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彝族鄉

六合彝族鄉

六合彝族鄉是一個集山區、貧困、多民族為一體的民族鄉,也是全州典型的少數民族貧特困鄉。全鄉國土面積2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292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合彝族鄉
  • 外文名稱:Liuhe yi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
  • 下轄地區:13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六合
  • 電話區號:0872
  • 面積:249.5平方公里
  • 方言:白族語、彝語
  • 車牌代碼:雲L
  • 主要民族:彝族、白族等
鄉鎮概況,基層組織,農村經濟,經濟概況,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社會保障,產業,資源,扶貧開發,

鄉鎮概況

鄉內海拔1435m——2782m,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約900mm。鄉政府距縣城70公里,全鄉轄13個村委會,108個自然村、155個村民小組。主要居住著、白、彝、苗、傈僳等民族。2006年末總人口16660人、4423戶,其中具有獨特民俗文化的彝族支系——白依人有6135人,占全鄉總人口的37%。預測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4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14元,地方財政收入216萬元。

基層組織

全鄉有17個黨支部,77個黨小組黨員624人,其中農村黨員559人。在黨建工作中,鄉黨委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理論素質。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健全和完善了民主決策制度和議事規則,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決策水平。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黨委成員聯繫基層支部,副科以上領導幹部每年給支部上黨課2次以上。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中心組理論學習活動,每月召開2次黨政聯席會。紮實推進“雲嶺先鋒”工程的實施,健全完善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激發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工作熱情,增強了幹事創業的事業心責任感,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農村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得到加強,7個村投資98萬元新建了辦公樓及黨組織活動場所。其餘6個村按照“六有”標準進行配備,確保基層黨組織活動的正常開展。
學習十七大精神學習十七大精神

農村經濟

經濟概況

六合鄉的大春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包穀為主,小春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蠶豆為主;大春經濟作物主要以烤菸蠶桑為主, 2007年全鄉糧食總產達3571噸,其中包穀1973噸,水稻644噸,人均占有糧220公斤。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14元,地方財政收入216萬元。
2007年全鄉共種植烤菸3300畝,交售中上等菸葉8600擔,均價12.62元,菸農收入560萬元,實現菸葉稅120萬元。
六合鄉是全縣重點林區鄉之一,全鄉森林面積達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4%。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大力培植和發展優質經濟林果,目前共發展優質8000畝,梅子4000畝,板栗3000畝,林果業實現產值192萬元,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成長和農民增收。 2007年全鄉共有桑園面積5500畝。
以品種改良為切入點,加大對畜牧業的培植力度,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不斷落實畜禽防疫措施, 2007年畜牧業產值達到760萬元。

特色產業

,以其皮薄、肉香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十月份開始,各地客商都會到松坪聯繫收購松子,形勢較為樂觀。

人口衛生

全鄉有鄉級衛生院1所,13個村級衛生室,共有醫務人員47人,民眾的醫療保健基本得到保障。2007年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戶3821戶、15168人,參合率達96%。截止11月底,門診受益人數47164人次,住院人數453人次,合計補償資金50.91萬元,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通過兩年來的工作,農戶充分體會到了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好處,參合的積極性大有提高,2008年參合農戶3925戶,參合人口15464人,參合率97.9%。

文化教育

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村中心國小13所、27個教學點,在校學生191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7%,國中入學率達96%,教職工110人,在教師少、班級多、教學點分散的情況下,不斷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7年中考上線52人,上線率44%,在全縣名列前茅。校舍建設上,積極協調完成了五星教學樓、六合明德希望國小教學樓、大甸國小教學樓建設工程。六合中學綜合樓建設正在進行中,計畫投資360萬元,已完成220萬元。

