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鼓

八音鼓

八音鼓,又稱八仙鼓。是壯族仡佬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在民間器樂合奏八音樂隊中使用而得名。壯語稱種依,意為較小的鼓。

基本介紹

流行地區,形制結構,演奏方法,

流行地區

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西林縣和黔桂邊界等地。

形制結構

壯族的種依,鼓身呈扁圓形,用雜木製作,以用一段木棉樹為佳,掏空原木內腔而成。規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徑13.5厘米~26厘米、鼓框高5.7厘米~11厘米、框壁厚1.3厘米~1.5厘米,兩端蒙以牛皮、羊皮或薄木板為面。木面者,板厚不超過0.4厘米;皮面者,鼓皮周邊用竹釘固定繃緊。在鼓框一側綴有一個小鐵環,環上拴系彩色布條或鼓繩,另一側鑽有一個直徑1厘米的音孔。
仡佬族的八音樂隊稱八仙樂隊,故八音鼓在仡佬族稱八仙鼓。這是一種帶柄的小手鼓,鼓身圓形,有大小不同規格,鼓面直徑13厘米~25厘米、鼓框高5厘米~10厘米,鼓框木製,兩面蒙以牛皮、羊皮或其它獸皮,鼓框一側置有用粗鉛絲製成的鼓柄。鼓身外表塗以紅漆並繪有描金紋飾。

演奏方法

演奏時,左手提鼓繩、布條或持鼓柄上舉,右手執小木棰敲擊。演奏方法有單擊和滾奏等,音色柔和。主要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八音(又稱八仙)和壯劇伴奏中。每支八音樂隊、八仙樂隊或壯劇伴奏樂隊,都要使用一面八音鼓,是壯族、仡佬族節日、婚娶等喜慶場合中離不開的節奏性樂器,常作合奏擊節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