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醜·壬寅歲吳門元夕風雨

六醜·壬寅歲吳門元夕風雨》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上片由一“記”字領起,重在描述對舊時夜景的美好追憶;下片觸景傷情,抒寫作者對舊時愛人的追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六醜·壬寅歲吳門元夕風雨》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吳文英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六醜
壬寅歲吳門元夕風雨
漸新鵝映柳,茂苑鎖、東風初掣。館娃舊遊,羅襦香未滅。玉夜花節。記向留連處,看街臨晚,放小簾低揭。星河瀲艷春雲熱。笑靨欹梅,仙衣舞纈。澄澄素娥宮闕。醉西樓十二,銅漏催徹。
紅消翠歇。嘆霜簪練發。過眠年光,舊情盡別。泥深厭聽啼鴂。恨愁霏潤沁,陌頭塵襪。青鸞杳⑶、鈿車音絕。卻因甚、不把歡期,付與少年華月。殘梅瘦、飛趁風雪。向夜永⑷,更說長安夢,燈花正結。

作品注釋

⑴六醜:詞牌名,系周邦彥自創“中呂調”曲,調見《片玉詞》。據周密浩然齋雅談》記載:邦彥曾對宋徽宗云:“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醜,故以此比之”。雙調,一百四十字,上片十四句八仄韻,下片十三句九仄韻。例用入聲部韻,上片第一、八句,下片第二、六句皆為有領格字的上一下四句法,諸領格字並用去聲。楊慎以其名不雅,《升庵長短句》易名為《個儂》。與《詞譜》所收《個儂》,謬瑩中所作詞,不是同一調。
⑵壬寅歲:即公元1242年(宋理宗淳祐二年)。根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吳文英此時四十三歲,在蘇州。元夕:上元之夜,即元宵節,正月十五日。
⑶杳:一本作“香”。
⑷向:一本作“丙”。永:一本作“闌”,一本作“來”。

作品鑑賞

“漸新鵝”三句,寫元宵日之景。此言元宵日早春天氣,花園中的東風開始吹拂,柳枝上已經吐出了鵝黃色的嫩芽。“館娃”兩句,懷古。“館娃”,原指西施所居的靈岩館娃宮,這裡借指西施本人。“羅襦”,系輕軟短衫。此言這裡(指吳門)曾經是吳國的西施遊覽過的地方,至今仿佛還能在此聞到她遺留下來的衣衫香。“玉夜”四句,追憶舊時的元宵節。“玉夜”,即“元夕”,指正月十五日元宵節。“花節”指舊俗二月十八日的百花生日,稱花朝節或花節。此言記得在過去每到元宵節、花朝節,吳門大街上布置得花團錦簇,到處都叫人留連忘返。一到節日的夜晚,婦女們為觀賞街市中的盛況,都將臨街樓窗前的竹帘子偷偷地揭點起來,這樣就能將街上景致看得更清楚些。詞人逼真地刻畫了這一動態細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虛偽禮教對婦女們的壓制及她們的一點微小反抗。“星河”三句,承上憶舊日元夜。“星河”,即指銀河;“纈”,這裡指眼生花。此言如果元夕夜碰到晴天,天河中的星星就能連綴成片,加上春氣已暖,到了“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時節,所以最快活的就要數那些年青女子了。她們笑容滿面,頭上斜插梅枝,身穿著飄飄欲仙的舞衣,舞將起來,一定會看得人眼花繚亂。“澄澄”三句,承上憶舊日元夕。“澄澄”,清明貌;“素娥”,即月亮。“西樓十二”,即十二樓,古代傳說為仙人所居之處。此言明亮的圓月高掛在空中,指詞人在西樓飲酒度節,恰似置身於仙境中一般。可惜的是歡樂恨夜短,漏聲催促之中,一次難忘的元宵夜也終於過去了。
“紅消”四句,承上啟下,述眼前的“元夕”。詞人說:“今夜(元夕)風雨,使紅茶花被吹打得花凋葉落,觸景傷情,感嘆年華消逝,舊日的恩恩怨怨都與我告別了。如今惟剩下我這位孤獨的白髮人,再沒有紅粉佳人前來陪伴我飲酒作樂了。”“練發”,喻發如蠶絲白。“泥深”三句,述己之愁心。“鴂”,即杜鵑也。此言風雨泥濘,引得詞人心煩意亂,對雨中杜鵑的啼聲也倍感討厭。室外的霏霏細雨,將詞人困守在家中,所以搞得詞人怨天恨地。他想到即使是勉強去郊外踏青,恐怕那郊外泥濘的道路也將會沾污了鞋襪。“青鸞杳”三句,憶舊日的伊人。“青鸞”,因鸞鳥喜歡對鏡而舞,所以古人常以“青鸞”借代鏡子,徐寅上陽宮詞》有“妝檯塵暗青鸞掩”句,可以證之。“鈿車”,以金花等裝飾的車子。詞人說:“我所喜歡的女子,她的倩影已經從鏡中消失,她所乘坐的鈿車也不再來到這兒。為什麼我不趁著從前年青時候,好好地把握住兩人美好的愛情生活呢?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恨事綿綿啊。”這裡透露出詞人所憶的女子,可能就是離他而去的蘇姬。“殘梅瘦”三句,回憶眼前情景。詞人說:“春天已經來臨,梅花也將隨著風雨而紛紛凋零,愈顯清瘦。我在這元宵長夜,聽著噼啪作響的燈花,且回憶、敘說那些當年的都市夢吧。”這首《六醜·壬寅歲吳門元夕風雨》詞與《思佳客·癸卯除夜》詞相同,也為讀者透露出詞人的蘇姬已離他而去的訊息。從“青鸞杳、鈿車音絕”可以推斷,蘇姬在公元1242年元宵節前,已離開了吳文英。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