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是為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健全公務員激勵保障機制,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於2019年3月印發,共七章三十四條,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 印發機關:中共中央辦公廳
  • 印發日期:2019年3月
  • 實施日期:2019年6月1日 
規定全文,內容解讀,

規定全文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健全公務員激勵保障機制,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和職責設定公務員領導職務和職級序列。
本規定所稱職級,是公務員的等級序列,是與領導職務並行的晉升通道,體現公務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資歷貢獻,是確定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的重要依據,不具有領導職責。
公務員可以通過領導職務或者職級晉升。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履行領導職責,不擔任領導職務的職級公務員依據隸屬關係接受領導指揮,履行職責。
第三條 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旨在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完善中國特色公務員制度,改革公務員職務設定辦法,建立職級序列,暢通職級晉升通道,拓展職級晉升空間,促進公務員立足本職安心工作,加強專業化建設,激勵公務員幹事創業、擔當作為。
第四條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堅持向基層傾斜,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
第五條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工作,由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分級負責。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組織實施的巨觀指導。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具體指導本轄區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二章 職務與職級序列
第六條 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定。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七條 職級序列按照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公務員職位類別分別設定。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職級序列另行規定。
第八條 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對應相應的級別。
領導職務對應的級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對應的級別是:
(一)一級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二級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一級調研員:十七級至十一級;
(四)二級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五)三級調研員:十九級至十三級;
(六)四級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七)一級主任科員:二十一級至十五級;
(八)二級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九)三級主任科員:二十三級至十七級;
(十)四級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八級;
(十一)一級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
(十二)二級科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
第九條 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對應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最低職級是:
(一)廳局級正職:一級巡視員;
(二)廳局級副職:二級巡視員;
(三)縣處級正職:二級調研員;
(四)縣處級副職:四級調研員;
(五)鄉科級正職:二級主任科員;
(六)鄉科級副職:四級主任科員。
第三章 職級設定與職數比例
第十條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按照下列規格設定:
(一)中央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機關設定一級巡視員以下職級;
(二)副省級城市機關設定一級巡視員以下職級,副省級城市的區領導班子設定一級、二級巡視員;
(三)市(地、州、盟)、直轄市的區領導班子設定一級巡視員,市(地、州、盟)、直轄市的區機關設定二級巡視員以下職級,副省級城市的區機關設定一級調研員以下職級;
(四)縣(市、區、旗)領導班子設定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縣(市、區、旗)、鄉鎮機關設定二級調研員以下職級。
第十一條 職級職數按照各類別公務員行政編制數量的一定比例核定。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職數按照下列比例核定:
(一)中央機關一級、二級巡視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12%,其中,正部級單位一級巡視員不超過一級、二級巡視員總數的40%,副部級單位一級巡視員不超過一級、二級巡視員總數的20%;一級至四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5%。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機關一級、二級巡視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5%,其中一級巡視員不超過一級、二級巡視員總數的30%;一級至四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45%。
(三)副省級城市機關一級、二級巡視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2%,其中一級巡視員不超過一級、二級巡視員總數的30%;一級至四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43%,其中一級調研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調研員總數的20%。
(四)市(地、州、盟)、直轄市的區領導班子一級巡視員不超過領導班子職數的15%。市(地、州、盟)、直轄市的區機關二級巡視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1%;一級至四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20%,其中一級、二級調研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調研員總數的40%,一級調研員不超過一級、二級調研員總數的50%;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0%,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的50%。
