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28年

公元前828年

公元前828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共和時期結束,周宣王即位。同年,楚國國君熊嚴去世,長子熊霜繼承其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828年
  • 外文名:828 BC
宣王繼位,共和,周厲王防民之口,周厲王,楚熊嚴,

宣王繼位

公元前828年,在霍縣政治避難的周厲王姬胡,死於避難所,召公、周公把太子姬靜從召公家接出來,繼位當了周王,稱周宣王。兩位首相將政權還給宣王
就個人道德來說,召公、周公可稱完人,偌大權力,居然長達十四年都腐蝕不了他們的心,時間一到,立即還權。召公更是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來換取了國王的生。
但對國家、人民來說,共和行政的結束,意味著中國重回專制軌道,並且從此以後,再未出現過脫軌現象。中國百姓,在專制體制下,三千年輾轉求活。就這一點來說,召公、周公為了個人道德的完善,而置蒼生於不顧,畏避責任,不敢擔當。這讓他們只能成為個人道德意義上的完人,而不是勇於擔當扭轉歷史的大丈夫。
尤其是對於召公的兒子來說,他遇到了最狠毒的父親。虎毒尚不食子,無論召公有什麼樣冠冕堂皇的理由,犧牲自己的兒子,那都是禽獸行為。這一點,永遠不能寬恕。
公元前842年,鎬京(今西安市以西)城內的平民和奴隸手持武器,攻入王宮,將貪虐無道的周厲王趕到彘(今山西省霍縣),政權由周公(是西周初期周公旦的後代)和召公共同執掌,史稱周召“共和”。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病死於彘。其時太子姬靜的年齡已長,可以繼位為王了。經周、召二公商議,遂擁立姬靜即位,這就是周宣王。

共和

中國的首相執政制度,在公元前841年出現後,歷時十四年,於公元前828年結束。
十四年間,中國不是沒有國王,但這個國王一直在山西霍縣政治避難,兩位首相召公與周公既沒趕盡殺絕,也沒接他復位,他就像一塊被人遺忘的破抹布,在霍縣默默度過了人生最後的十四年。
不知道這位以政治高壓迫使臣民不敢講話的周厲王,在這十四年中,可曾悔悟過自己的行為,可曾懂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這一句話的道理?
因為缺乏歷史記錄,周厲王醒悟與否,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明確知道,自周厲王開始,近三千年的歷史上,中國歷代帝王,都在反覆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堵住人民的口。
當然,他們堵的是提建議、提意見、曝光亮醜,說怪話發牢騷的口,歌功頌德之口,不僅要大開特開,多數的時候不開口還要獲罪。
從沒有一個例外,這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結果,最後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果:“川壅而潰”。
王朝如走馬燈般更替,帝王們更像蝗蟲一樣飛來又飛去,這樣的“防民之口”,竟從無改變。 舉目視之,深長思之,不勝喟嘆。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戳穿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那就是:專制體制。
只要專制體制存在,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會無休止地循環下去。
惟一的解決方式,就是政體民主。民主政體是讓人說話的必然前提。
而在公元前841年,民主政體之花,幾乎就在中國萌發了,兩位首相執政制,讓中國在政治體制上,幾乎要超前領先於世界。
很可惜,這樣的制度,只運行了十四年,就在運行良好的時候,戛然而止。

周厲王防民之口

周厲王在位期間,重用奸佞榮夷公,不聽賢臣周公、召公等人勸阻,實行殘暴的“專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讓他們有絲毫的言論自由,以至於行人來往,只能以目光、眼神來示意。於是周朝國勢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敗。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於是開始聚眾起義,衝進王宮,試圖殺掉厲王,史稱“國人暴動”。厲王只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周朝邊境—彘(今山西北部)死在今山西霍縣。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諡號是厲王。

周厲王

(?~前828)西周第十位國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兒子。在位37年。公元前858~前828年在位。他在位期間,橫徵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一些貴族的權力,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他還不斷南征荊楚,西北方面又防禦遊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別是獫狁, 不時入侵。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於周的東南淮夷不堪承受壓榨,奮起反抗。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任用衛巫監視口出怨言的人,發現就立即殺 死,這些引得國內各項矛盾愈來愈尖銳。公元前841年,發生了國人暴動,人民包圍了王宮,襲擊厲王,他倉皇而逃,後於公元前828年死於彘(今山西霍縣)。他出逃後,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

楚熊嚴

楚熊嚴介紹:
楚熊嚴,又名楚熊嚴,熊勇之弟。楚熊延之子,楚熊渠之孫,季連的第37世孫。前838年~前828年在位,在位10年。
熊嚴有子四人,長子伯霜,次子叔堪,中子仲雪,少子季徇。熊嚴十年(前828年)卒,長子伯霜代立,是為楚熊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