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16年

公元516年

公元516年是農曆丙申年,中國農曆候年;北魏熙平元年;柔然建昌九年;南朝梁天監十五年;高昌義熙七年。

基本介紹

紀年,大事,

紀年

丙申年(猴年
北魏熙平元年
柔然建昌九年
高昌義熙七年

大事

(1)春,正月,戊辰朔,魏大赦,改元熙平
(1)春季,正月戊辰(初一),北魏大赦天下,改年號熙平
(2)魏崔亮硤石未下,與李崇約水陸俱進,崇屢違期不至。胡太后以諸將不壹,乃以吏部尚書李平為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將步騎二千赴壽陽,別為行台,節度諸軍,如有乖異,以軍法從事。蕭寶寅遣輕車將軍劉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壘;二月,乙巳,又敗將軍坦孟孫等於淮北。李平至硤石,督李崇崔亮等水陸進攻,無敢乖互,戰屢有功。
(2)北魏崔亮攻打硤石城沒能攻下來,就和李崇約定水陸並進,李崇多次違反約定時間不來。胡太后因為眾將不和,就委任吏部尚書李平為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率領步兵、騎兵二千人趕到壽陽,另立行台,指揮調遣各部隊,如果有違抗不聽命令的人,便用軍法來制裁。蕭寶寅派輕軍將軍劉智文等人渡過淮河,攻破了三座營壘。二月乙巳(初八),又大淮河北部打敗了將軍垣孟孫等人。李平來到硤石,督促李崇、崔亮等軍隊水陸並進,沒有人敢違背命令,幾次作戰都獲勝。
上使左衛將軍昌義之將兵救浮山,未至,康絢已擊魏兵,卻之。上使義之與直王神念溯淮救硤石。崔亮遣將軍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與別將伊雍瓮生夾淮為營。延伯取車輪去輞,削銳其輻,兩兩接對,揉竹為,貫連相屬,並十餘道,橫水為橋,兩頭施大鹿盧,出沒隨意,不可燒斫。既斷趙祖悅走路,又令戰艦不通,義之、神念屯梁城不得進。李平部分水陸攻硤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悅出降,斬之,盡俘其眾。
梁武帝派左衛將軍昌義之領兵去解救浮山,軍隊沒有趕到時,康絢已經開始攻打北魏軍隊,擊退了他們。梁武帝派昌義之和直王神念溯淮河而上以援救硤石。崔亮派遣將軍博陵人崔延伯駐守下蔡,崔延伯和副將伊瓮生沿著淮河崐兩岸紮營。崔延伯把車輪的外周去掉,把輪輻削尖,每兩輛車對接在一起,用柔軟的竹子作成竹索,連貫並列起來,十多輛車並在一起,橫在水裡作為橋樑,兩頭設定大轆轤,使橋可以隨意出沒,不容易燒毀。既切斷了趙祖悅的逃路,又使戰船不能通行,昌義之王神念駐紮在梁城不能夠前進。李平部署軍隊分水陸攻打硤石,攻克了外城。乙丑(二十八日),趙祖悅出城投降,被殺掉,他的部下都被俘獲。
胡太后賜崔亮書,使乘勝深入。平部分諸將,水陸並進,攻浮山堰;亮違平節度,以疾請還,隨表輒發。平奏處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違我經略,雖有小捷,豈免大咎!但吾攝御萬機,庶幾惡殺,可聽特以功補過。”魏師遂還。
胡太后賜給崔亮書信,命令他乘勝深入。李平分派各將領從水旱兩路一同出發,攻打浮山堰崔亮違抗李平的指揮,藉口患病請求撤還,並且剛剛上書就撤軍了。李平上書建議判處崔亮死刑,太后下命令說:“崔亮進退自作主張,違背了我的戰略計畫,雖然獲得了一些小的勝利,怎么能免除大的罪過!但是我日理萬機,希望不要輕易殺戮,可以聽任他將功贖罪。”於是北魏軍隊就返回了。
