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481年(此年發生田氏代齊事件,標誌了春秋已進入另一個階段),中國進入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各國變法,建立地主階級統治,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諸侯國確立起來。較為突出的有秦國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分兩次進行的。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6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為重點;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為重點。社會方面的改革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於增殖人口、徵發徭役和戶口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475年
  • 中國: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開始,商鞅推行變法,

戰國時期開始

自公元前481年,中國開始進入戰國時期。
(高中嶽麓版教材指出“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公元前481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盪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天下大亂的形勢。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後出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這七個大國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一面在本國實行變法改革以圖強,一面相互混戰,侵伐小國,互相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國七雄”。
進入戰國之後,各諸侯國為了壯大自身,並與對手爭雄,紛紛進行改革變法運動,其中又以秦國商鞅、魏國李悝及楚國吳起等變法最著名。於是,封建制度得到確立。戰國“七雄”之間激烈兼併戰爭的不斷發展,變法最為徹底的秦國逐漸壓倒對手,終於導致了秦國在公元前221年對天下的統一。
戰國歲月,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鐵制農具普遍使用,水利灌溉設施深受重視;手工業規模、種類及技術都較前進步;商業及城市經濟也顯著活躍,並出現了金屬貨幣廣泛流通的現象。戰國時代,思想文化進一步活躍,“百家爭鳴”,儒、法、道、墨、陰陽、名、農及兵家等學派相互交鋒;文學、史學及藝術領域成就輝煌璀璨;科學技術繼續發展。
戰國分為三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前338年商鞅被殺是第一時期,這時期各種變法活動很多,各國都想通過改革走向強盛,著名的如秦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這一時期局勢相對穩定。公元前338年到前288年齊秦相約共同稱帝,和前284年六國合縱攻齊,是第二時期,各國軍備競賽加劇,戰爭頻繁,大國兼併小國,最後形成了七雄,前288年秦和齊分別稱西帝和東帝,鬥爭更趨激烈。第三時期為公元前284年到前221年,秦終於滅掉六國完成了大統一。

商鞅推行變法

公元前475年,被某些史學家認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起點,但是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封建社會起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
戰國時期各國變法,建立地主階級統治,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諸侯國確立起來。較為突出的有秦國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分兩次進行的。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6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斬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為重點;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為重點。社會方面的改革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於增殖人口、徵發徭役和戶口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