人文地理

明清時期,這裡屬土官的領地,設“土舍”,清末為松桂下屬之東山六甲。民國初期,仍屬東區轄下之東山六甲。民國23年(公元1934年),一部分屬於第一轄區之普慶鄉,一部分屬第四轄區之六合鄉。民國33年(公元1944年),一部分屬普慶鄉,一部分屬松桂鎮。民國36年(公元1947年),屬松桂鎮。1949年7月1日,鶴慶解放後,屬東區,後屬東江分區。1951年為第七區。1958年建公社時,把松桂的中窩、石洞兩個大隊劃歸六合,成立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把紅旗公社調整為六合、夸萼、碧龍、中石4個小公社。1963年又恢復六合區,把中窩、石洞劃回松桂區。中江公社並回六合區。1970年將改區為公社。1972年把六合公社分為六合、中江兩個公社。1984年又將公社改稱區,大隊改稱鄉。1988年撤區,改稱六合鄉,原13個鄉改為13個村公所。1988年8月,建立六合彝族鄉。2000年8月,村改委後,有13個村民委員會。
在這裡世代生息繁衍的白依人,有其獨特的民族服飾(火草衣)、民族舞蹈(蘇必阿里嚕等)、民族音樂(十二月調、過江調等)、婚喪嫁娶習俗和神奇的民間傳說,積澱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的專家學者到六合考察民俗文化,以白依人民俗文化旅遊為重點的獵奇旅遊將大有可為。通過努力,2005年9月,五星村被命名為州級白依人民俗文化保護村,白依人民俗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進一步得到加強。
白依少女白依少女
在六合鄉松坪村委會松坪自然村,有一到通往朵美鄉的懸崖峭壁,稱為“羊橋”,羊橋山勢雄偉,地勢險峻,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吸引著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採風。
更有和樂村義氣莫的聳雲山,位於六合鄉五星、南坡、河東交界處的燕子崖,都讓人嚮往不已,置身於山水之間,不禁讓人流連忘返……
羊橋風光羊橋風光

基礎設施

水利設施建設上,近年來,大力發展小水窖,建成容積20m³以上的小水窖10864件,戶均達2.5件。加大對水庫塘的維修,現有1500m³以上的庫塘47件,10萬立方米以上的小水庫4件,受益面積1300畝,全鄉蓄水量達120萬立方米。
交通建設上,13個村委會均已通公路,鄉內公路網總里程達80多公里,年內實施了毛谷村3.1公里、靈地村2公里的彈石路建設,動員民眾投工投勞完成了上紙廠公路、大浪田公路的測設和開挖。

新農村建設

六合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中央、省、州、縣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首先是成立了領導組織機構,安排了強有力的工作隊員到各村指導工作,其次是制定了適合於本地區實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並按照方案抓好新農村建設。在具體的工作中,一是強化對農戶進行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民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加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了農田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積極調研,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愛發展好原有的產業的同時,積極培養新的經濟成長點,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最後實現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社會保障

根據國家人均純收入低於693元的為絕對貧困的標準和我縣所確定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年人均純收入720元的規定,全鄉目前有貧困戶3125戶、貧困人口12978人,低收入戶940戶,人口3395人,絕對貧困戶2185戶、人口8983人,殘疾貧困人口301人。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州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會議精神,把黨和國家對貧困人口的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全鄉嚴格按程式審批辦理了農村低保264戶、人口891人,五保戶75戶、75人,每人每月補助60元。資金由信用社直接代發到農戶手中。
鄉殘聯第一次代表會鄉殘聯第一次代表會

產業

靈地、松園村的民眾的手工白棉紙加工產業,以天然構皮為原料,通過蒸煮、製漿等工序,生產出的白棉紙質地好,韌性強,被廣泛地運用於茶葉包裝、捆鈔及其它製造業,目前在省內外乃至國外都有一定的市場。
還有麥地、和樂、上萼坪等村的蜂蜜,也是原生態的保健品,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資源

六合鄉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全鄉有森林面積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4%。森林覆蓋率的增大,使得野生藥材、野生食用菌等林下資源也日益豐富起來。目前六合境內有白芍、一枝蒿、秦歸、單歸等名貴中草藥,還有雞樅、松茸、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
六合的山上也蘊涵了大量的地下水資源,但由於六合的山體屬於喀斯特地形,蓄積的地下水從地勢比較低的中江、朵美等地流出,為這些地區提供了較好的灌溉條件。

扶貧開發

2007年,該鄉的六合、大甸兩個村被列為“千村扶貧開發、百村整體推進”項目實施村,目前兩個村的“8有”項目已全面完成,完成白牆工程363戶、36455m3,新建水窖223件、沼氣池333口、節能灶413件、衛生廄482件、衛生廁520件,安居工程完成改造94件、新建41件。李子箐和寒次歹兩個異地搬遷點共搬遷47戶,213人。
2008年,又將實施上萼坪、河東兩個村的千村扶貧開發工程,目前已經完成了前期的調查摸底和項目設頂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