(3)魏中尉元匡奏彈於忠“幸國大災,專擅朝命,裴、郭受冤,宰輔黜辱。又自矯旨為儀同三司尚書令,領崇訓衛尉,原其此意,欲以無上自處。既事在恩後,宜加顯戮,請遣御史一人就州行決。自去歲世宗晏駕以後,皇太后未親覽,以前諸不由階級,或發門下詔書,或由中書宣敕,擅相拜授者,已經恩宥,正可免罪,並宜追奪。”太后令曰:“忠已蒙特原,無宜追罪,余如奏。”
(3)北魏中尉元匡上書揭發於忠“借著國家有難,獨攬大權,使裴植郭祚蒙受冤屈,宰相貶黜受辱,並且又自己假造聖旨當了儀同三司尚書令,還兼任崇訓衛尉。推論他的這番心意,是想自處至尊之位,既然事情發生在大赦之後,應當公開誅戮,請求派一位御史到州里去執行處決。自從去年宣武帝去世以後,皇太后沒能親理朝政,因此以前各種事不按規定辦理,有的由門下省發出詔書,有的由中書省宣布敕令,擅自相互封任,已經受到皇恩寬恕的,確實應當免罪,但也應當追回封授。”皇太后說:“於忠已經受到了特別的寬恕,不好再追究罪責了,其他的都同意你的意見。”
匡又彈侍中侯剛掠殺羽林。剛本以善烹調為尚食典御,凡三十年,以有德於太后,頗專恣用事,王公皆畏附之。延尉處剛大辟,太后曰:“剛因公事掠人,邂逅致死,於律不坐。”少卿陳郡袁翻曰:”‘邂逅’,謂情狀已露,隱避不引,考訊以理者也。今此羽林,問則具首,剛口唱打殺,撾築非理,安得謂之‘邂逅’!”太后乃削剛戶三百,解尚食典御。
元匡又彈劾侍中侯剛捕殺羽林衛士。侯剛本來憑著善於烹調做了尚食典御,大約做了三十年。因為對太后有恩,非常專橫霸道,王公大臣都害怕他並且依附他。廷尉判處侯剛死刑,太后說:“侯剛是為公事抓人,不經意使人死掉了,按法律不應處死。”少卿陳郡人袁翻說:“您所謂的‘不經意’是指罪證已經暴露,卻掩藏起來不肯招認,於是就按法律拷問他們。現在被侯剛打死的這個羽林衛士,問他什麼就供認什麼,侯剛卻嘴裡大叫打死他,無理拷打,怎能說是‘不經意’!”於是太后才削除了侯剛三面戶封邑,解除了他尚食典御的職務。
(4)三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4)三月戊戌朔(初一),出現日食。
(5)魏論西硤石之功,辛未,以李崇為驃騎將軍,加儀同三司,李平為尚書右僕射,崔亮進號鎮北將軍。亮與平爭功于禁中,太后以亮為殿中尚書。
(5)北魏朝廷議論給西硤石之戰中的將領行賞,辛未(初四),任命李崇為驃騎將軍,加封儀同三司,李平為尚書右僕射,崔亮增加鎮北將軍的封號。崔亮和李平在朝廷中爭奪功勞,最後太后讓崔亮作了殿中尚書。
(6)魏蕭寶寅在淮堰,上為手書誘之,使襲彭城,許送其國廟及室家諸從還北,寶寅表上其書於魏朝。
(6)北魏蕭寶寅駐紮在淮河壩上,梁武帝寫了親筆信招誘他,讓他攻打彭城,答應把他的國廟和妻妾弟兄子侄們送到北方,蕭寶寅把梁武帝的信呈交給北魏朝廷。
(7)夏,四月,淮堰成,長九里,下廣一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崐丈,樹以杞柳,軍壘列居其上。
(7)夏季,四月,淮河大壩修成,長九里,下寬一百四十丈,上寬四十五丈,高二十丈,種上了杞柳樹,軍營就駐紮在壩上
或謂康絢曰:“四瀆,天所以節宣其氣,不可久塞,若鑿東注,則游波寬緩,堰得不壞。”絢乃開東注。又縱反間於魏曰:“梁人所懼開,不畏野戰。”蕭寶寅信之,鑿山深五丈,開北注,水日夜分流猶不減,魏軍竟罷歸。水之所及,夾淮方數百里。李崇作浮橋於硤石戍間,又築魏昌城於八公山東南,以備壽陽城壞,居民散就岡隴,其水清徹,俯視廬舍冢墓,瞭然在下。
