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村(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

八尺村(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

八尺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南約150米。其地名是八尺圩場設在該村而稱八尺村。東接樓前村李坑、南連樟田村牛頭頸、本縣中行鎮和江西省留車鎮轄的上黃地接壤,西接江西留車鎮轄的吊鐘岌,本鎮角坑村角山嶂、市前壩,北連肥田村鄧木坑、牌坊下、樓前村的莊下。面積17.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91畝,水田1521畝,山地面積1.6萬畝。共轄23個村民小組:上老圩、下老圩、塘心、壩子裡、市場、圩下、金谷坑、樟坑尾、甜畲、高橋、豪龍、青山、園山里、梅塘、蝦公塘。共591戶,2336人,有台胞627人,馬來西亞70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尺村
  • 名人:韓德輝,男
  • 經濟:主產水稻、甜玉米
  • 歷史:蕭姓由本鎮遷入定居
概況,歷史,經濟,名人,

概況

(註:韓姓19世俊松於清乾隆年間(1773年)漂泊到台灣新竹縣橫山鄉橫,山村定居至今已傳有約600人,部分居台人是隨國民黨兵去台的,居馬來西亞的韓姓二十世為謀生漂泊至馬國的,至今傳至第二十四世)。漢族、講客家話。主要姓氏有:韓、蕭、沈、謝、何、楊夾有少部分張、塗、曾、鄧、池、李、王、羅、凌、林、陳、侯、敖等姓。

歷史

韓姓第九世剛公從個竹遷入定居至今已傳至第三十世。(金溪韓姓由鳳頭村遷入)
蕭姓由本鎮遷入定居至今已傳至第二十五世。
沈姓從梅州市梅縣區松東遷入為一世至今已傳至第二十三世。
謝姓一部分是第十七世(1929年)從江西省留車鎮上村遷入定居至今已傳至第二十二世;一部分是從石正安仁村遷入定居至今已傳至第二十四世。
何姓第十六世元概公從江西省尋烏縣留車鎮貴石村、上黃地遷入定居至今已傳至第二十六世。
其他姓氏大多數是解放前從外地來八尺圩從事經商,做手工藝、開醫藥店而定居在該村範圍內的。

經濟

村委會建在八尺圩直街西側,八尺中學、八尺中心國小、206國道收費站、雄鷹加油站、八尺鎮木器廠、三陽家私廠、平遠縣交警中隊等單位設在該村地方。
村駐地南下約500米處206國道旁有座建於1653年的石拱橋,高約7米,橋面寬3米,全由方塊石結砌。1998年2月被特大洪水衝垮,由居台鄉親韓勤德、鄉賢張慶源、沈蘭鳳、張慶友、張慶強、張慶男、韓小榮、韓垂春等捐資,於當年10月重建,12月竣工。橋頭左邊10米處於清嘉慶19年建有一座文昌閣,三層約12米高,頂層是魁星樓,大約是1967年間(文化革命時期)以破四舊為由被當時的紅衛兵拆毀,今留底層遺蹟。
主產水稻、甜玉米、西瓜、生薑、花生、黃豆、菸葉等,又是雜交制種基地,種植大蔥示範園地。以耕種為主。農業人口年均收入3280元。
民房多是祖先建的磚瓦房,倚山而建,成片聚落,近年新建的是鋼筋混凝土樓房。
水力資源豐富,高橋水庫,水庫壩後電站、園山電站、金溪電站、金溪二級站均坐落於該村。樟田河的支流角坑河、金溪河在該村交匯。
竹木資源豐富,甜畲嶂、矮子嶂、鳶麻嶂、八嶺岌豪龍、蝦公塘等植被茂密,是八尺鎮的主要木材,毛竹出產地,毛竹林面積約占全鎮竹林面積的40%。
交通、通訊事業發達。206國道在村中通過,省道S331線亦在該村通過,北通肥田、石峰、鳳頭、個竹、樓前、江西省南橋鎮、西通角坑村、南通樟田、中行、河頭、平遠縣城,村內公路總里程11.9公里,90%的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90%以上的家庭可收看到35個頻道有線電視節目;村駐地東北面的大岌頂山上安裝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平遠分公司建立的基站,信號良好,95%以上家庭裝有程控電話,使用手機的農戶很普遍,可直撥世界各地。

名人

韓德輝,男(清光緒11年11月3日生),今八尺圩場主創人。
何宏基,男(1906—1946)民國時期任浙江省縉雲縣縣長。
沈良佐,男(1882—1950)曾任國民黨第三軍第七師軍法處處長。
韓天松(曾用名煥秀)男(1932年生)曾任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供應處處長,已退休。
韓胡德,男(1935年9月生)曾任梅州市保密局局長,已退休。
韓芳育,(曾用名方遠),男,(1950年10月6日生)曾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黨委書記(正處級),管理處處長等職;現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企業協會秘書長(正處級)。
韓春錦,男,1950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先後任馬來西亞國會議員,拿督等職;現任馬來西亞國家教育部副部長。
張慶源,男,現任深圳特區深圳市龍崗區坪山街道辦事處主任。
韓明,男,1964年生,現任廣東省民政廳規劃處處長。
曾德平,男,1953年11月生,於1977年9月被廣東省政法系統授予省勞模。都是該村人。
該村有一支“桌獅舞隊”,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逢年過節,曾活躍在本鎮各村,其表演技藝高超,可單人飛越4張吃飯桌,在當地享有一定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