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何

八都何

八都何是一個在安徽省南陵縣的古老鄉村。該村現有總人口895人,268戶,為省美好鄉村重點建設示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都何
  • 外文名:baduhe
  • 類別:行政村
  • 地點:安徽省南陵縣
  • 相關:馬仁山景區
人文地理,著名人物,歷史淵源,

人文地理

位於安徽省南陵縣工山境內,地處南陵、繁昌、銅陵三地交匯處。示範村距南陵縣城35華里,蕪湖市區80華里;距九華山風景區48華里,黃山風景區130華里,緊鄰318、205國道,交通十分便利。同時,距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馬仁山景區僅3公里,將成為馬仁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地質景觀和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旅遊環線整潔通暢、交通游步道布局合理,為遊客來境內遊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境內保留著較為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築,現有居民500多人,村落環境優美、超市購物、農家樂餐飲等基礎設施正在準備
該村現有總人口895人,268戶,為省美好鄉村重點建設示範村。主要景點:射的亭、上馬石、連理樹、公堂屋、古民宅等;歷史文化傳說:射的佳緣、何琦(東晉時期何氏祖先)孝的故事、抗日解放戰爭時期蘇托夫、陳寶林、李金波三位烈士陵園。

著名人物

何琦(302—384年)是工山鎮八都何氏之始祖。祖籍廬州,出生於仕宦家庭。祖父何龕先後任晉後將軍及大將軍等職。父阜任淮南內史。堂弟何充官至大司徒,堂妹法倪貴為正宮。西秦南犯,隨晉室東遷,家族乃定居射的山北麓,稱何家匯。清末改都圖制時,改稱八都何。烽火歲月,又以“紅色八都何”名噪大江南北。
何琦字萬倫,十四歲喪父,齧哀參禮。寡母將他撫養成人後,家道中衰。曾做過宣州“郡主簿”“郎中”及“涇縣令”等小官,皆在以祿奉母。老母逝世時,悲不欲生,竟至“泣血”,“杖而後起”。當母柩停家待葬,鄰居忽起火災,火借風威,風助火勢,直撲停柩靈堂,村鄰苦勸他,棄柩逃生,他嚎啕痛哭,執意不移半步,誓與亡母遺體同燼。說來也巧,忽然風向掉頭,免遭不幸。當時,傳以“因孝動天,反風滅火”,一時巧合,竟成千古佳話。自母喪後,心灰意冷,不願為官,不交人事,潛心讀書,從事著作。司寇王守愛其才,推為參軍不就。司空陸玩,太尉桓溫,相繼征為博士,一一婉言謝絕。簡文帝鹹安元年(371年)朝奉事,稱疾辭之。後封朗陵侯。親貴濟濟,汲引紛紛,均辭不就,持正修身。視功名如草芥,輕富貴若浮雲。事親至孝,垂範千秋。二十四史的《晉書嘮琦傳》、《隋書經籍志》對其孝行均有記載。《南陵縣誌》素有“晉孝子”之稱。
何琦,為東晉著名的史學家,博古通今,隱居著作。始隱馬仁南,民國十三年版《南陵縣誌》:“桓溫登縣北山訪何琦”即指此山(見《何氏家譜》)。終隱大工山(西)朗陵峰。“辟穀煉丹著書立說”史稱其“沉敏有識度”“好古博學”。《三國評論》是他開篇寫三國之先河。他一生布衣蔬食,修身立德,清心寡欲,輸墨為事,享年八十二歲,堪稱壽考高齡。
琦公任涇縣令時,治涇川水有卓績,人民受益良多,故在其逝後,代有封謚。宋封“靈澤王”,元封“廣惠王”。南陵歷代立祠奉祀。始於號稱“一邑鎮山”的工山神靈合祀,故俗有“工山菩薩”的稱號。據“明萬曆庚寅年(1580)邑侯沈堯中重修工山殿碑文”:“在工山東北有峰,傍龍池,顧崎路盤迴,登者至不成步”,“旋憩廟中,仰觀神像,則露居而士立,四壁蕭然,不蔽風雨。歸與民議,願擇地遷修。”乃卜七女山(俗謂青山)南麓,即今工山坊處。此前,曾一度混祝於“安賢祀”。後在南陵十字東街,建“孝國祀”專祀之。據傳,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大旱,全邑宦紳率民千餘登山匯集“工山殿”向神祈禱,巧值天降大雨,旱情得解。時人竟歸功於“有求必應”的神靈,後來逢旱則求,已成習俗。
過去,每年農曆六月初一為祭祀何琦日,稱之曰“賽會”。縣城以縣令為首,宦紳率眾參加,四方八鎮以鄉紳為首,率眾鳴炮奏樂,叩拜神像(如無廟地方臨時設靈位於廣場),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無論是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或雨或陰,屆期必祀,從未間斷。賽會屬民間活動,都是自掏腰包自敬香。也有的一次樂捐,置田收租,選人管理,供會開支。八都何村,下塘埂南岸,原有一幢專祀何琦的工山廟,內供“工山菩薩(即始祖何琦)”。每逢祀日,銃炮齊鳴,鑼鼓喧天,擎“萬民”傘,舉“虎頭”牌,扛“高照”燈,巡村一周,以祈平安。
自晉至今,民間對“大孝乾坤著”何琦的懷念,迥論偶成。

