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佛家)

內觀(佛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內觀(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語中,意思是觀察如其本然的實相。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實相的一個方法,以智慧洞見一切煩惱的根源,從中解脫;內觀是開展內心智慧及發展愛心的一種過程,使人能以安詳的心態去面對生命的起伏;內觀是對治身心痛苦的一劑良藥,使內心達到完全的淨化,對一切眾生充滿愛與慈悲。

內觀是佛陀教導的精髓,可使眾生清淨、克服愁嘆、滅除痛苦、實踐真理、體證涅盤。中國內觀中心有七處:福建龍巖南禪寺內觀中心,福建廈門真寂寺內觀中心,遼寧丹東雙靈寺內觀中心,都江堰般若寺內觀中心,內蒙古包頭內觀中心,甘肅慶陽內觀中心,北京雲中閣內觀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觀
  • 外文名:Vipassana
  • 別稱:內觀靜坐
  • 提出者:佛陀
  • 提出時間:公元前2500年
  • 適用領域範圍:人類思想
內觀特色,內觀傳承,圖書信息,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觀特色

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內觀是有傳承的嚴格的修行系統,所以必須在真正的內觀傳承指導下如法修學。
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 。
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
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
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一種典禮或儀式 。
不是一種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 。
不是一種休閒、渡假或社交的機會。
不是對日常生活磨難的一種逃避。
藉由觀察內在實相,如實地觀察事物的實相——這就是在實際、體驗層面認識自我,在修習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從不淨染污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從粗重、外在和淺顯的表面實相,貫穿深透到身心的終極究竟實相,再進一步,超越這一切,接著體驗超越身心的實相,超越時空及超越相互依存的限制領域的實相:從所有的不淨、雜染、痛苦中徹底解脫的實相。這終極究竟實相,不論冠以任何名稱都無關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每一個人的終究目標。

內觀傳承

毘缽舍那(Vipassana),簡稱內觀,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郁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 (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傳承。
(1)鐵吉老師 (Saya Thetgyi,烏鐵 U Thet)
(2)烏巴慶老師 (Sayagyi U Ba Khin)
(3)S.N.葛印卡 (S.N Goenka)
一九六九年起葛印卡老師將此法門反哺印度,其後遍傳歐美、日澳、泰國、尼泊爾等地。此法門直接對治煩惱習氣,效果甚佳,廣受歡迎。經過了四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地把純正的佛法由緬甸帶回到它的發源地印度,並從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在全世界有一百四十多個內觀中心,包括中國、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英國、日本、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尼泊爾,及其它國家,以統一的教材和課程安排,方便接引想來親近佛陀教導的人。

圖書信息

出版信息

書 名: 內觀
內觀(佛家)
作 者:[美]威廉·哈特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3月
ISBN:9787544330640
開本: 16開
定價:35.00元

內容簡介

內觀是生活的藝術,內觀是根除痛苦的技巧,內觀是淨化心靈的方法
遵照烏巴慶尊者的傳承,及葛印卡老師的教導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古老的自我觀察方法之一,早在兩千五百年之前,已在印度被傳授,作為對治一切煩惱的良藥,亦稱生活的藝術。
內觀就是如實觀察,即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本書只是介紹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方法的梗概,希望藉此增進對佛陀教導的精華——內觀方法的了解。

編輯推薦

“內觀,可使眾生離苦得樂,身心解脫自在。”
——葛印卡
往內觀察身心實相,安詳面對生命起伏
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實相的一個方法,以智慧洞見一切煩惱的根源,從中解脫;內觀是開展內心智慧及發展愛心的一種過程,使人能以安詳的心態去面對生命的起伏;內觀是對治身心痛苦的一劑良藥,使內心達到完全的淨化,對一切眾生充滿愛與慈悲。
往內觀照,洞察真相,淨化身心。
S.N.葛印卡:“世界之上師”
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印度內觀大師,曾在聯合國、達沃斯經濟論壇、伯爾尼發表著名演說。
覺知與平常心
修習內觀以培養智慧而達到解脫。一顆純淨的心,總是對他人充滿了愛。

