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珍(北魏政治家胡國珍)

胡國珍(438~518年),字世玉,安定臨涇(今寧夏鎮原縣)人。北魏時期外戚大臣,武始侯胡深之子,宣武靈太后之父。

太和十五年(491年),襲封武始侯。獻女於宣武帝元恪,生下孝明帝元詡。孝明帝即位後,封為光祿大夫。

靈太后臨朝後,加侍中,封安定郡公,入決萬機。才中書監、儀同三司,忠心輔佐魏主。熙平初年,拜為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遷為司徒公。

神龜元年(518年),去世,享年八十歲。追贈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太尉公、同州刺史、太上秦公、加九錫,諡號文宣。

基本介紹

  • 本名:胡國珍
  • 字號:世玉
  • 所處時代:北魏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安定臨涇
  • 出生時間:438
  • 去世時間:518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墓碑地點,主要成就,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胡國珍襲父爵武始侯,離開故鄉臨涇,居住京都洛陽。胡國珍受家庭薰陶, 少年好學,崇尚清儉,輔佐國政,忠心可敬。
胡國珍女兒被選入宮,生明帝。孝明帝即位後,封國珍為光祿大夫。
靈太后臨朝攝政,又給他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追崇國珍妻皇甫氏為京兆郡君,派十戶守冢,尚書令、任城王澄上奏,說安定公尊屬望重,親賢群矚,應該出入宮中,參與謀劃國事。太后下詔認可,國珍遂入決萬機。接著,進位中書監、儀同三司,侍中如故。忠心輔佐魏主,相機上表,細陳刑事、政治改革諸多事宜,太后一一下詔施行。
熙平初年,加國珍使持節,都督、雍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繼遷司徒公,侍中如故,靈太后、孝明帝率百官到其家祝賀,盡歡宴之隆。又追京兆郡君為秦上太君,諡號孝穆,因陵寢孤獨,即置園邑三十戶,立長丞奉守,封國珍繼室梁氏趙平郡君,子祥之妻為長安縣公主。
胡國珍年邁篤老,卻愈益崇敬佛法,時事清齋,堅持親祀,禮拜不輟。
神龜元年(518年)四月七日,步行去看所建佛像,行路四、五里。八日復至,站立觀像,當晚勞熱致疾,一病不起。靈太后親侍藥膳,十二日去世,享年八十歲。追崇使持節、侍中、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同州牧,號太上秦公,加九錫,諡號文宣公,葬以殊禮。持節到安定監護喪事。

軼事典故

胡國珍臨終時,與靈太后訣別,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母子要好好治理天下,爭得萬民擁護,國運昌盛。”其為國為家殷殷之情溢於言表。
胡國珍死後,隨太后母親皇甫氏靈柩一起由洛陽搬回鎮原合葬。開始,國珍本欲就祖、父西葬故鄉,後因前世諸胡多葬於洛陽,有終洛之心。崔光曾在太后面前問國珍:“國公萬年後,是在此安厝?還是歸長安?”國珍說:“當陪葬天子山陵。”到病時,太后請問後事,竟說回安定。此時已惛惚,語無倫次。太后問清河王澤與崔光,議決去留事。懌等皆以病重時神志不清,請太后還是按前說安厝洛陽為宜。太后外從眾臣所議,而自己深思之後,認為父親遠慕雙親,屬人之常情,也如自己常思父母一樣。

墓碑地點

靈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還鄉,與國珍合葬臨涇縣東80里即今南關苟家莊,原有二大冢,鄉人云其一為胡國珍墓。今夷為平地,無冢可辨。

主要成就

北魏宣武帝靈皇后胡氏,生在安定臨涇,是司徒胡國珍的女兒,是一個文武兼資的大美人。據說靈太后降生的時候,她的母親看見臥房內紅光照射,不知是何徵兆?胡國珍將這件事拿去問當時很有名氣的術士趙胡,趙胡立即說:“這是個吉兆,有大貴之表,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靈太后長大,通過出家做尼姑的姑媽大事宣揚,都知道胡家有這么一個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聽到了風聲,把她召到後宮,冊封為承華世婦。
當時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貴嬪,正得寵而被封為皇后,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後宮嬪妃,都不準接近皇帝,惟獨胡承華纖麗動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憐,行止乘巧,頗得高皇后的歡心,於是網開一面,特準胡承華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藍田種玉,珠胎暗結,十個月後竟為皇家產一承繼大統的麟兒。
宣武帝駕崩,拓跋詡沖齡嗣位而為孝明帝,尊高皇后為皇太后,胡承華為皇太妃,不久胡承華就逼皇太后到瑤光寺出家為尼,。”自己成為靈太后。從此靈太后親覽萬機,裁決政事,隨手批答,把朝政處理得有條不紊。靈太后飭令製造一輛“申訟車”,設座車內,外垂簾幕,定期出巡雲龍門及千秋門等繁華地區,接受吏民訴訟並伸冤案件,當即裁判或交有司妥為處理,獲得朝野的好評。凡州郡薦舉的孝廉秀才,都由靈太后親御朝堂,臨軒發策,自閱試卷,評定等級,然後量才使用,一般都認為十分公平。

親屬成員

祖父:胡略,後秦姚興渤海郡公,北魏平北咨議參軍。
父親:胡深,赫連勃勃給事黃門侍郎,北魏河州刺史、武始侯。
女兒:胡氏,宣武靈太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