歷史淵源

世界何氏起源於安徽廬江
“東海家聲遠,廬江世澤長。” 這是收藏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和家譜中心內《廬江何氏大同宗譜》扉頁上的聯語。它告訴世人:華夏何氏,源於安徽廬江。
一、何氏起源
漢民族姓氏源於商姬,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湞陽水木記》(東漢嘮剏垘)載:何氏始祖瑊公,原本姓韓,乃戰國時韓國君韓厘王之次子。韓王安時(前238—230年),韓瑊與韓非同秉國政。時秦國日亦強大,韓瑊便進諫韓王安要嚴加提防。韓王安不從,韓瑊便辭官隱退。時不多久,秦相繼併吞六國,韓王安被虜。國破家亡,韓瑊便攜妻姜氏“遁跡廬江,寓於津要,操舟為業。”是年,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原韓國境內),遭遇刺客伏擊,險些喪命。秦始皇懷疑這是被滅亡的韓國殘餘貴族所為,於是便下令全國查訪,凡原韓國王室子孫一律斬殺,以絕後患。一日,韓瑊停舟渡口,忽有來人詰詢姓氏。時天寒地凍,韓瑊便手指舟下河水答曰:“此為吾姓”。意思是以水“寒”喻“韓”字,因當時韓瑊不知來人身份,並非有意要隱瞞真姓。豈知來人沒有領悟其意,亦指舟下河水追問道:“為河姓?”韓瑊笑應之:“姓氏從人,豈從水焉。”於是來人便以何姓記錄在冊,繼而離去。事後韓瑊得知前來打聽姓氏之人乃秦始皇所派密探,驚駭之餘深為感嘆:“吾家倖免於刀斧者,‘何’字所救,乃天啟也。”於是便改姓為何,名何瑊。並建房造屋,開荒種田,正式定居廬江。何瑊夫婦“力田講禮,廬人重之,皆壽百年。”死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岡,後代培附埠壘壘,世人因名何墳岡。”此墳至宋代尚保存完好。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吏部尚書、著名學者李光到廬江過何墳岡,曾題詩一首:“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螟那得悟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宋丠光《荘簡集》)
何瑊公夫婦共育有三子,長子何通,次子何適,三子何遇。三個兒子均秉承父德,“力耕致富,講禮睦鄰”,家族人丁興旺。時至東漢,何氏已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影響較大的有何胤、何求、何點三兄弟,曾先後官至太守,且都“利民革*,政聲遠播。”但他們又都淡漠功名富貴,繼祖輩之志先後歸隱,被世人稱之為何氏“三高”。而如今,全國何氏家族春節時仍要在門上貼出“三高門第,四友人家”的對聯,蓋源於此。在後漢、魏晉、六朝時期,何氏宗族更是人文稱盛。其中經學大師何邵公,道學大師何允,玄學(哲學)大師何晏等人,銳意學術研究,分別著有《公羊墨守》、《周易注》、《論語集解》等傳世經典之作,乃至當時有“過江名士數諸何”之美譽。
唐宋年間,何姓已發展成為全國大姓。在宋朝編撰的《百家姓》中,何姓按其朝野地位和人口份額排序第21位。到了明末清初,何氏人口分布範圍涉及11個省共有152股(即支派),其中安徽省64股,江蘇省8股,江西省14股,河南省4股,福建省11股,浙江省2股,湖北省17股,湖南省10股,陝西省1股,廣東省16股,廣西省5股。何姓已僅次於陳、李、張、黃四姓,成為全國第五大姓氏。新中國成立後,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據相關資料顯示,何姓在全國前20大姓中排序第17位。
二、何氏播遷
亦如中華民族各大姓氏一樣,廬江何氏自太始祖瑊公,歷經戰爭、動亂、仕宦、戍守、經貿等等,逾2200餘年,其後裔遍布中原。尤其是在東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區,何姓人口尤為繁榮。據《廬江何氏大同宗譜》記載,廬江何氏南遷基本上與中國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較大規模的南遷同步。何氏第一次南遷是西漢景帝三年(前158),劉濞等七王謀反,並邀在朝任要職的瑊公四世孫何叔玉相從,何叔玉拒絕參加而攜全家深夜南逃,徙居荊州桂陽郡(今廣東、湖北交界地),此乃廬江何氏南遷的第一支派。第二次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北方社會發生動亂,加上災荒,民不聊生,中原漢人大批南下,流向贛南、閩西和粵北。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金人南下,席捲中原,百姓們紛紛隨宋室逃渡江南。第四次在明末清初,是中國人口北人南遷、南人西遷歷時較長、也較平緩的一次。