作者簡介

威廉·哈特,美國內觀助理指導老師,曾跟隨葛印卡學習過內觀。他將葛印卡老師親自教授的內觀課程匯集成《生活的藝術》(即《內觀》)一書,旨在介紹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方法的梗概,希望藉此增進對佛陀教導的精華——內觀方法的了解。
S.N.葛印卡(S.N.Goenka),祖籍印度,1924年出生於緬甸,是一位遵照緬甸已故佛教大師烏巴慶長者傳統的內觀傳授老師。l955年,葛印卡開始跟隨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技巧。後經烏巴慶長者長達十四年的指導,葛印卡於1969年開始移居印度傳授內觀法門。 葛印卡在印度及其他東、西方國家傳授了三百多個課程,學生數以萬計。自從印度開始傳授課程以來,先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內觀中心。1982年起,葛印卡開始委任助理老師協助他指導課程,以應付課程日益增長的需求。 葛印卡所傳授的內觀方法,體現出佛陀時代的傳統,深刻吸引了世界各地背景各異的人來修習。

圖書目錄

序 言 活得安詳與快樂 S.N.葛印卡 /
前 言 葛印卡教授的內觀 /
內觀:生活的藝術 / 1
一、生活的藝術 (葛印卡講於瑞士伯爾尼) /
二、由內在安詳到世界和平 (葛印卡講於聯合國) /
三、快樂的真諦 (葛印卡講於達沃斯經濟論壇) /
簡 介 / 1
內觀是一條實修之道,我們可以藉助它審視自己身心的實相,揭開和解決隱藏的問題,培養未使用的潛能,為自己及眾生帶來幸福。
故事:游泳學 /
第一章 探索 / 11
為了要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必須如實地觀察,學會認清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實相,並且穿透表層,覺察較細微的實相,再進一步了解最終的實相,最終能體證到自痛苦中解脫的真理。
故事:自己走這條路 /
第二章 起點 / 29
佛陀透過對其自身本質的研究,來研究人的現象。他摒棄所有的成見,探討內在的實相,領悟到每個人都是五種運作過程的聚合體,其中四種是心理的,一種是身體的。
故事:佛陀與科學家 /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 43
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因此,只要我們能主宰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每個人都應該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為負責,每個人也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止息痛苦。
故事:種子與果實 / 54
第四章 問題的根源 / 57
我們在生命歷程中,都一定會經歷其他的痛苦,各種身體或心靈的痛苦。我們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樂。我們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卻反而降臨到我們身上,所有這些情形都是痛苦。
故事:石頭與奶油 / 73
第五章 戒的訓練 / 75
想要往內深觀,就需要一顆平靜而不受干擾的心。我們一旦做了壞事,心中就會忐忑不安,失去平靜。必須遠離諸惡行,心才有可能變得安詳,也才能夠開始往內深觀。
故事:醫生的處方 / 91
第六章 定的訓練 / 93
禪修之道始於修定,它是八聖道的第二階段。八聖道中有三個部分是修定的訓練:正精進、正念以及正定。
故事:彎曲的牛奶布丁 /109
第七章 慧的訓練 / 111
只有開發智慧,才能讓我們在自我放縱和自我壓抑的兩種極端之間找到真正的中道。唯有借著培養智慧,我們才能透視內在的實相,遠離所有的無明和執著。
故事:兩隻戒指 / 133
第八章 覺知與平等心 / 135
覺知與平等心,兩者缺一不可,就好像鳥兒需要雙翅才能飛翔,推車需要雙輪才能移動。而且,覺知與平等心的強度必須相當。
故事:就只是看 / 152
第九章 目標 / 155
明白你是自己的主人,沒有任何事可以擊敗你,你可以微笑地接納生活中的一切——這就是心的完全平等,也是真正的解脫。
故事:買油 / 171
第十章 生活的藝術 / 173
有了純淨的心,不可能想傷害他人,反而對所有人充滿了善意與慈悲;在語言上、行動上及生活上,都會過著無過失、寧靜與祥和的生活。
故事:時機已到 / 184
附錄 / 191
一、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 193
二、佛經中有關“感受”的章節 / 202
三、重要巴利文辭彙一覽表 / 205
四、各章附註 / 211
五、全球各地內觀中心 /2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