有人對康絢說:“四河,是天用來宣洩它的‘真氣’的,不能夠長久地阻塞它,如果鑿開水向東灌,那么流水寬緩,大壩才能不破壞。”康絢就鑿開水東灌。又對北魏使用反間計,說:“梁朝人怕的是掘開水,不怕攻城野戰。”蕭寶寅相信了,鑿山五丈多深,掘開水向北灌注,水日夜分流仍然不見減少,北魏軍隊竟然撤軍回去了。水到之處,沿淮河方圓數百里都成了澤國。李崇在硤石戌之間搭起浮橋,又在八公山東南筑起魏昌城,來防備壽陽城被毀壞,居民們分散到山丘上。水非常清流澈,向下俯視,房屋墓穴都清晰地浮在水中。
初,堰起於徐州境內,刺史張豹子宣言,謂己必掌其事;既而康絢以他官來監作,豹子甚慚。俄而敕豹子受絢節度,豹子遂譖絢與魏交通,上雖不納,猶以事畢征絢還。
起初,淮河壩從徐州境內建起,刺史張豹子宣稱,認為自己一定能掌管這件事,等到後來康絢以其他的官職來監督建壩,張豹子非常惱怒。不久,張豹子受令由康絢管轄,他就誣告康絢和北魏勾通,梁武帝雖然沒有聽信他的話,卻用工程完畢為理由召回了康絢。
(8)魏胡太后追思於忠之功,曰:“豈宜以一謬棄其餘勛!”復封忠為靈壽縣公,亦封崔光為平恩縣侯。
(8)北魏胡太后追憶於忠的功勞,說:“怎么能憑著一次錯誤就不承認他的其他功績!”便重新封於忠為靈壽縣公,也封崔光為平恩縣侯。
(9)魏元法僧遣其子景隆將兵拒張齊,齊與戰於葭萌,大破之,屠十餘城,遂圍武興。法僧嬰城自守,境內皆叛,法僧遣使間道告急於魏。魏驛召鎮南軍司傅豎眼於淮南,以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將步騎三千以赴之。豎眼入境,轉戰三日,行二百餘里,九遇皆捷。五月,豎眼擊殺梁州刺史任太洪。民、獠聞豎眼至,皆喜,迎拜於路者相繼。張齊退保白水,豎眼入州,白水以東民皆安業。
(9)北魏元法僧派他的兒子元景隆帶兵抗擊張齊,張齊與景隆在葭萌作戰,大敗景隆,在十多個城市進行屠殺,最後包圍了武興元法僧閉城固守,境內軍民都背叛了他,元法僧派使節從小路去向北魏告急。北魏用驛車從淮南召回鎮南軍司傅豎眼,讓他作益州刺史、西征都督,率領步兵、騎兵三千人開赴武興傅豎眼進入武興境內,轉戰三天,走了二百多里,作戰九次都取得勝利。五月,傅豎眼殺死了梁州刺史任太洪。百姓、獠人聽說傅豎眼來到,都很高興,在路上歡迎接待的人絡繹不絕。張齊退回去保衛白水,傅豎眼進入梁州,白水城以東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了。
梓潼太守苟金龍領關城戍主,梁兵至,金龍疾病,不堪部分,其妻劉氏帥厲城民,乘城拒戰,百有餘日,士卒死傷過半。戍副高景謀叛,劉氏斬景及其黨與數千人,自余將士,分衣減食,勞逸必同,莫不畏而懷之。井在城外,為梁兵所據,會天大雨,劉氏命出公私布絹及衣服懸之,絞而取水,城中所有雜物悉儲之。豎眼至,梁兵乃退,魏人封其子為平昌縣子。
北魏梓潼太守苟金龍兼任關城戍主,梁朝軍隊來到時,苟金龍病重,不能指揮。他的妻子劉氏率領振作的城中百姓,憑藉城池抗擊敵兵,打了一百多天,兵士死傷過半。副將高景陰謀叛變,劉氏殺掉高景以及他的同黨幾十人,對剩下的將士,平分糧食和衣物,勞逸相同,眾人莫不既畏懼她又依賴她。水井位於城外,被梁兵把守,正趕上天下大雨,劉氏命令拿出公家和私人的布、絹和衣服接雨,然後絞布取水,用城裡所有的器具儲存水。傅豎眼來到,梁兵才撤退,北魏封她的兒子為平昌縣子。
(10)六月,庚子,以尚書令王瑩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左僕射,吏部尚書王為右僕射。,儉之子也。(10)六月庚子(初五),梁朝任命尚書令王瑩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任命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左僕射,吏部尚書王為右僕射。王是王儉的兒子。