(五)副省級城市的區領導班子一級、二級巡視員不超過領導班子職數的15%,其中一級巡視員不超過一級、二級巡視員總數的40%;副省級城市的區機關一級調研員以下職級職數,按照第四項規定執行。
(六)縣(市、區、旗)領導班子二級巡視員不超過領導班子職數的10%,一級、二級調研員不超過領導班子職數的20%。縣(市、區、旗)、鄉鎮機關二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2%;三級、四級調研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10%,其中三級調研員不超過三級、四級調研員總數的40%;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0%,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的50%。
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中個別情況特殊需要調整職級比例的,應當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中央機關和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可以對前款規定中未作區分的各職級層次的比例予以細化。
第十二條 中央和省級機關垂直管理的機構、市地級以上機關的直屬單位或者派出機構,根據機構規格,參照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設定職級和核定職數。
直轄市的縣領導班子和縣、鄉鎮機關,副省級城市的鄉鎮機關,根據機構規格,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參照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研究確定職級設定和比例。
第十三條 職級職數一般按照各機關分別核定。職數較少或者難以按照各機關分別核定的職級,由縣級以上地方黨委及其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和職級晉升審批許可權,分級統籌核定和使用。市(地、州、盟)、直轄市的區、縣(市、區、旗)的領導班子與所屬部門職級職數分開統籌核定和使用。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可以統籌使用若干名一級巡視員職數,用於激勵少數特別優秀的縣(市、區、旗)黨委書記。
第十四條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職級設定方案,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省級以下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職級設定方案的審批或者備案程式,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章 職級確定與升降
第十五條 公務員領導職務的任免與升降,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公務員的職級依據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
非領導職務公務員首次確定職級按照有關規定套轉。新錄用公務員按照有關規定確定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相當層次的職級。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民眾團體調任的人員,按照公務員調任有關規定,綜合考慮其原任職務、調任職位和工作經歷確定職級。機關接收的軍隊轉業幹部,按照國家軍轉安置有關規定確定職級。
第十七條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在職級職數內逐級晉升,並且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政治素質好,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二)具備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忠於職守,勤勉盡責,勇於擔當,工作實績較好;
(三)民眾公認度較高;
(四)符合擬晉升職級所要求的任職年限和資歷;
(五)作風品行好,遵紀守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清正廉潔。
第十八條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晉升一級巡視員,應當任廳局級副職或者二級巡視員4年以上;
(二)晉升二級巡視員,應當任一級調研員4年以上;
(三)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四)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五)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副職或者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六)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七)晉升一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正職或者二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八)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三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九)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副職或者四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十)晉升四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
(十一)晉升一級科員,應當任二級科員2年以上。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根據工作需要、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實績和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也不能簡單按照任職年限論資排輩,體現正確的用人導向。
第十九條 公務員晉升職級所要求任職年限的年度考核結果均應為稱職以上等次,其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結果為優秀等次的,任職年限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等次或者不定等次的,該年度不計算為晉升職級的任職年限。
第二十條 公務員晉升職級按照下列程式辦理:
(一)黨委(黨組)或者組織(人事)部門研究提出工作方案。
(二)對符合晉升職級資格條件的人員進行民主推薦或者民主測評,提出初步人選。
(三)考察了解並確定擬晉升職級人選。中央機關公務員晉升一級、二級巡視員,應當進行考察;晉升其他職級可以綜合考慮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一貫表現等情況確定人選。省級以下機關公務員晉升職級的考察了解方式,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四)對擬晉升職級人選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於5個工作日。
