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出版

全媒體出版

“全媒體”出版(Federated Media Publishing),強調多渠道的同步出版:圖書一方面以傳統方式進行紙質圖書出版,另一方面以數字圖書的形式通過網際網路、手機、手持閱讀器等終端數字設備進行同步出版。2010年以紙質出版、線上閱讀、手機閱讀和手持閱讀器閱讀4種方式同時推出的馮小剛作品《非誠勿擾》被認為是“‘全媒體’出版第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媒體出版
  • 外文名:Federated Media Publishing
  • 意義:強調多渠道的同步出版
  • 代表:《非誠勿擾》
發展過程,現狀,展望,

發展過程

全媒體出版
1998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就和一些朋友動起線上看書的腦筋。不過,他們搗鼓出來的是一批“掃描書本”,就是用數位相機把書本逐頁翻拍,掃描到電腦里,再上傳到網頁。隨著技術的革新,當初的點子幾乎成為今天網民眼裡的笑話。根據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調查,手機閱讀和上網閱讀已成為國內 14歲至22歲青少年群體的時髦消費方式。
2008年1月,在馮小剛《非誠勿擾》新書發布會上,主辦方打出全媒體出版的口號,即圖書、網際網路、閱讀器、手機閱讀同步出版。這一新生事物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非誠勿擾》“全媒體”出版後,網上點擊獲得的收益超過10萬元。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出版時,全媒體出版再次展現魅力。隨後,更多圖書開始跟進,涉足全媒體。到2009年6月,又有3部被業界看好的“全媒體”作品面市,分別是<我的兄弟叫順溜>、<也該窮人發財了>和《劉謙自傳:見證奇蹟的人生>……“全媒體”的時代狂歡似乎已經來臨。

現狀

黎波表示“把傳統紙媒出版過的好書傳到網上,一般反響都離預期差得很多”。曾經有一本他認為不錯的書,包給一家網站收費閱讀,可半年才掙了 1400元。“科普類圖書在網上閱讀的情況也不好,只有大眾文化產品最適宜在‘全媒體’出版。”由此,他對“全媒體”的閱讀品位多了一層擔憂。調查顯示,在大眾通俗讀物里最好賣的“基本以草根為主,穿越、奇幻類小說的情況特別好”。
調查結果讓黎波心情複雜:“我的解釋是,第一,網上的內容提供商沒有明確的選擇觀念;第二,這種涇渭分明,是網路出版與傳統出版兩條路線上的自然分工;第三,非傳統類媒體閱讀領域裡已經形成了一些‘小圈子’,有這種閱讀口味的讀者不斷加入,壯大了此類文學產品的產量。但我還是想呼籲內容的提升,網路出版商繼續在硬體手段上更新的同時,能拿出哪怕一半的投入用於篩選和提升內容也好!”
自稱外行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潘凱雄,不客氣地以“旁觀者清”的態度給喧囂中的“全媒體”做了一次深度掃描,得出的結論是“還在起步階段”。
潘凱雄說,“全媒體”出版的好處是在第一時間同步覆蓋全部潛在讀者,遺憾的是——“全媒體”出版雖有豐富的傳播工具和技術的更新,卻沒有催生出新的內容,特別是新的文體。
“據我對現有‘全媒體’出版的觀察,發現其中特別顯著的一大類別是影視互動書,像《非誠勿擾》、《越獄》、《我的兄弟叫順溜》等,而這些書,如果沒有“全媒體”出版,依然可能在原來傳統出版領域成為暢銷書。如果相互間只是內容的平移,發揮了 ‘全媒體’什麼特性呢?”
“可能我這個歲數的人有點傳統,我如果在手機上讀一部學術著作就會覺得怪裡怪氣的,因為要不斷按鍵,翻頁,還要思考,這不適合手機閱讀。手機閱讀必然傾向於輕鬆和娛樂。”潘凱雄笑著說,“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線上、閱讀器、手機,這三種工具固然都有上述的一些共性,但是每一種工具又有它自己的獨特性,它們與傳播內容複合起來,就必然會帶來一場更深刻的變革。”
潘凱雄說,作為出版界人士,他期待著“假如有一種作品,在紙質媒體是不可能做的,但是在手機和閱讀器上可以做到——這種新的文體產生之後,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全媒體’出版時代的到來。”

展望

“對全媒體出版這樣的新生事物存在質疑是很正常的,但事實勝於雄辯,全媒體出版已經取得良好的行銷效果和銷售成績。全媒體出版作為一種新的趨勢,越來越受認可。”全媒體出版服務首創者中文線上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強調。
雖然全媒體出版在中國起步較晚,但童之磊稱,在多種有利條件支持下,中國的全媒體出版有引領世界潮流之勢。“中國的手機出版就非常成功,手機媒體讀者超過4500萬,龐大、穩定的讀者群已經形成,這些都有利於全媒體出版的發展。”童之磊舉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