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

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

《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是2008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剛毅、 趙和生。本書講述了兩宋時期中國民居和居住形態是怎樣發展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商品尺寸: 28.2 x 20.8 x 2.2 cm
  • 頁數:293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ISBN:7564109963, 9787564109967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總結了兩宋及遼、金、西夏的住居形制、材料選擇、構造技術和審美意向,勾勒出宋代民居的營建過程和儀式,闡釋了兩宋時期居住生活的變化及其影響。不僅從自然環境、技術和工具的角度分析了兩宋時期民居和聚落的演進,還論述了兩宋時期的國野制度、宗法制度、人口模式和宗教信仰等社會因素對民居的影響,並以豐富的例證闡明了宋代民居和居住形態轉變和定型的背後經濟生產和技術、商業革命所起的推動作用。
《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信息量大,圖文並茂,不僅適合於建築學專業背景的教師、學生、建築師和建築歷史研究工作者,也適用於從事兩宋、遼、金、西夏歷史和相關民俗歷史等研究的工作人員和愛好者,還適合於對民居、繪畫、傳統文化研究感興趣的讀者。

編輯推薦

《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選取兩宋時期這個歷史階段,在整理大量文獻、繪畫、考古資料的基礎上,以民居的構築行為和居住行為為主線,“綴合”各種研究方法對兩宋時期的民居和居住形態進行了系統的歷史研究,並對該時期民居的形式空間和聚落形態結構作出了全景式的描述和多角度的分析。

目錄

1 緒論
1.1 中國傳統民居歷史研究的現狀
1.2 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1.3 研究方法
1.4 學術取向和研究意義
2 兩宋民居的形制與審美意象
2.1 民居的形制
2.2 構成要素
2.3 規模與面積
2.4 審美意象——理想的家園
3 遼、金、西夏的民居及其文化承襲
3.1 遼、金、西夏的住居
3.2 火炕與遼、金民居
3.3 遼、金、西夏民居的特點
3.4 案例研究——《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中的民居
3.5 原始形態與文化承襲
4 居住行為與生活空間
4.1 人與場所的關係——生活空間與居住意識
4.2 人與人的關係——倫理位序與空間對位
4.3 人與生產資料的關係——經濟模式和生產活動
5 構築行為與營建風水
5.1 營建過程與營建儀式
5.2 置地與置業
5.3 宋代的風水理論及其影響
5.4 媒介人物及其作用
6 自然風土與技術工具
6.1 風土環境——牧草文化與雜草文化
6.2 材料的選擇與利用
6.3 營造技術
6.4 木工器具的發展
7 社會控制與形態更替
7.1 住宅等級與制度
7.2 國野制度與居住形態
7.3 村規鄉約與宗法制度
7.4 社會結構與團體
7.5 坊市制度的變革與新的城市格局
7.6 坊市制度的變革與新型建築的發端
8 聚落形態與定居模式
8.1 聚落的構成要素
8.2 聚落的空間格局
8.3 聚落的內在結構
9 人口結構和移民環境
9.1 人口結構
9.2 宋代移民與南方居住形態的變遷
9.3 發展型移民與環境
9.4 實例研究——生存型移民的建成環境
9.5 移民與新建成環境
10 結論:轉變與定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