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本書是針對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指導性、綱要性教材。立足於美術本體,以中國歷代美術作品、美術家、美術現象為主線,系統而簡明地講解了中國美術發生、發展、演進的內在理路及與之相關的社會、思想、文化背景;闡述了繪畫、雕塑,以及工藝、城市與建築、書法等知識。

性質目標,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教學,課程文學內容,課程教學,實施評價,學時學分,教學基本條件,課程評價,

性質目標

課程性質

《中國美術史》是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國文化全面復興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人文科學的中國美術史教學,旨在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系統了解和熱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培養適應中國小美術教育需要的合格美術教師。

課程目標

1.掌握中國歷代美術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突出成就等方面的知識。
2.了解在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中國美術發生、發展、演變的線索脈絡和內在邏輯。
3.增強對中國歷代美術經典作品的分析、解讀和鑑賞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具備良好的學術素養,能勝任中國小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需要。

內容教學

課程文學內容

1.課程內容選編的基本原則
(1)強調知識系統性、內容簡明性與作品經典性的結合。
(2)在重點闡述繪畫、雕塑的同時,兼顧工藝、城市與建築、書法的表述。
2.課程基本內容
課程內容共分八個模組:史前美術、先秦美術、秦漢美術、魏晉南北朝美術、隋唐五代美術、宋遼金元美術、明清美術、近現代與當代美術。
(1)史前美術:美術的起源及早期形態、石器、彩陶、陶塑、玉雕、岩畫、聚落與居址。
(2)先秦美術:青銅藝術、帛畫、玉石雕、漆木雕、工藝、文字、城市與建築。
(3)秦漢美術:陵墓與苑囿雕塑、帛畫、宮殿壁畫、墓室壁畫、畫像磚石、工藝、書法、城市與建築。
(4)魏晉南北朝美術:畫家及傳世作品、墓室壁畫、陵墓雕塑、石窟壁畫與雕塑、磚石與漆木畫像、畫史與畫論、書法、工藝、城市與建築。
(5)隋唐五代美術:畫家及傳世作品、墓室壁畫、陵墓雕塑、石窟壁畫與雕塑、寺觀壁畫與雕塑、畫像石、畫史與畫論、書法、工藝、城市與建築。
(6)宋遼金元美術:畫家及傳世作品、壁畫、版畫、畫史與畫論、雕塑、書法、城市與建築、工藝。
(7)明清美術:畫家及傳世作品、壁畫、版畫、年畫、畫史與畫論、雕塑、書法、城市與建築、工藝。
(8)近現代與當代美術(時間下限截止到1979年):中國畫、西畫、版畫、連環畫、漫畫、年畫、雕塑、美術思潮與美術論爭、美術教育、書法、建築、工藝。

課程教學

1.以課堂講授和圖像演示為主,史論知識和創作實踐、課堂教學與實習考察密切結合。
2.既要重視美術形式風格的分析,也要增強對美術作品內涵和思想性的剖析,同時注意相關歷史、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闡述。
3.突出視覺藝術的特殊性和直觀性,把口頭講述與圖像展示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圖片演示、多媒體視頻等教學手段強化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4.注重考古新發現、研究新成果和新方法的介紹,及時輸送給學生最新信息,拓展學術視野。
5.布置相關參考書,留給學生思考問題、判斷問題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6.培養學生中國美術鑑賞的教學能力,為勝任中國小美術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實施評價

學時學分

本課程總學時為60學時。學生修完本課程全部內容,成績合格,可獲3學分。建議在第二學期開設本課程,全部學程為1個學期。

教學基本條件

1.教師
任課教師應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學術素養。一般應具有講師以上職稱或本專業碩士以上學位。
2.教學設備
(1)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2)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書、期刊、音像資料、網路資源等。

課程評價

1.知識考核與能力考核相結合。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綜合分析論述能力。
2.考核採用閉卷方式,實行百分制,建議知識性考核內容占70%,能力考核內容占30%。
3.採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自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