(11)張齊數出白水,侵魏葭萌,傅豎眼虎威將軍強虬攻信義將軍楊興起,殺之,復取白水。寧朔將軍王光昭又敗於陰平,張齊親帥驍勇二萬餘人與傅豎眼戰,秋,七月,齊軍大敗,走還,小劍、大劍諸戍皆棄城走,東益州復入於魏。
(11)張齊多次從白水出兵,侵犯北魏的葭萌傅豎眼虎威將軍強虬攻打信義將軍楊興起,殺死了他,重新奪取了白水。寧朔將軍王光昭又在陰平被打敗,張齊親自率領二萬多勇士和傅豎眼作戰。秋季,七月,張齊的軍隊大敗,逃了回去,小劍、大劍兩地的駐軍都棄城逃跑,東益州重新回歸北魏。
(12)八月,乙巳,魏以胡國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國珍年老,太后實不欲令出,止欲示以方面之榮;竟不行。
(12)八月乙巳(十一日),北魏任命胡國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胡國珍年老,太后實際上不想讓他出行,只不過想給他統治一方的榮譽,所以最終也沒有出行。
(13)康絢既還,張豹子不復修淮堰。九月,丁丑,淮水暴漲,堰壞,其聲如雷,聞三百里,緣淮城戍村落十餘萬口皆漂入海。初,魏人患淮堰,以任城王澄為大將軍、大都督南討諸軍事,勒眾十萬,將出徐州來攻堰,尚書右僕射李平以為“不假兵力,終當自壞。”及聞破,太后大喜,賞平甚厚,澄遂不行。
(13)康絢回去之後,張豹子不再修建淮河堰。九月丁丑(十三日),淮河水急劇上漲,河堰被沖毀,決堤聲象雷鳴一樣,三百里以內都能聽到。沿著淮河的城鎮村莊有十多萬人被漂入海中。當初,北魏人擔心淮河堰的修建會造成危害,就任命任城王元澄為大將軍、大都督南討諸軍事,統率十萬大軍,即將從徐州出兵攻打淮河堰,尚書右僕射李平認為:“不需要動用兵力,淮河堰最後也會自己毀掉。”等到聽說河堰已沖毀,太后非常高興,賞賜李平很多東西,元澄於是也沒有出兵。
(14)壬辰,大赦。
(14)壬辰(二十八日),梁朝頒布大赦令。
(15)魏胡太后數幸宗戚勛貴之家,侍中崔光表諫曰:“《禮》,諸侯非問疾弔喪而入諸臣之家,謂之君臣為謔。不言王后夫人,明無適臣家之義。夫人,父母在有歸寧,沒則使卿寧。漢上官皇后將廢昌邑,霍光,外祖也,親為宰輔,後猶御武帳以接群臣,示男女之別也。今帝族方衍,勛貴增遷,祗請遂多,將成彝式。願陛下簡息游幸,則率土屬賴,含生仰悅矣。”
(15)北魏胡太后多次駕臨皇室貴戚以及功臣顯貴的家中,侍中崔光上書勸諫說:“《禮記》上講,諸侯如果不是為了慰問病人或追悼死人而進入大臣的家中,就叫作君臣之間失禮戲謔。沒有提到王后夫人,是為了表明她們根本沒有去大臣家的道理。諸侯的夫人,父母在時可以回家問侯,父母不在就派大臣去問侯。漢朝的上官皇后將要廢掉昌邑王時,霍光是她的外祖父,擔任宰相,皇后仍然懸掛武帳來接見眾大臣,是為了表明男女要加以區分。現在皇族正當繁衍興盛之時,宗戚勛貴升官的很多,請您的人就多起來了,快要成為常規了。希望您減少和停止出遊探視,如此則天下歸心,眾生仰戴。”
