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父子(海明威創作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兩代父子》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尼克·亞當斯故事集》中有代表性的故事之一,小說通過對印第安營地變遷的描寫體現了工業文明對印第安人的生活環境帶來的影響。

海明威的小說《兩代父子》通過印第安營地的變遷及印第安女孩特蘿迪的形象,向讀者展現了工業發展、城市發展等人類“文明”對印第安土著居民的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文明”白人在道德行為等方面給印第安土著居民帶來的影響。

小說預示了日後生態批評界對“環境種族主義”的譴責,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種族、族裔、性別、階級和文化的差異;揭示了美國歷史上的殖民、‘內部殖民’和族裔文化的形成過程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影響,以及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因素如何合謀,向少數族裔、窮人和女性轉嫁環境毒害、資源匿乏的後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兩代父子
  • 創作年代:1933年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美】海明威
內容簡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兩代父子》的故事背景非常普通:城裡大街的中心地帶、星期天的下午,但同時該背景又給人以典型的壓抑感。開車行駛過這個小城市,雖然“星期天來往車輛稀少。紅燈卻變來換去,弄得他還要停車”。道路兩旁是濃蔭大樹“只是在外鄉人看來總覺得枝葉未免過於繁密,底下的房子不見天日,潮氣太重”。為了儘快擺脫這鬱悶的場景,主人公尼克選擇忽略讓車輛繞道行駛的牌子,因為“車輛到此處都公然直穿而過”,並認為“大概是修路工程已經完工”。
當尼克“過了最後一幢住宅”駛上那高低起伏、筆直向前的公路,他看到“紅土的路堤修得平平整整,兩旁都是第二代新長的幼樹”。這不禁令人想到粗壯的老樹已經被除去,為公路開道。公路宛如大地的傷口,被修理的整整齊齊,為汽車開闢道路。因而尼克開車出行亦可看作是對大地的緬懷之旅。

作品鑑賞

小說《兩代父子》中描繪的奧傑布華族營地上樹木被砍伐剝皮的場景,卻表明了印第安人的土著文化受到了“人類文明”的衝擊:他們被同化了,破壞了森林,自己也成了工業和經濟發展的犧牲品,只能依靠那毀掉了他們原本生活方式的“砍樹剝皮”的收人來過活。然而既便如此,他們為求生計的努力還是注定要失敗。汽車業的崛起導致馬具業的衰敗,於是對青松樹皮的需求早在海明威寫這篇小說之前就已停止。而土著的印第安人只能獨自飽嘗這環境毒害和資源匾乏之苦。作者看似不經意間的對比描述,卻讓讀者領略了所謂工業文明給原始大自然帶來的災難。

作者簡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6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中學畢業後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後當過見習記者。第一次大戰爆發後,他志願赴義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1918年夏在前線被炮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後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1921年重返巴黎,結識美國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詩人龐德等。1923年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後遊歷歐洲各國。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