,指所有三乘普通所解所行之一方面而說,這如通常之般若經及其思想。反之說不共般若者,指為菩薩修行十地以後之第十地法雲地菩薩所說,唯有法身菩薩所解所行而得的秘密之說。約經說,即指《法華》、《不可思議解脫經》等。秘密者,決不是佛陀之內密意義,而是所說秘奧深邃,若非其機不得其解之謂。所以《法華》、《華嚴》一切所說實際上綜合了般若波羅蜜最上義。此共、不共般若在同一意趣上說明般若有有為、無為之二種,或與五波羅蜜同時和常住之二種。進而說佛法有福德門、智慧門二類,福德門是菩薩修集功德之道行方面,於果位上獲得十八不共法。智慧門是徹見諸法實相,舍離諸法,心不著於空,不厭生死,不住涅盤之一方面。總結前者是共有為,與五波羅蜜共的般若方面說,後者是不共無為,常住的不共般若方面說。因此二者都是完全絕對的智慧。

參考資料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四教義》卷一;《三論玄義》;《華嚴五教章》卷一;《華嚴法界玄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