任城王澄以北邊鎮將選舉彌輕,恐賊虜邊,山陵危迫,奏求重鎮將之選,修警備之嚴,詔公卿議之。廷尉少卿袁翻議,以為“比緣邊州郡,官不擇人,唯論資極。或值貪污之人,廣開戍邏,多置帥領,或用其左右姻親,或受人貨財請屬,皆無防寇之心,唯有聚斂之意。其勇力之兵,驅令抄掠,若遇強敵,即為奴虜,如有執獲,奪為己富。其贏弱老小之輩,微解金鐵之工,少閒草木之作,無不搜營窮壘,苦役百端。自余或伐木深山,或芸草平陸,販貿往還,相望道路。此等祿既不多,貲亦有限,皆收其實絹,給其虛粟,窮其力,薄其衣,用其功,節其食,綿冬歷夏,加之疾苦,死於溝瀆者什常七八。是以鄰敵伺間,擾我疆埸,皆由邊任不得其人故也。愚謂自今已後,南北邊諸藩及所統郡縣府佐、統軍至於戍主,皆令朝臣王公已下各舉所知,必選其才,不拘階級;若稱職及敗官,並所舉之從隨事賞罰。”太后不能用。及正光之末,北邊盜賊群起,遂逼舊都,犯山陵,如澄所慮。
任城王元澄認為對北部邊境的守將選擇任用得太輕率,難以放心,恐怕敵崐人會覬覦邊境,皇陵受到危害,於是上書請求注重守邊將領的選派,嚴整防守的紀律,胡太后下令讓百官商議這個意見。廷尉少卿袁翻認為:“近來過境州郡中,封官從不按照人才選擇,只是論資排輩。有時碰上貪污的官員,大量開設哨所,過多地設定將領,有的人重用他的親屬,有的人接受別人求官的賄賂,全無防範敵人的意識,只有聚斂錢財和貪心。那些勇猛有力的兵士,就被驅趕著去搶劫掠奪,如果碰到強大的敵兵,就被俘虜,如果捕獲到東西,就變成自己的財富。那些瘦弱年老和年少的人,稍微懂一些冶煉技藝以及木工手藝的,都被從營壘中搜尋出來,讓他們遭受百般的苦役。其餘的人有的在深山中伐木,有的在平地鋤草,來回販運作買賣的人在路上川流不息。這些人的錢餉不足,供給也有限,都收他們實絹,不給他們現糧,用盡他們的精力,減少他們的衣物,使用他們的人工,卻限制他們飲食,讓他們一年四季不止息地乾,再加上疾病勞苦,死在溝壕中的人十有七八。因此,境外的敵人尋找時機來侵擾我們的邊境,這都是由於邊境官員的任用不能稱職造成的。我認為從現在開始,南北邊境各藩鎮以及所管轄的各郡縣府佐、統軍到戍主,都應由朝廷大臣中王公以下的人舉薦他們所了解的人來擔任,一定要選拔合適的人才,不拘於出身等級,如果所推薦的人稱職或瀆職,就連同舉薦的人一同賞或罰。”太后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到了正光末年,北部邊郡的強盜蜂擁而起,終於逼近舊都,侵犯皇陵,正象元澄所擔心的那樣。
(16)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斬交州反者阮宗孝,傳首建康
(16)冬季,十一月,梁朝交州刺史李殺死了交州叛亂的阮宗孝,將他的首級送到了國都建康
(17)初,魏世宗作瑤光寺,未就,是歲,胡太后又作永寧寺,皆在宮側;又作石窟寺於伊闕口,皆極土木之美。而永寧尤盛,有金像高丈八者一,如中人者十,玉像二。為九層浮圖,掘地築基,下及黃泉;浮圖高九十丈,上剎復高十丈,每夜靜,鈴鐸聲聞十里。佛殿如太極殿,南門如端門。僧房千間,珠玉錦繡,駭人心目。自佛法入中國,塔廟之盛,未之有也。揚州刺史李崇上表,以為“高祖遷都垂三十年,明堂未修,太學荒廢,城闕府寺頗亦頹壞,非所以追隆堂構,儀刑萬國者也。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事不兩興,須有進退,宜罷尚方雕靡之作,省永寧土木之功,減瑤光材瓦之力,分石窟鐫琢之勞,及諸事役非急者,於三時農隙修此數條,使國容嚴顯,禮化興行,不亦休哉!”太后優令答之,而不用其言。