(五)審批。中央機關公務員晉升職級由本機關黨組(黨委)及其組織(人事)部門審批,一級、二級巡視員職級職數使用等情況按年度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省級以下機關公務員晉升職級的審批許可權,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審定。
各級機關中未限定職數比例的職級,其晉升程式可以適當簡化。
第二十一條 公務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晉升職級:
(一)不符合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的;
(二)受到誡勉、組織處理或者處分等影響期未滿或者期滿影響使用的;
(三)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審查調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四)影響晉升職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條 公務員職級實行能上能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降低職級:
(一)不能勝任職位職責要求的;
(二)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等次的;
(三)受到降職處理或者撤職處分的;
(四)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條 中央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章規定,按照落實好乾部標準、從嚴管理幹部和樹立鼓勵幹事創業、擔當作為導向的要求,結合實際細化公務員職級升降的條件和情形。
第五章 職級與待遇
第二十四條 領導職務與職級是確定公務員待遇的重要依據。公務員根據所任職級執行相應的工資標準,享受所在地區(部門)相應職務層次的住房、醫療、交通補貼、社會保險等待遇。
擔任領導職務且兼任職級的公務員,按照就高原則享受有關待遇。
第二十五條 公務員晉升職級,不改變工作職位和領導指揮關係,不享受相應職務層次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因不勝任、不適宜擔任現職免去領導職務的,按照其職級確定有關待遇,原政治待遇、工作待遇不再保留。
第二十六條 公務員因公出國出差的交通、住宿標準以及辦公用房標準等待遇,不與職級掛鈎。
第二十七條 縣處級副職以上領導成員因換屆不再提名、機構改革等原因免去領導職務轉任職級的,保留原待遇,不改變幹部管理許可權。
第六章 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八條 擔任領導職務且兼任職級的公務員,主要按照領導職務進行管理。
不擔任領導職務的職級公務員一般由所在機關進行日常管理。公務員晉升至所在機關領導成員職務對應的職級,不作為該機關領導成員管理。
第二十九條 根據工作需要和領導職務與職級的對應關係,公務員擔任的領導職務和職級可以互相轉任、兼任;符合規定資格條件的,可以晉升領導職務或者職級。
第三十條 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不同職位類別公務員之間可以交流,根據不同職位類別職級的對應關係確定職級。
第三十一條 機關應當嚴格執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不得違反規定設定職級,不得超職數配備職級,不得隨意放寬職級任職資格條件,不得違反規定提高或者降低職級待遇標準。對違反相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黨委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十三條 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規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附屬檔案四《綜合管理類公務員非領導職務設定管理辦法》和201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同時廢止。

內容解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其引人注目之處,在於通過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調動公務員群體積極性、健全激勵保障機制。
考察我國現有公務員體制,客觀地講,其存在一些固有深層次矛盾,此次印發的檔案旨在從中央層面來解決這些問題。原來以職務為主的體制發揮了應有的歷史作用,強化了幹部的責任擔當。但同時,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也不斷暴露出一些問題。
首先,過去幹部隊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態,從制度安排上看有不科學之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同樣適用於幹部隊伍。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一門心思想當大官?因為保障、福利,以及對職業生涯的肯定、社會榮譽等都與職務掛鈎。
其次,常規的管理結構呈金字塔狀,這意味著職務越高位置越少,這也產生了不公平的問題。如此一來,如何調動大部分人的工作積極性就成了問題,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基層一線工作。最典型就是公安系統,他們的職業特徵注定了很多人要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默默無聞地在非領導職務上工作。從全國範圍來看,鄉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有很大提升空間。基層的特點是“職務少、出口少”,在縣鄉一級大部分公務員的年齡一超過40歲或45歲,因為上升空間受阻,就會產生“應付工作”的情緒。
最後,就是長期困擾我們的“能上不能下”這個老問題,即如何落實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降低職級。過去,這一機制之所以難以推進,不僅僅是考慮到“面子”問題,還存在人事管理的內在規律性矛盾。一直以來,我們以職責為主來培養幹部,任職的幹部有著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如果機械地考核降級,對組織和體制同樣意味著損失。如何既保證積極性,又能讓做不好的人離開?這就需要增加管理手段的多樣性,譬如考核不合格、不稱職,可以通過降職級來負反饋,而不是職務。
總的來看,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有利於建立公平合理的公務員體制,拓寬公務員晉升通道,有助於完善激勵保障制度、能上能下制度。社會應當重新理解“公務員”一詞,不能把它當作“官”,而是將其視作一個公共服務職業,努力消除官本位思想。讓公務員的辛勤付出,不僅僅以職務的形式來回報,還要通過建立起相應的競爭基準和工薪分配、榮譽分配、福利分配標準來回報。
向基層傾斜,科學分類、尺度更寬,探索能上能下的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勵機制,是給幹部隊伍的強心針、定心丸。黨的事業根基在基層、血脈在基層、源泉在基層,我們一定要讓公務員們“安心立命”。當然,在提供正向激勵的同時,必須明確降級標準並落實到位,亮明底線,向懶政、惰政發出警示。讓付出者得、消極怠工者失,才是符合人性規律、符合執政初衷的好的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