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學說

共振學說

共振學說()是(H.L.F.Von Helmholz1868)的聽覺學說,所謂耳蝸中排列著許多具有固定振頻的共振器,它們各自與其相應的音頻發生共振,分別刺激不同的神經纖維而感知高低不同的音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振學說
  • 外文名:resonance theory
  • 提出者:馮·赫姆霍爾茲
  • 亦稱:共振器學說
按照赫姆霍爾茲最後的見解,這種共振器就是構成耳蝸基底膜的放射纖維,這種纖維在耳蝸基底部較短,越近蝸頂越長,顯示各種固定的振動頻率。這種學說,是位置學說之一。1930年,人們發現了微音器電位,1940年,匈牙利學者馮·貝克西(G.Von Bekesy)用微音器(stroboscope)成功地直接觀察了音波引起的基底膜的運動,並測定了基底膜的張力,他根據在基底膜上未發現特定的強張力方向,而否定了赫姆霍爾茲的學說,提出了音刺激在基底膜上的進行波學說。這種學說認為,基底膜並不與聲音發生共振,而是相對不同頻率的音波,基底膜上產生的進行波最大振幅的位置從蝸頂向基底逐漸增高,這仍是一種位置學說。儘管貝克西否定基底膜上的共振,但從單一耳蝸神經纖維反應區來看,共振學說還不能完全推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