(17)當初,北魏宣武帝修建瑤光寺,沒能建成。這一年,胡太后又修建永寧寺,都建在宮殿旁邊。又在伊闕口修築了石窟寺,都窮盡了土木建築的華美。其中永寧寺尤其壯麗,有一座高一丈八尺的金像,十座普通人高的金像,兩座玉像。還建了一座九層佛塔,挖築地基時,把地下的泉水都挖出來了。佛塔高九十丈,頂上面的柱子還有十丈高,每當夜深人靜,塔上的鈴鐸聲十里以外都聽得到。佛殿如同太極殿,南門如同端門。其中有一千間僧人住房,珍珠玉石錦繡琳琅,使人心搖目眩。自從佛教傳入中原,這樣壯觀的塔廟從未有過。揚州刺史李崇上書,認為:“高祖遷都將近三十年了,宮殿沒能加以修築,太學也荒廢了,城樓府廟也很多都殘破了,這不是發揚光大祖宗的基業,作為萬國表率的樣子。現在國子監雖然有學官的名義,卻沒有教授學生的實際效用,這與那不能紡織的兔絲、不能收穫的燕麥、不能簸揚的南箕、不能盛酒的北斗有什麼不同呢?事情不能兩全其美,應當有進有退,所以應當停止尚方署中雕縷奢靡的勞作,節減永寧寺土木修建的事情,減少瑤光寺木材磚瓦的費用,分散修築石窟的勞力,連同那些不急用的勞役一同都加以減省,等到農閒時節再修建上面所說那些需修繕的建築,使國家威嚴顯赫,禮儀教化大興,豈不是真正美好嗎?”太后寬容地回答了他的建議,卻沒有採用他的意見。
太后好事佛,民多絕戶為沙門,高陽王友李上言,“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不孝之大無過於絕祀,豈得輕縱背禮之情,肆其向法之意,一身親老,棄家絕養,缺當世之禮而求將來之益!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安有棄堂堂之政而從鬼教乎!又,今南服未靜,眾役仍煩,百姓之情,實多避役,若復聽之,恐捐棄孝慈,比屋皆為沙門矣。”都統僧暹等忿謂之“鬼教”,以為謗佛,泣訴於太后。太后責之,曰:“天曰神,地曰祗,人曰鬼。《傳》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然則明者為堂堂,幽者為鬼教。佛本出於人,名之為鬼,愚謂非謗。”太后雖知言為允,難違暹等之意,罰金一兩。胡太后喜歡從事佛事,因此百姓很多都絕了後代使自己的獨生子成為和尚,高陽王的朋友李上書說:“三千種罪過沒有比不孝更大的,最大的不孝又沒有超過斷絕香火後代的,怎么能輕易地縱容百姓們違反禮法之情,拋棄他們遵奉法令之意,獨生子對年老雙親丟下不奉養,用違背現世的禮法去求得來世的善報呢!孔子說‘不知什麼是生,怎么知道什麼是死?’怎么能放棄光明正大的禮政去聽信那鬼邪之教呢!並且,現在南面的兵戈還沒有平息,各種勞役仍然不斷,百姓的心思實際上是想逃避勞役,如果再聽任他們這樣下去,恐怕會丟棄孝道慈愛,家家戶戶都作和尚了。”都統僧暹等人氣憤於李所說的“鬼教”,認為他是在誹謗佛教,對胡太后哭泣著控訴他。太后責備李,李說:“天叫神,地叫祗,人叫鬼。《禮記》中說:‘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因此明者稱為堂堂,幽者稱為鬼教。佛是由人變成的,叫它是鬼,我認為不能說是誹謗。”胡太后雖然明白李的話正確,卻難以違背僧暹等人的心愿,便罰了李一兩黃金。
(18)魏徵南大將軍田益宗求為東豫州刺史,以招二子,太后不許,竟卒於洛陽。
(18)北魏徵南大將軍田益宗請求去作東豫州刺史,以便去招降他的兩個叛亂的兒子,胡太后不答應,最後他死在了洛陽。
(19)柔然伏跋可汗,壯健善用兵,是歲,西擊高車,大破之,執其王彌俄突,系其足於駑馬,頓曳殺之,漆其頭為飲器。鄰國先羈屬柔然後叛去者,伏跋皆擊滅之,其國復強。
(19)柔然國的伏跋可汗,身體壯實高大,善於作戰。這一年,他西攻高車,攻破高車城,抓獲高車王彌俄突,把他的腳拴在馬後面,拖死了他,又把他的頭用來作了飲酒的器皿。鄰國中凡是從前歸屬柔然後來又叛變的,都被伏跋消滅,伏跋的國家重新強大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