今福建省閩南東山島上有一何氏家廟,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廟堂正廳有一有橫匾,上書“廬江衍派”四字,兩側有一副楹聯,文曰:“追維固始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千百年來共傳世澤;遠韶廬江由浙及閩及漳及詔四十代後不愧箕裘。”由此可見廬江何氏南遷歷史之一斑。有關何姓在海外的發展史同華僑在海外的發展史也是一致的。大約在明初,隨著沿海漁民移居海外,落地生根。就區位而言,由近及遠,先東南亞,漸次到澳洲和歐美。至上世紀50年代初,據在馬來西亞成立的第一個廬江何氏總會不完全統計,何氏後裔集居萬人以上的有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緬甸、泰國、加拿大、美國、法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裡值得一提是,《台灣省通志》在考訂史實的基礎上記載:歷史上從中原入閩、由閩入台的13大姓,何姓名列其中。明末天啟、崇禎年間(1624—1642),荷蘭人竊據台灣。有一位由閩入台的何氏後裔何斌,在台灣從事貿易前後30餘年。因懂得番語,受荷蘭官商信任,委以東印度公司通事(翻譯)。何斌以大義所在,設法探測台灣水陸形勢,製成地圖,秘密獻給在福建的鄭成功,為其渡海攻取台灣、趕走荷蘭人立下頭功。後有詩讚曰:“獻圖成決策,領港率艨艟;台海昇平日,驅荷第一功。”如今,在台灣的何氏後裔有數萬之眾。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台北、台中、台南、基隆等地都相繼建立何氏宗親會,並多次組團回大陸到廬江尋根訪祖,認族歸宗。
三、何氏太始祖陵園
1994年9月3日,第一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來自世界各地40餘個何氏宗親會、聯誼會共同發出倡議:飲水思源,回廬江何氏發源地,奉祀先祖。會議一結束,9月10日,菲律賓廬江何氏總會大陸懇親團就直飛北京。在國家圖書館查閱《廬江何氏大同宗譜》後,又乘機飛至合肥,到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查詢、收集了大量史志資料,即專程來到廬江,實地考察太始祖瑊公墓葬的遺蹟遺存。隨之,在新加坡(1995年)、香港(1996年)、台灣(1997)、澳門(1998年)、海南(1999年)等地舉行的連續五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上,發起“萬派朝宗,重修始祖墓陵”的募捐活動。2000年11月,由海內外各廬江何氏宗親會捐資170萬元重新修建的何氏太始祖陵園正式竣工。廬江何氏太始祖陵園依據古籍文獻,在廬江縣城東望淮岡(今名何家大墳園)瑊公墓葬遺址處重建。陵園占地12畝,園內正中墓冢由石階托出,四周柵欄拱衛,外壁用圓形花崗岩建成,內圓用特製大紅磚圈壘,中間真空,立地通天;墓室內放有吉祥物,象徵世代祥和、興旺發達。冢前的大理石墓碑,高4米、重13噸,陰刻嵌金碑文“何氏太始祖瑊公之墓”,系福建何氏宗親會捐贈並從福州專車運達。園內北側建有“廬江堂”,堂前陳列著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華青銅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徐尚東先生為“廬江堂”贈送的寶鼎。鼎身文曰:“值公元二ΟΟΟ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世界何氏宗親會在何氏祖宗室安徽廬江召開,群賢畢至,認宗歸祖,鑄此寶鼎,祈禱中華血脈源遠流長,子子孫孫永寶用。”
11月28日,第七屆世界廬江何氏宗親懇親大會在廬江隆重舉行。來至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加拿大、美國、法國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海內外16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海南、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黑龍江等11個省共62個何氏宗親懇親團1200多人聚集廬江何氏太始祖陵園,拜謁始祖瑊公之墓,認宗歸祖。澳門特首何厚華親筆為大會題詞:“葉茂源遠”,委派私人代表何兆明先生專程前來參加大會,以表達宗親之情。本屆大會通過決議:廬江是何氏發祥地,是海內外何氏宗親的根。世界各地何氏宗親會輪流每年回廬江何氏太始祖陵園奉祀先祖,敦親睦族,凝聚鄉情。
2004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廬江何氏太始祖瑊公墓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汪德生2007-6-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